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1506-50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社科联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3-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社科联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包括项目背景、主要内容及实施情况、资金投入和使用情况等。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

  1997年,中共红河州委印发《中共红河州委四届二次全会关于< 红河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决议和< 红河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的通知》(红发〔1997〕8号),明确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新闻文化和社会科学事业,把《红河》杂志办成州委、政府的机关刊物,成立红河杂志社,落实机构编制并加强管理,提高编辑出版质量。

  《红河》杂志是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主办,红河州社科联承办的机关刊物(内部刊物),以“宣传科学理论、服务红河发展、倡导科学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宗旨。是红河州委、州政府指导全州工作的重要的思想舆论工具,是红河州委、州政府各项方针政策在实践基础中上升到理论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红河州各级基层组织探索、实践、交流工作的重要理论阵地。

  《红河》杂志作为州委、州政府的机关刊,每年出版发行12期,每期印刷数量2400本,页码数不少于52个页码。每期支付稿费、印刷费、邮寄费2.25万元,全年12期30万元,因项目经费压缩,全年支出27.56万元。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

  2008年,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红办发〔2008〕72号),提出了红河州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同时,明确了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划项目、社会科学普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的专项经费以及科研业务经费,随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2008年,州级财政安排哲学社会科学专项经费20万元,用于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出版资助和成果奖励,以后根据实际需要再作适当追加。

  通过每两年一次面向全州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开征集、招标红河州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课题设置为重点课题、专项课题、一般课题、委托课题,课题立项数量根据当年州委州政府中心工作以及申报情况而定。课题规划9.6万元、评审费2万元、印刷费0.4万元、其他1万元,共计13万元。年中财政压缩项目经费,最终课题规划5.6万元、评审费0.38万元,共计5.98万元。通过实施该项目,能有效地激励和引导我州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引领示范全州意识形态导向,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社科知识普、提高全州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为建成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社科方案、贡献社科智慧。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

  根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第十二条规定,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于2023年4月26日至27日在蒙自召开。会期两天,参会人员为红河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代表、特邀嘉宾和工作人员共151名。本次会议为二类会议,根据红政办发〔2014〕108号文件《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州级机关会议费管理办法的通知》的相关规定,30名外地参会人员(其中1人参会一天),每人280元/天综合定额,小计16520元;111名本地参会人员(其中1人参会一天)和10名工作人员,每人40元/天其他费用,小计9640元,两项合计26160元。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

  今年新增的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深入研究二野军大精神,重温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做好党和政府关心人民满意的事。开展军大精神进校园、农村、社区和企业,研究、弘扬、传承好二野军大精神,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经认真预算,全年工作经费需要100000元,年中财政压缩项目经费,全年工作经费需支付了4.99万元。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

  为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社会科学素质。《条例》第二章第九条规定“每年5月第三周为社会科学普及周”;第四章第三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加强社会科学普及志愿队伍建设,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第三十一条“省社科联应督促实施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建设标准和管理规范……县级以上社科联或者社会科学普及机构应当广泛开展社会科学普及讲座。”《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开展社会科学普及活动。《条例》已经明确,建立省、州市、县市三级社科普及示范基地。以后每年社科普及工作所需经费,建议纳入正常的年度财政预算,形成正常的财政预算保障机制。

  (二)项目绩效目标。包括总体目标、阶段性目标。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

  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为:《红河》杂志作为州委、州政府的机关刊,为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理论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之间搭建了纳言咨政的平台,为红河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舆论支持,为宣传红河,提高红河州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理论人才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此项目共设置了18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3个、产出质量指标2个、产出时效指标5个、产出成本指标1个、社会效益指标3个、可持续影响指标2个、满意度指标2个,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

  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为:通过每两年一次的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以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工作 ,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我州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并积极为各级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从而有效促进我州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协调发展。此项目共设置了23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7个、产出质量指标3个、产出时效指标5个、社会效益指标3个、可持续影响指标2个、满意度指标3个。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

  部门申报的绩效目标为:根据《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第十二条规定,代表大会每五年召开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此项目共设置了8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3个、产出质量指标1个、产出成本指标2个、社会效益指标1个、满意度指标1个。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

  深入研究二野军大精神,重温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做好党和政府关心人民满意的事。开展军大精神进校园、农村、社区和企业,研究、弘扬、传承好二野军大精神,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经认真预算,全年工作经费需要4.99万元。此项目共设置了12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5个、产出质量指标3个、产出时效指标1个、社会效益指标2个、满意度指标1个。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

  该项目涉及云岭大讲堂经费、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经费、科普经费、社科志愿服务经费、社科智库经费等。此项目共设置了12个绩效指标,其中:产出数量指标5个、产出质量指标2个、产出成本指标2个、社会效益指标1个、满意度指标1个。

  (三)项目组织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相关方职责分工、管理流程、组织实施、制度建设情况等。

