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文字解读

  • 索引号: 000014348/2016-0783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红政办发〔2017〕66号
  • 发布日期: 2016-06-26
  • 时效性: 有效

解读《红河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

  《红河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一、《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和意义

  公民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006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大。公民科学素质的城乡差距十分明显,劳动适龄人口科学素质不高;大多数公民对于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公民科学素质水平低下,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之一”。20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公民比例,全国平均为6.20%,而红河州为4.32%,与全国相差1.88个百分点。科学素质低下影响的是经济社会进步,破坏的是人民的健康生活。当前,我州农村多数地区青壮年基本外出务工,从事农业生产的以老人为主,这些耕地上的从业者,受教育程度普遍低,很多属于文盲和半文盲,科盲和半科盲。导致一些农业先进技术推广困难,甚至一些有优势的传统农产品由于长期自留种种植,已经严重退化。要发展现代农业,从业者的科学素质严重滞后,明显成了制约的瓶颈。从工业方面看,我州企业产品普遍缺乏科技含量,科技创新能力低下,企业从业人员技术创新成果非常有限,科技发明更是凤毛麟角。农民没有技术创新能力,工人没有技术创新动力,难以推动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

  提高公民科学素质,是增强综合国力的核心举措,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作为“十三五”五大主要目标之一,把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新理念之首,强调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深厚氛围和良好风尚,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二、《实施方案》明确的发展目标

  到2020年,社会化大科普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长足发展,建成适应创新型红河发展需求的现代公民科学素质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障、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我州公民基本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8.4%,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三、《实施方案》的特色和亮点

  (一)国家战略任务: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础性社会工程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

  (二)公民是参与主体,政府负有主要责任

  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的方针是“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

  (三)四大重点人群:带动全民科学素质整体提高

  在“十三五”期间实施以下主要行动: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农民科学素质行动;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行动。

  (四)六项基础工程:加强薄弱环节,完善公共服务

  实施科技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实施社区科普益民工程、实施科普基设施工程、实施科普产业助力工程、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工程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五)形成合力:统筹规划、系统安排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旨在全面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通过发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尽快使全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

  红河州科学技术协会

  2016年6月26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