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红河州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度红河州环境质量状况
一、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红河州境内南盘江水系、元江(红河)水系15条主要河流的29个监测断面的监测结果为:水质优符合Ⅱ类标准的断面12个,占41.4%;水质良好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9个,占31.0%;水质受轻度污染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2个,占6.9%;水质受中度污染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1个,占3.5%;水质受重度污染劣于Ⅴ类标准的断面5个,占17.2%。根据《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的要求,15条河流的29个断面中,水功能达标的断面有22个,占75.9%,其中:Ⅲ类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断面11个;Ⅳ类水环境功能区达标断面11个。
与2015年相比,监测断面减少1个雨补水库(以下比较雨补水库不参比),水质优符合二类标准的断面增加4个,水质良好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减少4个,水质受轻度污染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减少2个,水质受中度污染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增加1个,水质受重度污染劣于Ⅴ类标准的断面增加1个。
(二)湖泊(水库)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全州7个湖泊(水库)中(异龙湖、长桥海、南湖、大屯海、个旧湖、北坡水库和三角海),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0个;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1个,占14.3%;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1个,占14.3%;水质类别超过Ⅴ类标准的5个,占71.4%。按《云南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2010-2020年)》的要求,7个湖泊(水库)均未达到相应的功能要求。影响湖泊(水库)水质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化学需氧量等。
与2015年相比,监测断面不变,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数、水质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数、水质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数、水质类别超过Ⅴ类标准的断面数均持平。
(三)主要水源地水质状况
2016年,全州开展城镇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的有:五里冲水库、牛坝荒水库、白云水库、兴龙水库、南洞河、高冲水库、跃进水库、红旗水库、俄侄水库、红星水库、牛波水库、潘家东山水库、槟榔寨水库、南溪河水源、板桥水库、洗洒水库、大鱼塘、麻栗寨河水源及白马河取水点共19个,监测结果为: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办法(试行)环办[2011]22号》的总氮不参与评价要求,水质符合I—Ⅱ类标准的16个,占84.2%;符合Ⅲ类标准的3个,占15.8%。
与2015年相比,监测断面增加1个红星水库(以下比较红星水库不参比),水质符合I—Ⅱ类标准的断面增加4个,符合Ⅲ类标准的断面减少4个。
二、大气环境质量状况
(一)空气质量
2016年,全州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县市有:蒙自市、开远市和个旧市,其中:蒙自市全年有效监测361天,优良天数335天,占比92.8%,轻度污染天数25天,占比6.9%,中度污染天数1天,占比0.3%,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主要污染因子PM2.5年均浓度值44μg/m3;开远市全年有效监测366天,优良天数338天,优良率92.35%,轻度污染天数23天,占比6.3%,中度污染2天,占比0.5%,重度污染天数1天,占比0.3%,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浓度值0.072mg/m3;个旧市环境空气质量未达到二级,有效监测366天,优良天数305天,占比83.3%,轻度污染天数59天,占比16.1%,中度污染2天,占比0.5%,无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浓度值0.077mg/m3。
与2015年相比,蒙自市环境空气质量总体略有下降,优良天数比例下降1.4%,轻度污染天数增加了4天,占比上升1.1%,首次出现了中度污染天数,主要污染因子PM2.5年均浓度值同比上升14μg/m3;开远市优良天数比例增加2.75%,轻度污染天数增加3天,占比上升0.8%,中度污染增加2天,占比上升0.5%,首次出现重度污染1天,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同比下降0.014mg/m3;个旧市优良天数比例下降3%,轻度污染天数增加11天,占比上升2.9%,中度污染天数持平,占比持平,主要污染因子二氧化硫年均浓度值同比上升0.005 mg/m3。
(二)降水和酸雨现状
2016年,全州开展降水和酸雨监测的有:蒙自市、开远市、个旧市和弥勒市,其中:蒙自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7.14,全年无酸雨出现;个旧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4.53,酸雨出现频率57.8%,酸雨pH平均值4.34;开远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为7.27,全年无酸雨出现;弥勒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为6.67,全年无酸雨出现。
与2015年相比,蒙自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升高0.7;个旧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升高0.14,酸雨出现频率增加3%;开远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升高0.11;弥勒市市区降水pH平均值降低2.03。
四、声环境质量状况
2016年,全州开展功能区环境噪声质量监测的有:蒙自市、开远市、个旧市和弥勒市,四个城市各类功能区昼夜等效声级年均值达到相应功能区噪声标准要求,瞬间值偶有超标。
蒙自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100.0%,夜间达标率68.8%;2类区昼间达标率93.2%;夜间达标率90.6%;3类区昼间达标率54.7%,夜间达标率65.6%;4类区昼间达标率100.0%,夜间达标率79.7%。
开远市:2类区和3类区昼间、夜间达标率均为100%。
个旧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92.2%,夜间达标率59.4%;2类区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96.9%;3类区昼间达标率98.4%,夜间达标率100%;4类区昼间达标率96.9%,夜间达标率4.7%。
弥勒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100%;2类区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99%;3类区昼间达标率100%,夜间达标率100%。
与2015年相比,蒙自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上升10.9%,夜间达标率下降12.4%;2类区昼间达标率上升6.3%;夜间达标率下降4.4%;3类区昼间达标率下降40.6%,夜间达标率下降32.8%;4类区昼间达标率上升0.5%,夜间达标率下降12%。开远市2类区昼间达标率持平,夜间达标率持平;3类区昼间达标率持平,夜间达标率持平。个旧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上升31.3%,夜间达标率降低15.6%;2类区昼间达标率持平,夜间达标率上升3.2%;3类区昼间达标率下降1.6%,夜间达标率持平;4类区昼间达标率下降2.3%,夜间达标率持平。弥勒市1类区昼间达标率上升3.1%,夜间达标率持平;2类区昼间达标率持平;夜间达标率下降1%;3类区昼间达标率持平,夜间达标率持平。
五、污染物排放情况
(一)废水中主要污染物
2016年,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5.5727万吨,比2015年减少1.78%;氨氮(NH3-N)排放总量0.6433万吨,比2015年减少1.94%。
(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
2016年,二氧化硫(SO2)排放总量为12.6759万吨,比2015年减少-0.20%;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为4.1959万吨,比2015年减少19.25%。
(三)固体废物
2016年,全州工业固废产生量为1826.82万吨,贮存量957.02万吨,处置量为54.95万吨,综合利用量(含利用往年贮存量)为820.63万吨,综合利用率为44.78%。
红河州环境保护局
2017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