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爹,您家儿子病情好了吗?生活是不是困难了。”“你们是怎么知道我儿子生病和生活困难的?”“我们是通过医保局的大病住院名单排查到的,今天过来核实一下您家的生活情况”。这是11月2日,蒙自市民政局聂鑫副局长及工作人员到文澜街道一个彝族山寨调研时的一段对话。
蒙自市民政局市为进一步提高救助精准度,在以往采用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方式核定申请人生活困难状况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跨部门、多层次的社会救助数据共享机制,使“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由“被动救助”转变为“主动救助”,提高了社会救助对象精准度。
蒙自市民政局明确专人负责,定期向乡村振兴、公安、住建、医保、卫健、人社、残联、市监等31个部门统筹数据信息,及时获取救助问题线索。分清部门数据作用,如医保、卫健、残联等部门数据主要用于排查困难群众是否存在漏保问题;公安、住建、人社、市监等部门数据主要用于排查是否有过度保障的问题。对疑似数据立即向涉及的乡镇(街道)发出预警,由乡镇(街道)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根据核实情况,及时进行纳入救助范围、继续救助、取消救助、调整补助标准等相应处置。截至11月,全市纳入救助的困难群众6346人,其中低保5163人、特困人员630人、临时救助553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