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对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1号建议的答复 红环函〔2020〕114号

发布日期:2020-12-04 信息来源:红河州生态环境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包旭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沙甸河倘甸双河综合整治的建议》第0211号建议,交由州生态环境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强倘甸双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防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计划,推广科学用肥、用药的新技术,强化测土配方施肥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推广,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普及推广农家肥和生物农药应用;大力开展清洁田园行动,推广生态文明的农业生产方式,结合流域内农业产业结构和主要种植品种,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示范区,通过示范区建设,探索和总结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防治的技术模式,通过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及成效

  1.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个旧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职能科室站所为成员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个旧市农业农村局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6—2020)》,分解目标责任,实行清单化管理,做到任务分工明确,责任细化到人,工作推进扎实有序。

  2. 积极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紧紧围绕工作重点、难点、热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宣传工作。通过每个村委会设立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公示牌、在中国节水网及云南省土肥信息网等新媒体发布土壤墒情简报、建立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网点、录制农药及化肥相关知识音频、发送发布病虫害情报短信等方式,将宣传、培训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有机结合,把宣传工作渗透到日常工作及生活中,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明显。同时,不定期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咨询等活动,制作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让农业科技普及家家户户,不断增强农民科技意识,逐步构建人人共同参与的局面。

  3. 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的日常监管。根据农时组织检查各类农资经营企业、网点、门市部,依法查处农药、化肥等农业违法违规案件。截至2020年8月,开展市场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检查农资经营门店6个次,整顿市场10个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12人次。通过执法检查,杜绝禁止使用的化肥、农药上市流通,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4. 积极开展化肥零增长行动。一是开展水稻、玉米等主要作物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综合运用“精、调、改、替”四项技术措施,强化示范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措施,推进化肥使用减量化。二是强化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实现粮食作物、经济园艺作物等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覆盖。支持农企对接,充分调动肥料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积极性,向农民提供统测、统配、统供、统施 “四统一”服务,推广使用配方肥。截至2020年8月,双河流域完成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2万亩,建立水稻精确定量施肥项目示范区100亩。三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因地制宜推广化肥深施、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推广滴灌施肥技术,促进水肥一体下地,提高肥料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广适期施肥技术,合理确定施肥比例,因地、因苗、因水、因时分期施肥,在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上重点推广氮肥后移技术,在果树、蔬菜等作物上推广根外施肥技术。四是推进新肥料新技术应用。开展作物高产高效施肥技术研究,按照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需肥规律,分区域、分作物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施肥技术模式;示范推广缓控释肥料、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料、生物肥料、土壤调理剂等高效新型肥料,不断提高肥料利用率。五是推进有机肥资源利用。支持规模化养殖企业利用畜禽粪便生产有机肥,鼓励和引导农民在积用农家肥的同时,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推进秸秆养分还田,推广秸秆粉碎还田、腐熟还田、过腹还田等技术,使秸秆取之于田、用之于田;因地制宜种植绿肥,鼓励通过间套种,发展粮、菜、油、饲兼用的豆类、苕类、花生等经济绿肥。

  5.积极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一是加强病虫科学监测预警工作。根据鸡街、倘甸双河流域农作物种植和产业结构特点,各种病虫害的发生危害规律和发生特点,设立定点监测点,采用定点观测和非定点大面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整个粮食生产和重要作物面上的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实施监测和预警。根据监测结果,2019年发布“病虫情报”共15期,2020年已发布“病虫情报”9期,短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中长期预报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发送范围涵盖各乡镇、有关部门及村组,发送信息及时可靠,为指导农民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是开展绿色防控工作。在鸡街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28盏,用于防控水稻、玉米、蔬菜、水果虫害;2019—2020年水稻示范区使用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性诱捕器1410个(鸡街龙潭村委会420个),玉米草地贪夜蛾诱捕器420个,柑橘潜叶蛾诱芯590个,柑橘小实蝇诱芯300个,推广蔬菜、水果使用黄蓝板及水果套袋等多项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绿色防控技术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实现了农药零增长。三是开展统防统治工作。在鸡街镇倘甸村委会玉米苗期田块开展7种不同药剂防治筛选试验,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减少农药使用量。在病虫发生防治关键时期采取无人机统防、统一配液后农户自背药液防治和发放防治用药给农户在规定时间内防治自家田块相结合的统防方式,做到防治时间、防治方法、防治用药上的“三统一”;实行整片、整村推进,通过统防统治带动区域性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倘甸龙潭口开展农户统防、机防队和无人机防治相结合应急演练及统防统治1次,培训乡镇农科人员和农户220人次,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甲维盐(10g/包)1920包、虫螨·茚虫威(25g/瓶)。2020年在鸡街片区开展草地贪夜蛾防控、农药安全使用培训及统防统治7次,发放防治用药甲维盐10gx7712包、虫螨腈10gx3898包,共计防控面积5100余亩次,有效提高农户的防治意识和安全用药意识。

