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优势与机会:(1)以冬马铃薯为主的农产品具备规模优势、绿色优势。2020年全镇冬马铃薯种面积达到5.4万亩,人均1.5亩,平均单产3750公斤,总产14.3625万吨;我镇出产的马铃薯主要为“丽薯6号”具备以下优点:口感甜脆不易松散,由于红土缘故,出产的马铃薯自带红泥色,卖相好;极少用农药;(2)交通优势水电及通讯等公用设施完备。两州四县交界处,国道323线及泸(西)—中(和营)公路、平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处于交通要道,具有发展加工产业和物流集散中心的优质区位条件。(3)我镇社会稳定,经济活跃。全镇国土面积约605平方公里,辖12个村委会、1个社区,135个自然村、185个村民小组,8326户,3631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农业人口占比分别为94%、98%,全镇社会稳定,人民发展致富愿望强烈;镇区可辐射5个乡镇(东与文山砚山平远街镇接壤,南边与开远碑格毗邻,西边与开远乐白道街道相连,北边与弥勒市江边乡、文山丘北新甸乡相接)约20万人口,集市天平均人流量为3万人,高峰时达4万人,大宗农产品和工业生活用品尤为活跃。(4)项目实施条件成熟。随着我镇高原特色农业快速发展,农业初级产品的供应量大增,农户希望通过农产品深加工增加收益,拓宽市场的愿望愈发强烈,农户和商户对本项目持积极支持态度;同时,市级多部门积极配合,我镇政府也给予政策上的大力支持,致力于扩大土地规模和用途,可保障项目的持续性推进和发展。
2.项目产业配套情况:(1)分区布局:在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做到功能分区明确。各功能区布置应符合卫生、检疫的有关标准
(2)有利防疫:根据当地常年主导风向,把各个建筑物按生产工艺流顺序布置,育苗大棚布局应便于种植管理,利于采光,满足夏季通风降温和冬季保温防寒。使物料运输作业线最短,生产最便捷。
(3)节约用地:场内建筑物在满足卫生防疫和建筑防火间距的前提下建筑物布局应紧凑、整齐,以节约土地和基建投资,做到经济实用,科学合理。
(4)净污分开:为防止净物与污物因使用和运输通过造成交叉接触而传染病源,场内洁净生产区和非洁净生产区要用隔离耑严格分开,洁净道与污染道分开使用,避免交叉。
(5)规划布局
园区总体规划分为“一核五区三基地”,一核为园区内保留和新建的林地(绿地),主要以现有山地绿化为主;五(功能)区由北向南分别为:配套服务区、绿色有机生产示范区、储运集散中心、生态集约化育苗区、绿色综合加工区;三基地分别为位于“五区”中的高标准绿色有机生产示范基地、集约化育苗基地、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
3、项目前期准备情况:完成项目规划编制,项目所需土地手续已完备,建有相应的原料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