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在蒙自举行

发布日期:2024-01-08 信息来源:红河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围绕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全力以赴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质效、把好破的节奏,推动“337”工作思路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稳增长提质效

快转型强升级

激活力增动能

抓统筹惠民生

守底线保安全

  1月6日,州委经济工作会议在蒙自举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经济工作,推动全州上下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全力推进经济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奋力谱写好中国式现代化的红河篇章。

  州委书记赵瑞君出席会议并讲话,州委副书记、州长罗萍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安排。州委副书记、州委宣传部部长应亥宗、州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成武、州政协主席庞俊出席。

会议现场

  会议指出,要学深悟透、心领神会、全面落实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推动全州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要深刻领会“5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5个必须”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要自觉从中找思路、找办法、找抓手。要牢牢把握2024年经济工作的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稳”是大局和基础,“进”是方向和动力,“立”“破”是方法和手段,先把新动能“立”起来,再逐步“破”除旧的发展方式。要用抓落实的实际成效来检验我们的立场、品质、能力和意志,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完善抓落实的机制,深化“两场革命”,践行“十种鲜明导向”,把精力集中到抓经济、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上来,努力以一域之发展为全国全省大局作出更大贡献。

赵瑞君讲话

  会议指出,2023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紧紧抓住经济转型升级这个关键,坚持“六个大抓”,一体推进“三大经济”,抓实“系列三年行动”,全力以赴拼经济、增动能、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经济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经济质量、产业转型、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改善6个方面取得新成效,迈稳了“337”工作思路“三年新突破”的第一步,成绩来之不易,值得充分肯定、倍加珍惜。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我们抓经济发展的思路举措,符合中央和省委精神、切合红河实际,是务实的、有效的,要持续从发展成效中、产业基础中、政策支撑上、破题方向上、干部作风效能中增强信心。

罗萍主持会议并作工作安排

  会议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新时代的硬道理,大力发展“三大经济”,纵深推进“系列三年行动”,围绕快转型、强升级、提质效,全力以赴夯实“稳”的基础、激发“进”的动能、提升“立”的质效、把好“破”的节奏,推动“337”工作思路不断取得新突破。

  会议强调,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三年新突破”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一步,做好今年的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全州上下要牢牢把握“稳”和“进”“立”和“破”的关系,“稳”要体现在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上,“进”要体现在经济提速、产业提质、发展提效上,“立”要体现在产业项目落下来、经营主体强起来、优势产业聚起来上,在稳增长提质效、快转型强升级、激活力增动能、抓统筹惠民生、守底线保安全5个方面下实功、出实招、见实效,奋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要稳增长提质效。要在稳投资提质效上攻坚突破,在提升政府投资质效、优化投资结构、提升项目质效上下功夫,实现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要在稳消费挖潜能上攻坚突破,抓好统筹布局,升级城市消费、挖掘农村消费、稳住传统消费、拓展新型消费,抓实住房、汽车、家电和电子产品等重点领域消费。要在稳出口扩外贸上攻坚突破,持续培引外向型企业、优化贸易结构、深化贸易方式、做大边民互市,不断推动全州进出口贸易优结构、提质量。

  二要快转型强升级。要以科技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按照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优势产业链集群发展、传统产业提质升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要以园区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强化产业承载力、竞争力,提升园区辐射力。要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

  三要激活力增动能。要向沿边开放要活力,全力打通面向东盟的重要通道,加快沿边产业园区建设,持续推进口岸设施、运输方式、贸易方式、贸易商品、交易市场“五个转型升级”,走好具有红河标识的“口岸腹地一体化”发展路径,探索实施“一企两国两厂”跨境产能模式。要向经营主体要动力,持续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入实施国企转型发展“八个专项行动”,总结完善“政企面对面”活动,使之成为我州招商的重要平台和营商的“金字招牌”。要向招商营商要效力,以落实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为主线,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把税收量、就业量、技术量作为前置条件,围绕龙头企业、关键项目、核心业态招大引强,做实项目洽谈、签约、落地及跟踪“全生命周期服务”。

  四要抓统筹惠民生。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推广好联农带农模式,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强化产业就业帮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补齐农民收入短板,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要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深入实施稳就业促发展惠民生20条措施,积极推广使用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人才对接联络机制,保持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要推动民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教育、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当好“编外校长”“编外院长”,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进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五要守底线保安全。要守住经济发展底线,做到讲政治、明大势、顾大局,人人身上都有责任、人人肩上都有任务,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不当评论家。要守住粮食和耕地安全底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要守住生态环境保护底线,全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细化落实好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等“8件大事”,加快推进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要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坚持“一地一策、一企一策、一债一策”分类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领导,对标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抓落实”重要指示,答好“五道思考题”,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不折不扣抓落实,锚定主要经济指标,看准了就大胆地干、坚决地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把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委、州委工作要求体现到具体的发展成效上。要雷厉风行抓落实,以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态度,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谋划、招引、落地、投产一批有重大影响力的支撑性项目,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求真务实抓落实,深化作风革命、效能革命,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当好“施工队长”,扑下身子抓落实,真正用发展和安全结果说话,以度电增加值、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均税收论英雄。要敢作善为抓落实,冲着问题去、冲着困难上、冲着目标干,提高学政策懂政策用政策的能力,对每一项工作都形成闭环,一步一个脚印抓出成效;树立敢作善为、担当实干的用人导向,认真贯彻执行云南省容错纠错办法,加强经济宣传和舆论引导,增强市场对红河发展的信心。

  州委常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领导班子成员和党组成员,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州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红河学院负责同志等出席会议。

  各县市、州级有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议。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县市设分会场参会。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