  根据中央、省、州级财政部门有关财务规章的规定,州社科联制定了《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制度合集》,涉及会议议事制度、部门学习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公务制度、财务制度、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管理制度,明确了经费审批权限及程序,经费预算、核算管理、资产购置与处置、财务监督等。参照省级管理办法,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办法,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管理按照先有办法、后分资金、专款专用、独立核算、统一支付、严格把的原则进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规范了资金审批和支付程序,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认真开展专项资金绩效管理,在资金分配中的项目申报、评审和安排,均按规定严格执行,各项重点项目资金安排都保证及时到位,每一笔收支都做到有依据、有凭证、有程序,确保专项资金依法管理与使用。

  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象和范围。

  通过对州社科联在2023年度《红河》杂志办刊经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州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五个项目中资金使用、项目管理、实施效益等情况进行评价,同时总结本项目在决策、管理、效益等方面的经验,查找其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科学合理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项目的预算管理工作,增强专项资金支出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促进项目单位规范项目管理和运作,优化资源配置,使财政资金更好地发挥实效。

  2.绩效评价对象和范围

  《红河》杂志办刊经费、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州社科联第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五个项目,评价范围涉及州社科联本级。

  (二)绩效评价原则、依据、评价指标体系(附表说明)、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抽样等。

  1.绩效评价原则、

  本次绩效评价遵循科学公正、统筹兼顾、激励约束、公开透明的基本原则:

  (1)科学公正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按照规范的程序,对项目绩效进行客观、公正地反映。

  (2)统筹兼顾原则。职责明确,与单位自评各有侧重、相互衔接,在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开展此次绩效评价工作。

  (3)激励约束原则。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政策调整、改进管理实质性挂钩,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有效要安排、低效要压减、无效要问责。

  (4)公开透明原则。绩效评价结果依法依规公开,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2、绩效评价依据

  绩效方面的管理办法的名称,四个项目的申报书,州社科联内控制度、项目支出明细账等相关资料。

  3.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1)绩效评价指标

  根据项目相关性、重要性、可比性、经济性、系统性原则,结合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的相关要求设立相应的指标,并分配相应的权重(分值)。本项目设置4个一级指标(预算执行、产出、效果、满意度);7个二级指标(执行率、产出数量、产出质量、产出时效、社会效益、可持续影响、满意度);18个三级指标。具体详见附件。

  (2)绩效评价指标分值权重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预算执行、项目产出、项目效果、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构建,“预算执行”分值权重10分,“项目产出”分值权重50分,“项目效果”分值权重30分,“满意度”分值权重10分。

  (三)绩效评价工作过程。

  1.前期准备

  根据《红河州财政局关于开展2023年州级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红财绩发〔2023〕5号)文件要求,落实各项目经办科室为绩效自评实施人、确定牵头科室负责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拟定评价计划,明确评价组织实施方式及要求。

  2.组织实施

  项目资金使用情况、目标完成情况、项目管理制度与执行情况及效果实现情况等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并撰写自评报告。

  三、综合评价情况及评价结论(附相关自评表)

  (一)绩效评价综合结论。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自评得分98.00分,等级“优”;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自评得分98.00分,等级“优”;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自评得分100分,等级“优”;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自评得分86.00分,等级“良”。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自评得分96.90分,等级“优”;

  (二)绩效目标实现情况等。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根据评价情况。设置的18个绩效指标中,产出指标中的1个时效指标“预算执行率”未完成,其余17个绩效指标均已完成;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设置的23个绩效指标中,产出指标中的1个时效指标“预算执行率”未完成,其余22个绩效指标均已完成;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设置的8个绩效指标中,8个绩效指标均已完成;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设置的11个绩效指标中,因项目经费压缩,部门绩效指标未完成,包括产出指标的2个数量指标,1个质量指标、1个成本指标其余7个绩效指标均已完成。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设置的12个绩效指标中,12个绩效指标均已完成;

  四、绩效评价指标分析

  (一)项目决策情况分析。

  每年项目申报前,单位党组要求各部室根据当年工作情况,未来工作计划提出资金需求方案,设立相应绩效目标,并经单位党组审核、研究后上报。项目申报成功后,根据当年项目经费,进一步修改完善资金使用方案及绩效目标。

  (二)项目过程情况分析。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本项目投入本级财政资金30万元,上年结转结余0万元,共计27.56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资金27.56万元,结余资金0.0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00%。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本项目投入本级财政资金5.98万元,上年结转结余0万元,共计5.9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资金5.98万元,结余资金0.0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本项目投入本级财政资金5.98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资金5.98万元,结余资金0.0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本项目投入本级财政资金4.99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资金4.99万元,结余资金0.00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本年收入24.00万元,上年结余13.45万元,本年共投入37.45万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使用资金25.85万元,结余资金11.60万元,资金使用率69.03%。

