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市2019年度防汛工作于11月结束,各防洪设施、水利工程安全度汛。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压实“两项制度”。一是全面落实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防汛责任制。组织召开弥勒市2019年防汛抗旱工作会议,全面安排部署防汛抗旱工作,调整充实市防汛抗旱机构人员,压实各级防汛责任,132座中小型水库均明确防汛责任人,制定水库防汛应急预案和调度方案132个。二是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实现防汛值班全覆盖。
畅通“两条渠道”。一是畅通监督检查渠道,由市委、市政府督查室、监察局、指挥部采取定期、不定期和随机抽查方式,进一步严肃防汛值班纪律。二是畅通信息报送渠道。强化市水务、气象、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密切监视雨情、汛情、险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及天气变化形势,及时发布降雨预警信息,做到防患于未然,同时利用山洪灾害防治监测预警系统,提前预警60次、发出预警短信共689条,投入抢险救灾人员13100人次,确保各项决策、灾情等信息及时上传下达,下情上报。
做足“两个准备”。一是防汛物资准备,加大购置防汛物料资金的投入,及时补充一批防汛器材。市防办储备编织袋4.2万条、木材284立方米,水泵51台、雨衣78件、电筒68个、防汛抢险膨胀袋2吨等物资,价值近200万元。二是防汛应急队伍准备,调整充实各工程抢险队伍人员,对重点防守地段、重点防守工程、重点水库、堤坝均落实以民兵预备役部队为骨干的抢险队伍,成立防汛抢险队伍15支476人,其中专业抢险队伍1支28人。
推动“两项建设”。一是推动防汛通讯、雨水情设施建设。年内投入资金30.2万元,建设覆盖山洪灾害防治区的县级监测预警平台,初步建成全市13个乡镇监测预警平台,实现防汛指挥系统向乡镇级延伸,发挥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二是推动河道险工险段治理建设。有序推进甸溪河弥勒段(竹园段)工程和甸溪河险工险段工程建设,目前竹园段工程完成治理河道4.843公里,治理堤防9.74公里,主体工程已完工,正在开展河道疏浚、护坡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