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州建成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黑水虻养殖示范基地

发布日期:2020-07-06 信息来源: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为全面推进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畜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步伐,实现绿色、环保、生态的畜禽养殖发展。红河州畜牧技术推广站联合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在石屏县坝心镇文有家庭农场、建水县青龙镇建彪养殖场建成首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黑水虻养殖示范基地。 

  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技术是一项经济适用的技术,石屏、建水2个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基地的建成,标志着该技术首次在红河州落地。黑水虻干粉粗蛋白含量达到44%—48%,粗脂肪含量34%-35%,是一种非常好的蛋白质饲料。4千克畜禽粪便能产生1千克黑水虻,新鲜黑水虻在市场售价每千克6元。黑水虻利用畜禽粪便后产生的虫沙可以作为有机肥销售,每吨价格600元。黑水虻处理畜禽粪便技术不但能解决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在延伸产业链的同时还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是一项非常值得推广的技术。 

  石屏县坝心镇文有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生猪养殖,常年存栏1500头,干清粪工艺,日产粪便2吨左右。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采用了“黑水虻处理猪粪+生态鸡养殖”闭环模式处理生猪粪便。已建成一个18平方米的种虫房,安装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种虫房可以日产500克虫卵。完成转化区建设面积250平方米,其中预处理区10平方米,水虻幼虫转化猪粪区220平方米,虫粪分离区30平方米,达到了日处理猪粪3吨的规模。 

  建水县青龙镇建彪养殖场主要从事蛋鸡养殖,常年存栏3万羽,日产粪便3吨左右。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采用了“黑水虻处理鸡粪+乌鱼养殖”闭环模式处理蛋鸡粪便。已建成一个24平方米的种虫房,安装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种虫房可以日产800克虫卵。完成转化区建设面积250平方米,其中预处理区10平方米,水虻幼虫转化鸡粪区220平方米,虫粪分离区30平方米,达到了日处理鸡粪3吨的规模。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