  (三)项目产出情况分析。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2023年《红河》严格按照连续性内部资料出版物的规定标准和要求开展编印工作,全年共编辑《红河》杂志12期,每期印刷数量2400本,页码数不少于52个页码,且严格按照每月10日前完成组稿工作、每月10日—30日完成校对、第二月月初签订印刷稿的流程开展编印工作。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州七次社科课题立项的7个一般课题、11个自筹课题、2个委托课题项课题中,已完成20项课题结项工作。对照立项协议书提交了结项申报表以及研究成果,包括研究报告、咨情要报或成果要报、论文等共60余件成果,向州委报送社科咨情专报3期,其中《构建红河州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红河州跨境旅游高质量发展对策建议》2篇专报得到了州委赵瑞君书记的批示转办。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费。会议全面总结五年来年全州社科工作,选举出新的社科联委员、常委,研究部署2024年的工作任务,大会审议通过了《红河州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章程(修正案)》,印发了《红河州社会科学普及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红河州社会科学普及专业人才发展规划(2024—2028)》,完善《红河州社科联社科人才联系制度》,代表大会的召开对新时期做好社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深入研究二野军大精神,重温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做好党和政府关心人民满意的事。开展军大精神进校园、农村、社区和企业,研究、弘扬、传承好二野军大精神,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开展以“普法强基建设法治红河”为主题的社科普及宣传周活动,组织开展法治宣讲活动180余场。指导全州31个省州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开展系列主题展览及科普宣教活动,接待人数近40万人次。组队参加云南省“普法强基在行动·争做法律明白人”全民学法电视大赛荣获二等奖。在“人文社科之光”首届云南省社科普及作品创作大赛中,荣获特等奖1名、二等奖1名。组织参加第四届云南青年社科学术演讲比赛,荣获一等奖1名、三等奖1名、优秀奖1名。组织云岭大讲堂·红河讲坛宣讲活动44场,受众人数达6600余人。

  (四)项目效益情况分析。

  项目一:《红河》杂志办刊经费。《红河》杂志的编印,为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理论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之间搭建了纳言咨政的平台,为红河州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舆论支持。为宣传红河,提高红河州广大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培养理论人才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效益较为明显,红河州各级党委、政府和理论工作者及实际工作者满意度较高。

  项目二: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扶持经费。通过实施该项目,有效地激励和引导我州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开展研究工作,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引领示范全州意识形态导向,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社科知识普、提高全州人民群众的人文素养、为建成团结进步美丽红河提供社科方案、贡献社科智慧,项目效益较为明显,我州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州、县(市)、乡(镇)机关和广大人民群众满意度较高。

  项目三:州社科联五次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五年一次的代表大会的召开,推动州社科联工作的有序发展,为县市社科联及社科工作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项目四:二野军大红河州校史会工作经费。深入研究二野军大精神,重温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做好党和政府关心人民满意的事。开展军大精神进校园、农村、社区和企业,研究、弘扬、传承好二野军大精神,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

  项目五:州社科联上级补助资金。通过开展社科普及周活动、云岭大讲堂的开展、积极组织社科志愿服务活动,参加青年学术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工作,贯彻落实《云南省社会科学普及条例》取得新的成效,有效助力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五、主要经验及做法

  单位党组十分重视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多次召开工作布置会议,开展绩效评价的内部培训工作,各部室学习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文件,让财政预算深入到每位职工的意识中,认识到预算工作与工作职能职责紧密相关,积极参与到科学、合理的预算编制,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中。项目负责人全程参与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事后绩效评价和结果运用,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整改,确保项目运行平稳高效。

  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绩效目标设置科学性、合理性不足。州社科联在年初申报预算时设置了项目绩效目标,绩效目标与实际工作内容具有相关性,基本能反映项目实施的预期产出和效益。但部分绩效指标名称、指标值对应关系不强,不具备可衡量性。如:设置的社会效益指标“引领示范全州意识形态导向”、“提升全州人民群众人文素质”等,指标值均设置为≧80%。此类绩效指标名称、指标值对应关系不强,也未说明清楚,不具有可衡量性。

  七、有关建议

  (一)科学设置绩效目标

  结合项目实际,完善项目年度目标和绩效指标设置。认真分析项目年度实施重点内容,梳理项目绩效目标,在绩效目标的基础上细化和量化,设置科学合理的绩效指标,绩效指标应具体、可衡量,充分反映项目目标和特点,比如“引领示范全州意识形态导向”、“提升全州人民群众人文素质”等指标,没有细化、量化,需进一步设置使其可衡量。并对设定的绩效指标值开展充分调查研究和合理测算,同时考虑历史标准水平,确定合理的绩效目标值。

  (二)加强学习培训

  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难点和困惑,希望财政部门多举办相关业务的学习培训。

  八、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附件:红河州社科联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多个自评表)

  红河州社科联

  2022年03月01日

附件【2023年度项目支出绩效单位自评表(多个项目).xlsx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