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云上梯田人 蹁跹乐作舞

发布日期:2021-12-14 信息来源: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千年前,乐作舞在阿姆山麓,红河畔发源,由十套舞步和两套音乐旋律组成。

  “乐作”,“乐”是大家之意,“作”是玩跳之意。“乐作”就是大家来跳乐。跳“乐作”,彝族民间称“载比”,哈尼族民间称“哈塞塞”,又名“龙纵撮”。红河县的千村万寨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有嘴就会唱歌,有腿就会跳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乐作舞是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哈尼族、彝族古老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

  循着时光的痕迹,穿过美轮美奂的撒玛坝梯田,听着高亢嘹亮的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回忆起一段段令人难忘的故事。一起来看一场多姿多彩的乐作舞。

  清晨的撒玛坝万亩梯田,云雾缭绕,宛若仙境。村民身着盛装,吹拉弹唱,拍起巴掌,跳起乐作舞,拉开十月年的狂欢序幕。

  跳乐作舞不受限制却讲程序。舞前先以抒情性的歌唱开始,有乐队随着伴奏的节拍摇晃身体,以高昂的帮腔助兴。舞蹈柔和而轻盈,膝盖伸屈富有弹性,舞动的手臂和蜻蜓振翅,姿态优美,特色浓郁。

  舞者边跳边唱,间或拍手,激烈时,相互对穿;忽停,忽动,并自转一圈。图形基本为圆圈,有时交错对穿,有时翻身自转,欢乐时,还唱着“噻、噻、噻噻”的歌声。

  每到十月年、六月年、火把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喜庆丰收、休闲娱乐、青年男女择偶配婿的日子,乐作舞都会在哈尼族、彝族村寨上演。

  乐作舞传承人王里亮等人曾漂洋过海,远赴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

  与昨天种种过往告别,与今天在光影里重逢,上演一场蹁跹乐作舞。

  岁月,从未辜负云上梯田人。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