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红河法治学堂——守好环保“生命线” 筑牢生态环境监测安全屏障
近年来,污染源自动监控设施及数据弄虚作假现象屡禁不止。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把环境监测弄虚作假首次纳入刑法修正案,把开展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环境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列为重点工作任务之中。红河州近期查处多起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案件,为继续深化巩固现有工作成果成效,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用足用好用实法律规定。8月30日,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开展2023年第六期“生态红河法治学堂”——《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普法宣传》宣讲。
生态环境监测数据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生命线”,谁弄虚作假,谁就触碰了“高压线”。一些企业为了利益,用稀释水样、替换样品、逃避监测、伪造数据等花式造假干扰监测结果。宣讲通报了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形,并详细解读了实施在线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下一步,红河州将持续保持打击环境违法犯罪高压态势,执法监测密切配合,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充分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多措并举、持续发力,健全监管机制、强化靶向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全面推动行刑衔接,亮出法律利剑,持续组织打击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