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预算
- 索引号: 20240930-100007-42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3-2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
监督索引号53250000349900000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公开
目录
第一部分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编制说明
第二部分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表
一、部门财务收支总体情况表
二、部门收入总体情况表
三、部门支出总体情况表
四、部门财政拨款收支总体情况表
五、部门一般公共预算本级财力安排支出情况表
六、部门基本支出情况表
七、部门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情况表
八、财政拨款支出明细表(按经济科目分类)
九、部门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情况表
十、州本级项目支出绩效目标表
十一、州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十二、部门政府采购情况表
十三、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表
十四、部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表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
编制说明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深化州级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发〔2019〕2号)将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更名为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加挂州无线电管理办公室、州中小企业局牌子。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民航国防动员有关工作职责,战区恢复工作职责,研究国民经济动员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关系职责,协调国民经济平战转换能力建设职责,州交通运输局的交通战备有关职责划入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完善军民融合发展体系。
【注:2019年新机构改革三定方案未出台,部门主要职责、机构设置情况暂按之前的公开。】
根据红办发(2015)36号设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为红河州人民政府工作部门,正处级,加挂红河州煤炭工业管理局、红河州无线电管理办公室、红河州中小企业局牌子。
参照政府批准的“三定”方案基本职能职责。
1.拟订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2.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信息化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
3.监测分析工业、信息化运行态势并发布有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有关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4.负责工业和信息化行业管理;负责盐业行政管理 。参与协调交通综合运输;负责报废汽车回收行业监督管理。
5.推进工业体制改革的管理创新,拟定企业技术创新规划和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
6.承担振兴装备制造业组织协调责任;
7.参与拟订能源节约和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促进规划;
8.贯彻落实国家、省煤炭产业发展和煤炭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工作部署;负责煤炭行业新建、改扩建、技术改造、机械化改造项目的管理,负责煤炭行业安全生产监管,推进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9.指导中小企业发展,会同有关部门拟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非公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建立完善服务体系。
10.统筹推进信息化工作,推动跨行业跨部门的信息互联互通,组织协调电子政务发展,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协调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11.承担有关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负责协调有关信息安全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指导监督政府部门、重点行业的重要信息系统与信息网络的安全保障工作,协调处理网络与信息安全重大事件。
12.统一配置和管理无线电频谱资源,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台,协调处理军地间、边境地区无线电管理有关事宜,负责无线电电磁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无线电监测、检测、干扰查处,协调处理电磁干扰事宜,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依法组织实施无线电管制。
13.承办红河州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设有:办公室、人事科、经济运行科、技术创新科、工业园区科、电力保障科、节约能源科、装备工业科、消费品食品药品业科、原材料工业科、民爆物品管理科、网络管理与信息化推进科、中小企业科、资源综合利用科、综合研究科、交通与盐务管理科、无线电管理科、无线电监督检查科;红政办发(2015)138号设立煤炭工业管理局,原机关科室划出煤炭行业管理科、煤炭安全技改科,增设煤炭综合科、煤炭安全监管科;一共22个科室,及老干部管理科、机关党委。
下设节能监察支队、无线电监测站、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盐业行政执法支队、煤炭安全技术中心、散装水泥办公室(新型墙材办公室)等6个事业机构。
(三)重点工作概述
一是全力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党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抓好“放管服”、“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等促进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见效,以政策落实促进全州工业经济企稳向好,为全州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夯实基础。同时,完善工业经济发展考核评价,强化责任担当落实,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强化对个旧、开远、蒙自、弥勒、建水等重点县市协调服务,确保全州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持续向好。其次,按照“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二季度时间任务过半,三季度查缺补漏,四季度圆满收官”的工作目标,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二是全力加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培育。坚定不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借力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东风”,全面摸清全州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底数。对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条件的,督促县市指定人员负责指导企业尽快纳规入统;对尚未达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条件的,建立企业数据库,筛选一批经过培育后能够纳入规模以上企业统计的对象工业企业,逐户制定培育计划,加大政策扶持、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壮大成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大规模以上工业总量。同时,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和“双陪双优”行动,不断完善成长型中小企业监测平台,对新建投产并达到入统条件的,尽快实现应统尽统。力争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户以上。
