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工作动态

  • 索引号: zscjdglj/2025-0015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9-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织密边境药品安全防护网 筑牢边民生命健康防线

红河州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线长达848公里,辖区内绿春、金平、河口等3县直接与邻国毗邻,药品跨境往来渠道多元化,药品安全监管是边境线上的特殊挑战。红河州市场监管部门构建边境内外防控网,保障了药品安全和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一是齐抓共管,深化行刑衔接有合力。红河州市场监管部门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内部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外部强化与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的“横向协同”,推动信息共享、情况通报、案件移送、案件协作、执法保障等机制建设,形成打击药品违法犯罪的工作合力。通过开展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药剑”联合行动、药品经营环节“清源”专项行动、联合检查等,加强对边境集市、旅游景区、边境乡村的监督检查。

二是严格执法,依法监管执法有温度。在边境监管执法中,市场监管部门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针对涉及外籍人员的案件,聘请专业翻译,全程细致告知、讯问当事人,从案件调查、行政处罚、自由裁量等各个环节,严格保障其合法权益。对案件事实、证据、程序、法律适用等进行全面审查,兼顾涉案境外假劣药的数量、销售范围、主观过错程度、违法行为持续时间等违法违规情节,综合评估案件危害程度,制定差异化处罚方案,既彰显法律威严,又体现执法温度,共查办未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非法销售境外药品8件。

三是深挖案源,打击违法行为保安全。为从源头遏制边境非法药品流通,红河州打破传统边境监管中“坐等线索”的被动局面,通过投诉举报中心转办、“线上 + 线下”举报,获取案源;针对“中国-越南”交易场所、集市等重点场所的可疑药品进行抽样送检和药品认定,对不合格药品及时处理;公安机关、检察院、市场监管部门相互移交案源,实现案件线索来源的多元化、精准化,全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向公安移送云南白药创可贴(假药)案件23件,公安机关移交行政案件21件。

四是社会共治,群众监督防控有力度。红河州市场监管部门组建宣传小分队,深入河口县、金平县、绿春县边境沿线社区、村寨及越南籍商户集中区域,用“普通话+越南语+哈尼语+彝族语”,开展“一对一”入户宣传,发放中越双语版《药品经营合规指南》《非法入境药品法律风险告知书》等宣传资料,讲解中国药品经营管理法规、进口药材备案流程、假劣药品识别标准、非法销售境外未经批准药品的法律后果等,引导商户自觉规范经营行为。同时,用少数民族语言送法入户,向本地群众讲解家庭过期药品的危害性及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药品质量监督,积极举报,提供案件线索,提高公众对假药的辨识能力和防范意识,营造“人人参与药品安全治理”氛围。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