  6.大力发展节水农业。通过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推广水肥一体化、广保护性耕地、农艺节水保墒、喷灌等技术,发展节水型农业。至2020年8月,完成喷灌面积0.091万亩,滴灌面积0.21万亩,高效节水农业面积1.27万亩,农业灌溉节水量128.37万吨。

  7. 加强农作物秸秆利用。加强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指导,推广秸秆粉碎还田、翻压还田、留高茬旋耕还田等技术,同时把部分秸秆处理成青贮饲料用于规模化养殖,不断提高秸秆的综合利用率。截至2020年8月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2.949万吨,利用量2.873万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

  二、关于“加强废水重金属源解析,重点针对个旧特色工业园区、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排含重金属污染物工业进行综合整治,健全工业排污在线监控网络,实施倍量削减替代等措施”。

  (一)蒙自经济技术开发区

  蒙自经开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托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处理厂,该污水处理厂为红河州人民政府投资建设的重点市政工程之一,工程总投资约6亿元,采用MICEAS(改良型ICEAS工艺)处理工艺,设计规模3万m3/d(远期扩建为6万m3/d),服务范围包括蒙自市区南部片区、大屯和雨过铺片区,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自动在线监控装置于2015年12月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目前运行稳定,在线监测已与云南省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系统联网。2013年8月,红河州人民政府与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处理厂BOT特许经营合同》,将大屯海污水处理厂的特许经营权出让给云南水务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对改善大屯海及下游沙甸河水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个旧特色工业园区

  1. 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依托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新建。项目位于个旧市鸡街镇棚旧村委会大红地村,投资估算4245.34万元,近期处理规模5000m3/d,远期处理规模10000m3/d,处理工艺为ICEAS工艺,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一级A标。该项目于2017年7月开工建设,2018年8月通过了主管部门的工程初步验收及在线监测安装验收,在线监测已与个旧市环保局在线监控平台联网。目前,污水处理厂运营单位为南京拜思特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在线监测运营单位为红河云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施运营管理规范,“一园一档”水环境管档案齐全。

  2.双河流域重金属整治。一是建设冲破哨冶金加工产业区重金属污水处理厂。该厂位于个旧市特色工业园区沙甸冲坡哨冶金加工产业区南侧,总投资2925.36万元,建设规模为600 m3/d,年收集处理量约8.67万m3,重金属废水收集调节池为2200m3,配套建设冲坡哨工业片区废水收集沟及高位截洪沟,采用“两级纳米铁反应沉淀+絮凝沉淀+过滤”处理工艺。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环评、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等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场地平整;二是建设老虎山冲重金属污水集中处理厂。位于个旧市特色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B区即鸡街镇老虎山片区西侧,总投资7600万元,处理规模为1500m3/d,重金属废水收集调节池为60000m3,配套建设收集沟及截洪沟,处理工艺采用“预处理+纳米铁处理工艺,出水铅、砷、镉指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V类标准限值。目前已完成项目可研、环评、场地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等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场地平整。

  三、关于“加快推进个旧市倘甸双河流域黑冲河至沙甸河河道污染治理项目建设”。

  倘甸双河流域现状水质为劣Ⅴ类,河道大部分为三面光,失去生态自净功能,受面源污染、点源污染影较大,部分河段富营养化严重,河岸景观缺失等现象,严重影响乍甸河流域人民生产生活。现阶段已经规划实施个旧市乍甸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及个旧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饮用水水源地及河道保护治理工程。

  个旧市乍甸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估算为4258万元,建设内容包括乍甸河生态护岸、乍蚂大沟生态护岸、合田湿地公园、生态步道工程四部分,项目的实施将从源头消减入河总氮、总磷含量,完善乍甸河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河道自净能力及沿河两岸植被可观赏性,近期改善乍甸河水质,远期实现乍甸河水质达到Ш类标准的水环境功能区划。

  个旧市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饮用水水源地及河道保护治理工程总投资估算为5.18亿元,包含水源地保护治理工程、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两部分。该项目于2020年9月9日发布招标公告,将于10月13日完成设计施工EPC总承包、监理、质量检测、跟踪审计招标投标工作。今年计划投资1.5亿元。

  四、关于推进“个旧市冲坡哨冶炼聚集区雨污分流及废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有效控制重金属污染物排入黑冲河;加快推进个旧市双河流域典型冶炼废渣风险防控试点项目、个旧市鸡街倘甸双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个旧市倘甸双河河道含重金属底泥清淤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大对流域和片区的生态环境监管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

  (一)个旧市冲坡哨冶炼聚集区雨污分流及废水集中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情况。项目针对个旧市倘甸双河流域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的现状,对冲坡哨片区重金属污染比较集中区域进行污水收集处理达标排放,最终实现双河流域的污染综合治理目标。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为600m³/d含重金属废水处理设施,重金属废水收集调节池22000m3,同时建设配套建设冲坡哨工业片区废水收集沟及高位截洪沟。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目前已开工建设,项目计划2020年年底前完工。

