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调研组到建水县专题调研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工作。
调研组先后到建水文庙、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五显庙龙窑、建水紫陶文化创意园区、云南昌泰建水紫陶发展有限公司、云南浪鬼建水陶文化有限公司、碗窑古村及绍康陶艺、红河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创业街及陶习苑、建水陶园三杰紫陶文化有限公司、曼金湾紫陶街等进行了实地调研,深入了解了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发展及园区规划建设情况。并与建水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紫陶企业代表座谈。调研组听取了政府支持紫陶企业发展、园区紫陶企业布局、园区创建目标、园区建设资金投入、项目和人才引进、环境保护等情况介绍,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省、州、县地方政府在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中所做的工作。调研组指出,建水紫陶文化产业传承远、基础深、发展快、“双创”成效突出、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在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过程中,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创建决心大,态度坚决,有力推进了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据了解,正在申报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的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东至南庄镇羊街农场,西达西庄镇马坊村,北临鸡石高速,南到临安镇陈官村,总面积达358.87公顷,由“一核三区”组成,核心区由紫陶文化创意园、紫陶文化主题街、紫陶小镇组成,占地325.89公顷,是融合生态、文化、休闲和旅游的文化旅游综合体,为紫陶生产销售、产品展示、原料配送等的企业集聚区。“三区”指东、南、西三个片区。东部片区主要由云南冶金技校实训基地、陶园三杰等紫陶文化企业组成,占地分别为15.7公顷;南部片区主要由贝山陶庄、“陶习苑”实训基地等组成,占地15.23公顷;西部片区主要由陶茶居等紫陶文化企业组成,占地面积2.05公顷。“三区”主要为建水紫陶产业技术研发、人才培训、技艺传承保护等的产业配套区。
2016年,园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27亿元,实现年产值达18.5亿元,占全县GDP的6.01%。截至今年2月,园区工商登记注册企业达1268户,紫陶企业和个体户890户,园区从业人员2.98万人,紫陶从业人员2.17万人,已成为建水拉动旅游发展和促进就业的新经济增长点。如果申报创建成功,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将成为云南省第一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省文化厅文化产业处负责人和建水县县长钱桂芹等党政领导陪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