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方净土 助力蒙自创城固卫——蒙自环保在行动
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水质、大气、噪声全面实施监测监控;强化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实现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日报制度……以上都是蒙自环保人埋头苦干、砥砺奋进在十多年所取得的诸多成绩之一,他们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表明:蒙自环保人具有守护蒙自这一方土地的决心和能力。蒙自环保人遵守科学理性,胸怀人文情怀在蒙自这座新兴城市的开发、发展过程中责无旁贷地奉献着自身的力量!
近几年来,在中央和省、州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蒙自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环保工作的建设力度,蒙自市环保局的技术能力取得了大幅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日渐成熟,该局的环境监测能力、城市环境质量监测监控,为环境污染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执法方向,特别是在蒙自市开展创城固卫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创城固卫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
一、强化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监管服务水平
在硬件建设方面,自2009年起,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135万元的资金,购置监测仪器设备和监测用车。2014年1月又投资800万元实施蒙自环保监测执法业务用房建设,建成面积3580平方米,其中,监测站实验室面积1420.52平方米,监测站办公室面积710.26平方米,其余1449.22平方米为环保执法办公用房。此外,还有投资260万元的蒙自城区PM2.5自动监测站建设项目现已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该自动监测站可同时自动监测PM10、PM2.5、SO2、NO2、O3和CO等6个项目,蒙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已实现日报制度。截至目前,监测站固定资产原值达到320万元,配置监测仪器设备计有64台(套),其中,主要监测仪器设备45台(套),辅助仪器设备19台(套)。
在软件建设方面,蒙自市环保局重视人才队伍的培养,着力加强监测人员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安排监测人员到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和红河州环境监测站跟班学习监测业务知识和监测技能,并组织监测人员参加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监测项目个人资质证的实样分析考核,通过考核取得了监测项目个人资质证,切实做到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近几年来,先后安排监测站业务骨干参加了云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组织的固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技术培训、建设项目管理和竣工验收监测培训、质控员培训、内审员培训、持证上岗考核培训以及水质、土壤和固废采样监测技术培训和空气、废气和噪声监测技术培训等各种培训班的学习,通过参加技术培训、理论考试和现场实地操作考核,争取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内容中所有申请监测项目的个人资质证,并力求做到每个监测项目至少两个人持证,逐步实现监测人员不论是采样和现场监测、实验室内监测分析,还是监测站内部技术管理,都争取做到持证上岗、合法从业,使环境监测工作和管理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正轨。在此基础上,蒙自环境监测站于2011年12月21日通过了资质认定计量认证,认证项目共三类32个项目,其中:水(包括降水)和废水16项;环境空气和废气10项;噪声6项。2014年12月22日,又通过了第一次计量认证复审,认证项目在原基础上增扩了两项水质监测方面的内容,达到了34项。
监测站技术力量也有所提升,全站共有人员1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人,占现有人员的90%。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工程师1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3人,技术员1人,技工1人。
通过几年的努力建设,蒙自市环境监测站现已发展成为持有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具有一定监测实力、能够开展水质监测、大气监测和噪声监测能力的国家三级环境监测站,监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二、开展地表水及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常规监测监控工作
蒙自市环境监测站对五里冲水库、菲白水库、庄寨水库、长桥海和南湖等地表水及城市饮用水源水质实施每月一次的常规监测工作,实施动态监控。发现水质变化就及时上报市环保局,配合环境监察大队调查引起水质变化的原因。监测项目主要有:PH值、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氟化物、石油类、悬浮物和电导率等12个项目。从近几年来的监测数据分析来看,蒙自地表水水质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
三、开展城市声环境质量常规监测监控工作
蒙自市环境监测站对城市声环境(道路交通噪声、功能区环境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质量实施常规监测监控工作。道路交通噪声和区域环境噪声每年监测一次,实施昼夜监测;功能区环境噪声每季度监测一次,实施24小时监测。结合蒙自噪声区划和噪声达标区的实际,按照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在城市区域内共设置了101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24个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和10个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点,实施定期监测,监控城市声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监测站还时常配合环境监察大队实施环境噪声污染投诉的调查监测和监督性监测。
四、切实加强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强化城市环境监管力度
切实加强城市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实施城市烟尘控制区创建和扩建,实施城市噪声区划和噪声达标区创建,制定《蒙自市烟尘控制区管理规定》和《蒙自市中心城区环境噪声达标区管理规定》,为城市环境执法监督管理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地方性政策依据,强化了城市环境监管力度。2006年10月,蒙自实施并完成城市烟尘控制区首次创建工作。创建面积为15.52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77.6%。2012年3月,为适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和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综合目标管理的规定和要求,在首次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蒙自又进一步实施并完成了城市烟尘控制区的扩建工作,扩建面积13.05平方公里,扩建后全市烟尘控制区总面积达到28.57平方公里,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
2006年10月,蒙自县实施并完成了城市噪声区划工作。区划结合蒙自建成区发展现状和城市长远规划具体分为文澜和雨过铺两个片区,八个适用区,总面积53.9平方公里,其中,1类区面积4.79平方公里,2类区面积31.32平方公里,3类区面积11.37平方公里,4类区面积6.42平方公里。文澜片是滇南中心城市核心区的主体部分,为城市主要生活居住区;雨过铺片是滇南中心城市产业园区的组成部分,为对外综合区。 2007年12月,蒙自又实施并完成了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创建工作,创建了五个达标区,面积为12.34平方公里。
五、开展城市烧烤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
2017年5月开始,为整治城市烧烤油烟污染,市环保局先后组织 143人次,开展城市烧烤油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要求城区范围内的所有烧烤门店限期完成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升级改造工作。截至现在,除露天烧烤滩点外,门店经营的190多家烧烤经营户全部完成了油烟净化设施安装和升级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