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旧市人社局有效推进助农增收暖心行动
个旧市人社局按照《个旧市干部“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实践行动方案》《个旧市助农增收暖心行动工作方案》要求,主动下沉一线、助企纾困、为民办事,全面推进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确保全市就业形势和谐稳定。
精准推送岗位信息,敲门行动助力转移就业。依托人社专员,组织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员、乡村干部到户开展工作,特别是紧盯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且有2个以上劳动力的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确保至少有1人就业。目前,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709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8680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6128人(其中省外转移就业1336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转移就业1047人,组织开展了7批次“点对点、一站式”有组织劳务输出,输送务工人员264人。
广泛宣传补助政策,三级联动激励转移就业。在个旧人社微信公众号发布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政策,同时印发《关于开展一次性外出务工交通补助的通知》,对2022年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一次性交通补助。各部门挂联干部及时帮助外出务工人员按政策申请外出务工补助,鼓励脱贫人口积极转移就业。
加强创业载体建设,贷款扶持推进创业带动就业。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增加市场主体,提高市场活力,发挥“扶一个、带一片”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创业并带动就业岗位增加。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68笔2935万元,扶持168人创业,带动395人就业,其中,扶持农民自主创业28人,发放贷款502万元。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户一策”提升就业技能。实施“技能云南”行动,根据“一户一策”促增收帮扶措施,积极组织脱贫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脱贫劳动力在培训期间给予生活费补贴。通过招投标确定12家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共培训16期70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277人),支付培训补贴23.71万元。
强化就业帮扶服务,盘活资源促就地就近就业。围绕各乡镇特色农业产业,挖掘季节性用工岗位,盘活当地零工市场,引导劳务合作社、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率队“组团”有计划地进行季节性务工,今年共组织10人到景东县蓝莓基地进行季节性务工。加强公益性岗位动态管理,积极开发各类乡村公益性岗位并优先安置符合条件的低收入脱贫人员和监测对象。2022年全市开发州级乡村公益性岗位302个安置脱贫劳动力302人,开发市级公益性岗位223个安置“三类监测对象”223人,发放州级乡村公益性岗位补贴90.6万元。建立就业帮扶车间,多渠道促进返乡在乡脱贫劳动力就业,全市保留扶贫车间8个,吸纳劳动力3451人,其中,农村脱贫劳动力135人,个旧市户籍108人,发放吸纳就业奖补70.87万元,实现每人月收入平均在2000元左右,保障了就业稳定、收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