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是以对外开放的主动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的必然要求。红河州坚决贯彻相关工作安排,不断深化改革,形成“开放红河”新格局,推动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
口岸建设大步前进,企业通关服务显著提升
口岸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一带一路”建设互联互通的重要基础设施。红河州围绕云南省口岸建设三年行动目标,积极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和通关效率优化。今年重点实施项目8个,其中,河口公路口岸南溪河联检大楼已投入使用,金水河口岸扩大开放项目预计年内通过国家验收。河口公路口岸和金水河口岸的指定监管场地申报也在稳步推进。
在服务企业方面,红河州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河口智慧物流2.0系统上线,实现“提前申报、货到放行”模式,首批泰国—河口“重进重出”集装箱货物顺利通关。同时设立“一带一路”建设专用通道、农副产品快速通道等,提升通关便利化。此外,红河致力搭建“一站式”通关服务平台,河口口岸成为全省首批“一站式”通关服务试点口岸。
中越合作不断加强,助力开放型经济改革
红河州高度重视中越两国的合作机制建设,并与越南的老街省、莱州省签署了多项友好合作协议,覆盖了双方在外事、商务、交通等多个领域的紧密交流,通过多种方式保持对越沟通常态化,极大地推动了在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对越合作进展。此外,红河州积极简化因公出国审批,利用相关政策支持,优化外国人来华签证核发与管理,汇集外事资源更好服务高质量“引进来”,高水平“走出去”。
目前,红河州已建立7对国际友好城市,中越跨国春晚等品牌交流活动保持活跃,拥有17个“小而美”民生项目,做到了夯实友好合作,促进周边稳定,为红河州高水平开放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推动产业园区建设
红河州始终坚持“专业化、精准化、市场化、平台化、精细化”五个抓手,全力推动沿边产业园的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组建产业招商专班,制定招商路线图谱,红河州积极吸引了大批投资项目。今年1—8月,红河州共引进了13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额达228.22亿元。同时,红河州通过聘请招商大使、与东部地区合作等方式拓宽招商渠道,今年与上海达成初步共识,计划每年获沪1000万元支持用于河口沿边产业园建设。
海关服务不断优化,口岸贸易“火热”发力
河口公路口岸货物进出境正值高峰期,2024年1—7月,河口公路口岸进出口货物量达209万吨,货值12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7.7%和33.7%,其中红河州企业申报的进出口额达60.6亿元,同比增长67.7%。
通过应用5G智能单兵、AR眼镜等高科技设备,推行“1+N”查验模式和智慧物流2.0系统,河口海关提升智能化监管水平,实行“多贸合一”“运抵直通”通关模式,极大优化通关效率。海关还支持中药材进口,丰富进口商品种类,推动对外贸易结构优化。
在边民互市方面,河口海关积极推动“互联网+边民互市”和“落地加工”模式,1—7月互市进出口商品达12.1亿元,边民参与交易人数增加。同时,红河州积极筑牢国门安全防线,通过强化监管和打击濒危物种走私,办理各类案件84起,案值1.17亿元。
未来,红河州将继续推进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推动对外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为高质量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