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思政铸魂 爱国扎根
开远市始终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青少年思想引领的重要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思政铸魂 爱国扎根”为抓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不断筑牢青少年思想根基,目前,共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省级4所、州级13所、市级26所,州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所2所。
“两项机制”铸思想之魂。一是校园宣传常态化机制。实施“中小学青年讲师团计划”,各学校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团结知识学习教育,组织开展“三爱”“四史”学习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发挥“传统媒体+新媒体”作用,各中小学校均建有微信公众号、美篇,开展宣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阵地、红色革命展示阵地、爱国主义精神阵地、中国正能量传播阵地,开展主题校会、班会、文体活动、课外兴趣班等,让各族师生在潜移默化间受到教育。二是校外阵地教育机制。组织师生到开远记忆客厅、滇越铁路陈列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体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深刻感受和了解开远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杂居互通婚、共同开拓开远热土的历程,全市218所中小学校、幼儿园,5.2万余人各族师生在课堂上、校园活动和参观学习中把爱我中华思想植根于心灵深处。
“三个讲”筑爱国之基。一是老师讲。学校坚持每堂课前3—5分钟讲红色文化、中华优秀经典故事等开展思政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民族团结教育“进课堂”“进阵地”,融入日常教学。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校民族团结进步土壤里生根发芽,为祖国花朵茁壮成长灌溉提供中华民族精神力量源泉。二是学生讲。培养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小导游186名,从百年党史中寻找红色记忆,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通过宣传教育,“四个自信”“四个与共”“四个共同”“五个认同”等理念深入师生心中。三是大家讲。邀请校外辅导员到泸江小学、大庄中心校、新邓耳小学等活动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建党100周年、五四、六一、建党、国庆、元旦等重大时间节点,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巡讲活动和相关主题活动,涉及民族宗教方针政策解读、社论信息、新闻消息等内容,全面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广大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