  (二)个旧市双河流域典型冶炼废渣风险防控试点项目建设情况。个旧市双河流域典型冶炼废渣风险防控试点项目,总投资2293.25万元,拟对冲坡哨片区典型废渣进行清运与填埋治理、八抱树及老虎山片区遗留废渣堆场风险防控。目前,冲坡哨典型废渣已开始清运;八抱树及老虎山片区遗留废渣堆场风险防控已完成地形复测,正在完善施工图设计。通过项目实施,重点针对水环境影响较大且具备管控条件的典型废渣堆场进行风险管控或清运安全填埋治理,有效控制废渣堆场对双河流域水环境的污染。同时,探索总结遗留废渣风险管控工程与管理经验,为全市其他一般固废渣的综合整治提供支撑,逐步解决废渣堆场对流域水环境的污染问题,实现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目的。

  (三)个旧市倘甸双河河道含重金属底泥清淤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情况。个旧市鸡街倘甸双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个旧市倘甸双河河道含重金属底泥清淤治理工程,拟对212省道到大石桥水闸河段之间的乍甸河、沙甸河段共计约14.3km河道的底泥清淤干化后进行环保处置,清淤量185900m3。目前项目正在有序推进,清淤量已达实际总量的90%。

  (四)沙甸河、倘甸双河流域和片区执法监管情况。一是认真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机制,将其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执法检查的基本手段和普遍方式,强化环境监测、监察协调联动,加大对沙甸河、倘甸双河及周边重点片区涉重金属企业的巡查检查频次,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排放。巩固实施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长江“三磷”专项排查整治行动等一系列监管执法工作成效。二是加强对个旧市污水处理厂、鸡街渣场等涉水企业监督管理,督促有关企业完成年度减排目标任务。三是加大对涉水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我局以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随机抽查工作为基础,及时调整污染源基础信息库,严肃查处利用渗井(旱井)、渗坑(坑塘)、裂隙和溶洞等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废水的违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多种形式的联动执法,保持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2020年上半年,市、乡两级生态环境监管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152人次,检查企业共384家次。

  五、关于“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营的监督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投入,落实州、县两级相应的财政配套资金,拓宽现有污水处理厂管网收集范围,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和处置率”。

  (一)2018年,委托红河州排水有限公司对大屯海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的污水管网进行普查,查明大屯海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共建成污水管网261.31KM。其中,红河州排水公司建成28.98KM,个旧市大屯片区建成13.08KM,蒙自市建成146.93KM,蒙自经开区建成45.71KM,滇南绿洲指挥部建成24.93KM);2018年,蒙自市、个旧市分别获得滇南中心城市污水管网建设资金4640万、4400万元,同时,个旧市锡城镇获得城市防洪排涝补助资金1000万元,蒙自市获得污水提质增效资金2500万元。2020年7月,个旧市住建局组织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单位,对2019年至2020年6月建成的大屯街道片区61.77KM干管进行竣工验收,现大屯海污水处理厂服务片区管网达323.08KM。

  (二)2020年3月,蒙自市住建局对大屯海周边村庄进行现场踏勘和调研,收集整理周边村庄污水收集支管和毛细管管网缺失情况。根据调查情况2020年4月完成《蒙自市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7月完成《蒙自市城镇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永宁村、仁厚村、马房村、龙头寨、长冲村污水管网建设方案》编制,8月初已开工建设龙头寨与环湖路截污管清污分流改造,现建成检查井2座,D500管道13.8米,对排污暗沟及污水管道清淤426米,使周边村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进入截污干管输送至污水处理厂处理;旱季统一收集处理,雨季采取调蓄处理。

  (三)2018年8月,由红河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完成蒙自技术经济开发区办公楼至上海路、上海路至蒙自军用机场段3.43公里的配套管网铺设,2019年3月投入使用。解决了2018年6月29日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回头看”交办的举报位于“个旧市红河州高级中学、东盟义乌商贸城和大屯镇团结村委会,三处的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超标排入排洪沟道,最终汇入大屯海”现象;2020年3月份,蒙自市住建局对上游上海路桥、观澜路水沟村等污水收集管网进行新建改造。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增加了进水量,进水浓度由80—90毫克/升提高到110—120毫克/升;蒙自市住建局正在开展红河大道完善管网错接混接口改造的施工图设计。

  (四)蒙自市现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2座(滇南中心城市大屯海污水处理厂、蒙自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能力为3万方、4万方,蒙自市十里铺污水处理厂服务区范围内建成污水管网400公里;个旧市现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处理能力为5万方,为提高污水处理厂效益,保护水环境,蒙自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投入试运行,个旧市已开工建设;开远市、红河县、绿春县等县市已完成项目可研,正抓紧开展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蒙自市、开远市、弥勒市正在实施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建设;个旧市、蒙自市、弥勒市、建水县正在开展排水防涝设施建设。

  感谢你对我州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望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26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