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省财政厅对红河州州本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认定为红色预警地区。针对州本级当前隐性债务规模总体偏高,债务风险日益积累的实际情况,红河州财政局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坚持“发展为本,以化促防”的基本原则,全面启动开“前门”、堵“后门”,在规定的时间内全部消化隐性债务的攻坚战,州本级扎实念好“盘、化、防”“三字经”,对本级债务进行严格管控,力争到 2028年末,全面化解州级政府隐性债务。
一是念好“盘”字经。“盘”即盘清政府债务底数。为进一步摸清红河州本级债务底数,红河州财政局抽调专人,组建专班,聘请中介机构参与,对本级债务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债务底数,甄别清楚各项债务的类别、性质、用途、去向,并分类进行确认。逐项摸清债务概况,确定债务性质,核实对应资产,制定化解措施,落实责任单位,明确化解时限,在全面清理甄别确认的基础上,锁定存量债务,并纳入红河州债务管理系统实施实时动态监控管理。
二是念好“化”字经。“化”即分类化解存量债务。为全面化解州级政府隐性债务,红河州财政局采取财政预算安排、处置存量国有资产及剥离划转两大集团公司筹集资金偿还等多种方式,全力推进政府性债务特别是隐性债务化解工作。分别采取:全面理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将原由平台公司代政府举借的债务,通过撤销担保及承诺函后依规转为两大集团公司的经营债务;原由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举借的债务通过资产转让、收购等方式,由两大集团公司承担还款责任;剩余的行政事业单位债务由原单位继续持有,并通过自身运营收益逐年还本付息。
三是念好“防”字经。“防”即严格防控新增债务。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应急处置机制以及责任追究制度,锁定债务后,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负债乱象,严控新增债务,坚决摒弃“风险大锅饭” “小马拉大车”的思维和行为惯性,坚决纠正依靠中央“托底”过度举债、脱离实际搞“花架子”等错误观念。牢固树立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意识,牢固树立地方政府性债务终身追责、倒查追责等风险意识。坚持谁举谁还、谁违规、谁负责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新增政府隐性债务、存量债务化解不力的,分清责任,严厉按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问责办法》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