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 索引号: zscjdglj/2025-0014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8-2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组建“食安康”志愿服务队 打造食品安全共治新样板
红河州创新构建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机制,组建“食安康”食品安全志愿服务队13支700余人,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成为全州食品安全工作的新名片。
创新参与机制,激活多元治理活力。红河州打破传统治理模式,拓宽志愿者选拔范围,不仅涵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大中专院校、新闻媒体、社区(村委会)及离退休人员,更创新吸纳网约配送员(特别是党员网约配送员)加入,要求每个县市志愿服务队中网约配送员不低于5名。这一举措让熟悉基层业态的“移动哨兵”成为食品安全监督的重要力量,通过“随手拍、随手报”等灵活形式,实现监管触角向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延伸。
聚焦精准服务,筑牢安全防护屏障。志愿服务队紧扣群众需求与监管重点,开展系列务实行动:针对农村地区高发的有毒野生菌、草乌附子中毒等风险,深入村寨开展科普宣讲;为食品经营小店提供“一对一”指导,协助建立临期食品管理机制;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收集违法违规线索并协助核查,同时及时反馈群众对监管工作的意见建议,形成“宣传—监督—反馈”闭环。
健全长效机制,巩固共治成效。志愿服务队实行规范化管理,由县市食安办统一审核、颁发聘书,志愿者同时担任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聘期2年,可续聘或动态调整,确保服务的持续性与专业性。截至目前,志愿服务队已开展农村集体聚餐风险防控宣传200余场次,协助排查食品安全隐患130余处,推动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80余个,有效防范了较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持续提升。
红河州“食安康”志愿服务队的组建,既拓宽了食品安全监管的“神经末梢”,又搭建了政府与群众的“连心桥”,为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红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