为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红河州紧紧围绕打好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强化组织领导、政策宣传、基层导向、管理服务、待遇落实,精心组织实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不断稳定规模、优化领域、提升质量,促进人才资源向艰苦边远地区、向基层一线流动。
强化组织领导。为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支教、支农、支医、扶贫)招募计划,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由人社部门牵头,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扶贫等部门联合组成的“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红河州“三支一扶”协调管理办公室,由专人服务“三支一扶”人员招录及后期服务保障工作,强化部门沟通协调,通力合作,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和推进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深入推进计划实施,务求取得实效。
强化政策宣传。通过《红河日报》、红河广播电视台、红河人才网、微信公众号、红河人社APP、宣传海报等形式,积极宣传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各项优惠政策和具体报考要求,网页全程报道“三支一扶”工作进展情况,动员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全省“三支一扶”的招募选拔。
强化基层导向。打破地域限制选拔招募应届或往届大学生、实现“三个倾斜战略”,即向基层倾斜、向偏远农村倾斜、向急需岗位倾斜,将“六统一、六公开”贯穿“三支一扶”招募工作。“六统一”即统一征集岗位需求、统一发布招募公告、统一岗位审核要求、统一网上报名、统一考试、统一发布成绩,“六公开”即公开招募政策、公开招募计划、公开咨询电话、公开招募程序、公开招募结果、公开选择岗位,严格执行面试招考程序,一律按照公务员面试标准实施严控,严把人才关口,严把综合素质关,招募政治素质好、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充实到“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队伍。仅2019年招募51人,主要分布在红河州南部贫困县,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各个乡镇教育、卫生、农科、扶贫等岗位上。
强化管理服务。将“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教育培训工作纳入教育培训计划,按照学以致用、注重实效的原则,围绕农村产业结构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通过岗前培训、专题培训、外出学习等方式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基层工作能力。建立完善帮扶制度,选派经验丰富、能力突出的业务骨干与“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业务结对帮扶,教知识、教方法、教技巧,让“三支一扶”大学生把书本知识转变成服务基层的技能,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坚持选进一个、培养一个、使用一个、留住一个的原则,不但在生活、工作中关心“三支一扶”大学生,同时在政治上积极培养“三支一扶”大学生,真正使“三支一扶”大学生放飞青春梦想,服务基层,服务脱贫攻坚大局,服务广大群众,成长为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强化待遇落实。全面普及推开“三支一扶”人员“五险”保障,统一核算“三支一扶”人员的生活待遇和相关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安家费、体检费、春节慰问、生活补助、考核奖励等各类服务保障工作。针对个别特殊地区,比如个旧市辖区内独具的“特慢病”险种,均统筹纳入州级预算,将购买保险险种增至六大种类,最大限度为“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解决后顾之忧。
近年来,通过聚焦脱贫攻坚,突出招募重点,把好人员入口关,强化人员管理 ,稳定基层人才队伍,为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智力支持。自2007年开展以来,全州共招募“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380人,其中,支医126人,支农115人,支教45人,社保44人,水利13人,扶贫18人,其他19人。截至2019年底在岗 “三支一扶”人员共133人,其中,支医27人、支教12人、支农37人、水利6人、社保19人、扶贫15人、其他17人,本科生69人、专科生64 人,党员2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