三是全力加快工业项目建设。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有项目就有抓手,有抓手就不放手”要求,全面落实“五个一”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抓实“三个100”工业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列入2019年必须竣工的工业项目,建立和完善项目分包责任制和时间表,以目标倒逼时间、以时间倒逼进度,高效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以期形成增量拉动工业增长。重点加快惠科年产4万吨锂电铜箔项目达产、个旧云锡铅改锡异地技改搬迁、云锡铜业12.5万吨/年升级改造、建水涌顺铝业15万端中高端铝合金新材料、源鑫碳素阳级二期项目、红河时骏年产20万辆多功能皮卡(商用)车项目、红河卷烟厂易地技改搬迁项目、云南俊港中药饮片项目等重大项目的服务力度,做好各类要素保障,使之尽早建成投产成为经济增长点,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力争全年组织实施不少于80个重点新建、在建工业项目。
四是全力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帮扶力度。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继续强化州、县市党委和政府抓民营经济发展的主体责任,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组织实施“红河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行动”,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增强民营企业的政策获得感。同时,坚持“两型三化”为方向,鼓励支持工业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产品提升、产业链延伸,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建设示范“智能车间”、“智慧工厂”。会同财政、金融等有关部门加快建立和实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积极向金融机构推荐成长性好的企业,扩大中小微企业贷款规模和比重,改善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全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1%。
五是全力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加快“三区”项目建设,强化“三区”联动发展,充分发挥“三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深入持久打好“园区经济”攻坚战,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功能,增强园区吸引力,培育园区主导产业,推动产业聚集发展,提升产业链水平。重点推进经开区扶贫产业园,河口高新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园,个旧北部选矿园区,开远小龙潭热电汽循环二期项目、弥勒食品工业园区,石屏豆制品产业园、建水紫陶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力争园区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60%。
六是全力加大工业项目招商引资。坚定不移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举扩大对外开放,紧紧围绕六大重点产业发展计划、“红河制造2025”行动和“新型工业强州”行动计划,按照州委“大抓产业,大干工业”的要求,持续加大“定向招商、补位招商、配套招商”工作力度,全力打好“三张牌”,着力推进工业经济实现更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绿色能源水电铝(硅)材、电子信息、绿色食品、有色金属精深加工、汽车装备制造等产业开展招商引资。通过实施与大集团、大企业的政企合作,储备优质工业投资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力争全年引进州外工业项目不少于20个。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部门编制2019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其中:财政全供给单位1个;部分供给单位0个;特殊供给单位0个;自收自支单位0个。财政全供给单位中行政单位1个;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非参公管理事业单位0个。截至2018年12月统计,部门基本情况如下:
在职人员编制102人,其中:行政编制 74人,事业编制28人。在职实有75人(2018年12月末在职实有人数85人,由于2019年机构改革,煤炭局及电力保障科共10人及预算经费转隶州能源局),其中:财政全供养 75人,财政部分供养0人,非财政供养0人。
离退休人员 88人,其中:离休 8人,退休 80人。
车辆编制1辆,实有车辆9辆【其中:局机关1辆、节能监察支队2辆、散装水泥办公室1辆(纳入事业单位车改,待处置)、无线电监测站5辆】。
三、预算单位收入情况
(一)部门财务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务总收入23,068.3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3,068.32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事业收入0万元,事业单位经营收入0万元,其他收入0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与上年4,694.79万元相比增加18,373.53万元,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增加20,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二是调减其他项目经费。
(二)财政拨款收入情况
2019年部门财政拨款收入23,068.32万元,其中:本年收入23,068.32万元,上年结转0万元。本年收入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23,068.32万元(本级财力23,068.32万元,专项收入0万元,执法办案补助0万元,收费成本补偿0万元,财政专户管理的收入0万元,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成本补偿0万元),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财政拨款0万元。与上年4,694.79万元相比增加18,373.53万元,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增加20,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二是调减其他项目经费。
四、预算单位支出情况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23,068.32万元。财政拨款安排支出 23,068.3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55.32万元,项目支出21,51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减变动情况:一是基本支出较上年1,648.79减少93.47万元;二是项目支出较上年3,046万元增加18,467万元。
(一)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功能科目分类情况
1.20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27.69万元,其中:
(1)2080501归口管理的行政单位离退休397.91万元,主要用于行政离退休人员支出。与上年408.86万元相比减少10.95万元,主要原因是离退休人员增减变动,一是本年离休干部死亡减少2人,退休死亡减少1人,二是行政退休增加6人所致。
(2)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5.74万元,主要用于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支出。与上年2.85万元相比增加2.8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增加事业退休人员1人。
(3)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114.39万元,主要用于在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与上年130.3万元相比减少15.9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基本养老保险支出。
(4)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9.65万元,主要用于本年退休职工职业年金缴费。与上年相比增加9.65万元,主要原因是上年初未预算职业年金,本年预算本年新增退休人员记实职业年金。
2.211节能环保支出30万元,是2111001能源节约利用,主要用于节能降耗专项工作。与上年10万元相比增加20万元,主要原因是增加州对下转移支付20万元。
3.215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2,442.01万元,其中:
(1)2150501行政运行718.16万元,主要用于行政在职人员支出及公用经费。与上年1,024.78万元相比减少306.62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人员支出及公用支出;二是本年23名事业人员基本支出转2150599其他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科目;三是本年人均公用经费标准增加。
