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开幕式上,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推介案例名单。其中,红河州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入选“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十佳案例名单”,是云南省唯一入选的案例!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助推乡村振兴》中的“世界文化遗产”指红河哈尼梯田。
2013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位于元阳县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内的阿者科村,是哈尼梯田申遗的5个重点村寨之一。
阿者科村是典型的哈尼族传统村落,上有森林,下有梯田,水沟穿村而过,体现了敬畏自然、与自然相融共生的建村理念,也是集中反映遗产区森林、梯田、村寨和水系“四素同构”核心理念的现存典型村寨。
但在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前几年,阿者科村全村有64户479人,人均年总收入仅3千元,是元阳县典型的贫困村。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许多青壮年开始外出务工,传统村落保护迫在眉睫。
2018年,在遵循遗产保护自身规律的基础上,元阳县创造性实施了“阿者科计划”, 实施“内源式村集体主导”旅游产业,把优质文化遗产的综合效益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力,留住了以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为魂、美丽田园为韵、生态产业为基、古朴村落为形的世界文化遗产景观,筑牢了阿者科村“绿水青山”的自然本底和人文根基,走出了一条遗产保护、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群众受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自2019年起,阿者科村先后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第三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被列为教育部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入选央视纪录片《告别贫困》和新华社《中国减贫密码》纪录片旅游扶贫案例,评为并登上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领导人峰会暖场大片,多个国家的政党和领导人、各界代表见证了“阿者科计划”,为世界农耕文明保护传承提供了互鉴互融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