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点亮微心愿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六一儿童节前夕,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守护成长 点亮微心愿——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过六一”主题活动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深度融合,启动“点亮微心愿”公益项目,为乡村儿童送上特别成长礼,激活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新活力。
从“夜校课堂”到“圆梦舞台”,创新实践凝聚团结力量。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秉持“赋能家长、守护成长”宗旨,借此次活动推动课堂向“圆梦实践”延伸。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多部门、群团组织及爱心企业,发动各民族志愿者共同参与。面向多民族留守儿童征集“微心愿”,哈尼族、彝族、傣族等各族孩子纷纷写下“想要新书包”“渴望童话书”等纯真愿望。志愿者将心愿卡张贴在“心愿树”上,不同民族的爱心人士踊跃认领,在帮助孩子圆梦的过程中,增进各民族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助,用温暖传递民族团结情谊。
多方联动,构建“家校社”共育与民族团结交融新场景。活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既争取学校支持精准锁定服务对象,又组织各民族家长、志愿者与孩子共同填写“心愿卡”,在互动中拉近亲子、民族间距离。同时,群团社工组织、爱心企业捐赠物资,志愿者团队策划涵盖民族文化知识问答、趣味游戏、安全教育等活动,让各族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习知识、收获欢乐,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同频共振。
建长效机制,护航乡村儿童成长,夯实民族团结根基。“点亮微心愿”不仅是六一主题活动,更是红河县探索长效关爱与民族团结共建机制的重要一步。项目依托“三个一一”持续推进,通过“一卡一树”常态化征集心愿,建立“心愿档案”,展示墙上的心愿卡见证着各族孩子的期待;“一月一圆”定期组织认领圆梦,让关爱不断延续;“一季一课”结合心愿开展涵盖民族文化传承、心理健康、艺术启蒙等特色课程,助力各族儿童全面发展,在潜移默化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一盏台灯、一本图书、一个足球……这些微小“心愿”承载着各族乡村儿童对未来的憧憬。红河县乡村“家长夜校”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用爱与责任搭建起连接童心与社会的桥梁,在守护儿童成长的同时,绘就民族团结进步的绚丽画卷 ,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红河大地常开长盛。(红河县民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