(2)2150510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1,283万元,主用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奖励资金783万元,工业产业转型升级500万元。较上年900万元增加383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调整增加纳规升规奖励,减少工业项目前期费。
(3)2150599其他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支出240.85万元,主要用于23名事业在职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较上年增加240.8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23名事业人员经费、公用经费从2150501行政运行科目转入本科目。
(4)2150805中小企业发展专项200万元,主要用于中小企业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奖励资金)。较上年1000万元减少800万元,主要原因是减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
(5)2159999其他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0,000万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本年新增项目。
4.221住房保障支出68.62万元,主要是2210201住房公积金,用于在职职工住房公积金支出。较上年80.69万元减少12.07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减少7人。
(二)财政拨款安排支出按经济科目分类情况
1.工资福利支出936.0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936.03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与上年1,089.49万元相比减少153.46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1)基本工资280.81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333.26相比减少52.4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2)津贴补贴373.2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452.12万元相比减少78.87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3)奖金16.9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21.04万元相比减少4.0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行政人员9人,行政人员退休6人。
(4)绩效工资66.6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67.52万元相比减少0.87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事业人员1人,事业人员退休1人。
(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114.39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130.3万元相比减少15.9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6)职业年金缴费9.6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9.65万元,主要原因是上年初未预算职业年金,本年预算本年新增退休人员记实职业年金。
(7)其他社会保障缴费5.71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4.56万元相比增加1.15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生育保险缴费比例大幅提高;二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8)住房公积金68.62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80.69万元相比减少12.07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转隶州能源局10人,退休7人。
2.商品和服务支出232.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22.33万元,项目支出10万元)。与上年184.11万元相比增加48.22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提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二是本年减少20万元项目支出。
(1)办公费19.78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78万元,项目支出3.5万元。与上年54.62万元相比减少34.84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2)印刷费0.09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0.0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3)水费1.1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1.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4)电费2.14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2.14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5)邮电费2.61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2.6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6)物业管理费3.8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3.8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7)差旅费32.85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32.8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8)因公出国境费用6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6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9)维修(护)费0.78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增加0.78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10)会议费2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0.2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导致本年增加2万元,二是本年减少项目支出会议费2.2万元。
(11)培训费10.41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91万元,项目支出1.5万元。与上年相比减少0.3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减少项目支出培训费0.5万元,增加基本支出0.11万元。
(12)公务接待费8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而上年没有细化。
(13)劳务费2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8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基本支出中公用经费细化到各经济分类科目导致增加2万元,二是项目支出减少10万元。
(14)工会经费10.54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1.19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转隶州能源局10人。
(15)福利费13.18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相比减少1.48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转隶州能源局10人。
(16)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9.72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6.62万元相比减少3.1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细化支出增加基本支出8.1万元,二是本年减少项目支出5万元。
