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州发展改革委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谋划疫情防控结束后工作。
一是谋划好企业全面复工复产的各项工作。要及时准确掌握本地区药品、防护用品、消毒用品等疫情防控物资供需情况,以及粮油、食品等重要民生商品供需情况,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和组织涉及疫情防控的物资企业、粮油及食品加工企业,开足马力、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确保疫情防控物资稳定供应和生活必需品正常供应。二是紧扣“六个大抓”,全面抓实“六稳”工作。围绕投资工作“抓在建、抓开工、抓入库、抓前期”,提前计划进度,千方百计解决好经济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尽量将疫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在严格落实防控措施的前提下,继续协调推动能源供应、交通物流、城市运行及其他涉及国计民生的企业复工复产,推动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和具备条件的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积极推进在建项目,为全州经济平稳运行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做好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要迅速组织对项目库进行补充完善,在组织项目时要突出重点,“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大对社会民生领域、新兴产业领域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暴露出的问题和在疾病预防、控制、治疗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提前做好传染病防治(州、县级传染病医院、乡镇卫生院传染科)、社区医院、康养服务项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础设施等项目谋划和储备。四做好现有产业的稳定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首先制定出台对冲疫情影响的政策措施。尽力帮扶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努力化危为机,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问题特别是短板,以更大的力度、更加精准地补短板、强弱项,培育和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其次要培育新兴产业。危中有机,比如疫情对冲线下经济的同时,网上购物、网上订餐、网上娱乐等数字经济新业态十分活跃。疫情过后,会有一些新的产业发展起来,要从实际出发,着力培育新兴产业,抓机遇、调结构。比如旅游业,此次疫情之后,会带来新的机遇和业态,所以要及早分析研判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五是着力做好补短强弱项的工作。认真找准这次疫情应对当中爆发出来的短板、弱项和死角、盲区,着力做好补短强弱项的各项工作。这次疫情暴露出了很多问题,比如说口罩紧缺、消毒液、酒精、板蓝根、莲花清瘟等抗病毒药品等用品脱销,说明了我们生活物资的短板,又比如说,农贸市场的建设也存在短板,并且很突出。六是抓紧抓实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收尾(含配套项目建设)、搬迁入住、搬新拆旧、后续扶持等各项工作。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更好地服务全州脱贫攻坚,决不能因为易地扶贫搬迁影响全州脱贫攻坚大局。要动员发动挂钩联系群众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群众抓紧投入生产,有序引导贫困群众摆脱恐慌情绪,坚定发展信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紧投入生产,让贫困群众动起来、有事做,打牢脱贫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