(17)其他交通费52.8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0.82万元,项目支出2万元。与上年63.3万元相比减少10.48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转隶州能源局行政人员9人、行政退休6人减少公务用车补贴。
(18)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54.4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51.46万元,项目支出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加54.46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细化支出增加基本支出51.46万元,二是增加项目支出3万元。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396.96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96.96万元,项目支出0万元)。
(1)离休费122.37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153.37万元相比减少31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离休人员死亡2人。
(2)退休费260.88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239.86万元相比增加21.02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增加行政事业退休人员7人,死亡减少1人。
(3)生活补贴13.71万元,全部为基本支出。与上年11.96万元相比增加1.75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提高建国初参加革命企业人员生活补助标准及遗属补助标准。
4.对企业补助21,503万元,全部为其他对企业的补助(其中:基本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21,503万元)。与上年2616相比减少18,887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增加产业发展基金20,000万元,二是减少其他项目资金。
五、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情况
(一)列入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情况
部门列入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项目清单项目为:
1.2111001能源节约利用20万元,主要用于节能降耗专项。
2.2150510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500万元,主要用于工业产业转型升级。
3.2150510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783万元,主要用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奖励。
4.2150805中小企业发展专项200万元,主要用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奖励。
5.2159999其他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20,000元,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
(二)与中央、省配套事项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无此事项。
(三)按既定政策标准测算补助事项
1.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类)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款)工业和信息产业支持(项)783万元,主要用于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奖励。根据《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富州绿色生态靓州沿边开放活州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发〔2018〕8号)、《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委关于印发〈红河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奖励资金实施办法〉的通知》(红工信发(〔2017〕224号)规定,对于符合奖励标准的达规入统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属于战略新兴工业企业一次性奖励20万元;对完成年度规模以上企业培育目标任务数的,按照每纳规1户企业一次性补助1万元,每升规1户企业一次性补助0.5万元的标准补助县市;完成省政府下达任务数时,分别给予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统计局一次性补助各5万元。
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类)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款)中小企业发展专项(项)200万元,主要用于本年新认定的州级“专精特新”企业一次性奖励。根据《红河州关于贯彻落实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的实施意见》(红办发〔2018〕9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函〔2018〕2号)规定,对每年新认定的州级“专精特新”企业一次性给予奖励10万元。
六、政府采购预算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编制了政府采购预算,共涉及采购项目9个,采购预算资金76.7万元。其中:支出类型:
项目支出:项目2个,数量21个,金额19.5万元,政府采购方式为询价采购、竞争性谈判,资金来源为:其他收入18万元,本级财力安排1.5万元;
基本支出:项目7个,数量117个,金额57.2万元,政府采购方式为询价采购、自行采购,资金来源为:本级财力安排。
七、预算收支增减变化情况说明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收入23,068.32万元。其中,本级财力安排收入23,068.32万元。与上年4,694.79万元相比增加18,373.53万元,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增加20,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二是调减其他项目经费。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支出 23,068.32万元。本级财力安排支出 23,068.32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55.32万元,项目支出21,513万元。与上年相比增减变动情况一是基本支出较上年1,648.79减少93.47万元;二是项目支出较上年3,046万元增加18,467万元。
(一)部门收入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2019年部门预算总收入23,068.32万元。与上年4,694.79万元相比增加18,373.53万元,增加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增加20,000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二是调减其他项目经费。如: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奖补州级配套766万元,工业项目前期费200万元,减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800万元等。
(二)基本支出预算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基本支出预算1,555.32万元,较上年1,648.79万元减少93.47万元,主要原因是本年机构改革煤炭局8人、电力保障科2人转隶州能源局,导致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减少。
(三)项目支出预算增减变化情况及原因说明
项目支出预算21,513万元,较上年3,046万元增加18,467万元,主要原因:一是本年减少盐业监管执法经费10万元,减少工业项目前期费200万元,划转州能源局煤炭安全监管专项执法经费10万元,减少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奖补州级配套766万元,减少中小企业发展专项800万元;二是新增产业发展基金20,00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奖励较上年年初预算数增加233万元,节能降耗专项较上年增加20万元。
八、部门“三公”经费预算财政拨款情况说明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财政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总额70.2万元,其中,因公出国(境)费支出6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支出36.2万元,公务接待费支出28万元。
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数与2018年预算数持平,按相关规定,“三公”经费应逐年递减,考虑到物价上涨因素,2019年“三公”经费与上年持平。具体情况如下:
(一)因公出国(境)费
2019年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因公出国(境)费预算数6万元,比2018年预算数6万元持平。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分析:因公出国境事项主要是根据省级主管部门和州委州政府工作需要安排执行,本单位难以控制,2019年预算数与2018年持平。
(二)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
2019年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预算数36.2万元。其中:购置费0万元,同2018年预算数持平,增减变动原因分析:本年不打算购置新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36.2万元,比2018年预算持平,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分析:本年工业转型升级任务繁重,势必增加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用,与“三公”经费逐年减少要求相抵后与上年持平。主要用于保障工业和信息化监管工作(支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微企业、盐业体制改革、完成节能降耗目标任务)工作产生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等支出。
(三)公务接待费
2019年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务接待费预算数28万元,与2018年预算数持平,增减变动主要原因分析:本年工业转型升级任务更艰巨,势必增加公务接待费用,与“三公”经费逐年减少的要求相抵后本项费用与上年持平。
九、部门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说明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政府购买服务5项,预算总额16.57万元,其中:支出类型为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
项目支出,数量1项,金额1.5万元,购买方式竞争性谈判,承接主体公益二类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为:本级财力安排。
基本支出,数量4项,金额15.07万元,购买方式:询价,承接主体:企业(机构),资金来源为:本级财力安排。
十、其他公开信息
(一)机关运行经费安排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机关运行经费财政拨款预算222.33万元,主要用于局机关和下属事业单位办公费、培训费、工会经费、职工福利费、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公务用车补贴等支出。与上年154.11万元相比增加68.22万元,主要原因本年提高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从上年人均0.7万元,提高至1.845万元。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
截至2018年12月31日,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国有资产总额6,114.6万元,其中:流动资产2,734.83万元,固定资产3,374.33万元,对外投资/有价证券0万元,在建工程0万元,无形资产5.44万元,其他资产0万元。
(三)本部门预算绩效情况说明
根据部门职责,2019年度绩效目标:
1.行政区域内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完成省州下达目标,净增规模以上企业户数完成省州下达目标。
2.非电工业投资增长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
3.全州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速完成省州下达目标。
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能耗比2018年降低指标完成省州下达目标。
(四)项目支出绩效目标(州级)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州本级项目支出共有1项,安排项目资金10万元,其中:节能降耗专项经费安排10万元,三级指标,指标值10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云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
(五)州对下转移支付绩效目标表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州对下项目共有5项,其中:
1.节能降耗专项三级指标,指标值20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云南省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办法》。
2.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三级指标,指标值500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富州绿色生态靓州沿边开放活州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发〔2018〕8号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红政办发〔2018〕55号 )、《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实施细则的通知》(红政发〔2018〕26号 )。
3.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奖励资金三级指标,指标值783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强州乡村振兴富州绿色生态靓州沿边开放活州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红发〔2018〕8号 )。
4.中小企业扶持专项三级指标,指标值200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红河州关于贯彻落实省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10条措施的实施意见》(红办发〔2018〕9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办函〔2018〕2号)。
5.产业发展基金,含红河创新技术研究院建设经费三级指标,指标值20,000万元,绩效指标值设定依据及数据来源:《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度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4条措施的意见》(红政发〔2018〕4号)。
鉴于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需在完成2018年决算编制后才能统计汇总相关数据,因此,将在公开2018年度部门决算时一并公开部门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情况。
第二部分 红河州工业和信息化局2019年部门预算表
(附件14张表)
第三部分 名词解释
(一)基本支出,指为保证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职工工资、离退休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员经费及办公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等日常公用经费两部分。
(二)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各项开支。
(三)支出功能分类:主要根据政府职能分类,反映政府支出的内容和方向。支出功能分类设置类、款、项三级科目。
(四)支出经济分类:主要反映政府各项支出的经济性质和具体用途。支出经济分类设置类、款两级科目。
(五)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反映政府对资源勘探信息等事务支出,包括资源勘探业、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安全生产监管及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等方面支出。
(六)机关运行经费: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使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除人员经费以外的基本支出。
(七)州对下专项转移支付:是指州人民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对承担委托事务、共同事务的县(市)政府,给予的具有规定使用范围和方向的专项补助,以及对应由市县政府承担的事务,给予的具有规定使用范围和方向的专项奖励或补助。
监督索引号5325000034990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