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 索引号: zswj/2025-0000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2-2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关于2024年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的报告
根据《关于推动职能部门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实施方案》(红环发〔2023〕188 号)文件要求,现将2024年州商务局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履行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履行情况
(一)加强成品油流通行业监管。
一是完善成品油零售网点布局,设立、迁建加油站点严格按照《红河州成品油零售体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执行。二是加强行业日常督查检查。结合“双随机、一公开”年度检查和驻县督导,先后10轮200余人次下沉县市,检查指导40多家成品油零售企业,推动排查安全隐患16条,下发整改意见清单3份,切实提高加油站风险隐患排查整改质量。组织开展两轮行业领域汛期地质灾害检查,共排查加油站202座,完成问题整改55个。三是配合做好油气回收工作。持续强化对全州加油站油气回收工作的检查,督促加油站根据环保部门的要求及时更新老旧油气回收设备,减少环境污染。全年检查过程中未排查出大气污染问题的加油站。
(二)扎实开展成品油流通市场专项整治行动。
制定印发《红河州成品油流通市场管理常态化工作机制》,建立情报信息互通、监管巡查、闭环管理等制度,构建一套有部署、有督查、有奖惩的工作机制和完整链条,以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成品油行为。牵头组织协调州交通运输局、州应急管理局、州市场监管局、州税务局、州公安局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有序开展全州成品油流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成立工作组对13县(市)开展成品油流通市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挂包指导,促进成品油流通市场安全有序发展。2024年1月起至今,通过各县(市)成品油流通市场联席会议制度办公室、州级成员单位,共计查处涉油案件18起,追缴税款及罚金728.58万元,涉无危化证经营案件罚款金额12.38万元,罚没非法油品近25.91吨。
(三)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下发《红河州商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商务领域经营者使用、报告一次性塑料制品有关工作的通知》,加强对县市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指导,并结合红河州发展实际,要求各县市对已在平台注册企业加强督促指导,按时按质填报数据,以便更好地掌握、分析当地商贸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情况。二是强化宣传引导。鼓励商场、超市、餐饮等企业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引导企业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袋等替代产品。加强对商品零售场所、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和商贸物流企业的管理,督促其落实主体责任,鼓励企业使用可循环、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减少过度包装。
(四)加强粮食节约增效。
一是开展反食品浪费宣传。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重要批示精神和反食品浪费法有关要求,引导广大餐饮企业开展“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主题宣传活动,通过在餐饮场所张贴宣传标语、播放宣传视频、开展点餐提示向餐饮经营单位发放《厉行节约 反对浪费——制止餐饮浪费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强化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消费理念,持续倡导绿色、健康、节俭的生活方式。2024年以来,督促指导餐饮服务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42次,监督检查餐饮服务经营者37次,发现未进行制止餐饮浪费宣传的1家、未主动对消费者进行防止食品浪费提示提醒的2家,开展媒体宣传报道1次,公布典型案例3次。二是强化行业自律。发挥各级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宴席节约服务规范》(国家标准)、《云南绿色餐饮建设运营指南》的宣贯力度。在餐饮名店、名品等评选认定和对各类消费促进活动给予政策扶持时,将是否制定反餐饮浪费相关措施和落实具体要求,作为重要的考量条件。举办餐饮节庆等促消费活动中,严格落实制止餐饮浪费主体责任,加强现场管理,强化行业自律。三是加强餐饮浪费监测。与州发展改革委联合制发《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红河州商务局关于开展食品浪费抽样调查的通知》,组织各县市发展改革局、商务部门组织本地区餐饮行业协会、环保公益组织等,按《餐饮浪费抽样调查方案(试行)》,对蒙自的50余家城市餐饮经营者开展餐饮浪费抽样调查,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基层组织向本地区居民发放居民食品浪费情况调查问卷,动员居民广泛参与,参与问卷调查的居民1000余人。
(五)加强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管理。
对照《商务部等9部门健全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建设工作指南(试行)》,指导红河州再生资源企业、家电销售及回收企业开展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典型企业申报工作。截至目前,红河州共有弥勒尚品家购物中心有限公司、蒙自百盛商贸有限公司、蒙自尚品家购物中心有限公司三户企业提交申报材料,经初审后报省商务厅审核逐级推荐上报。
(六)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一是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全面启动汽车报废更新和置换更新补贴申请程序,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以旧换新,引导消费者登录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或微信“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云南省商务厅”公众号了解补贴政策、提交补贴申请,以换购补贴、让利促销双重加码,叠加效应给予市场直接刺激作用。2024年,全州共完成汽车报废更新2699辆,带动消费2.26亿元,补贴金额0.48亿元;汽车置换更新8557辆,带动消费9.94亿元,补贴金额1.34亿元。1—12月,全州限额以上单位新能源汽车类商品零售同比增长13.5%。二是鼓励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组织13县市家电家居企业281户456个门店参与报名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通过支持家电销售企业联合生产企业、回收企业开展以旧换新、鼓励家电销售企业打折让利,对购买绿色智能家电给予补贴,引导金融机构对废旧家电以旧换新企业给予融资支持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集中促销活动。2024年,全州家电家居以旧换新核销83241笔,补贴金额6607.7万元,拉动消费3.6亿元。三是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环保。将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工作与安全隐患全链条专项整治工作相结合,明确商务、工信、公安、环保、市监、消防等部门职责,筛选组织103家自行车企业参与以旧换新活动。优化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流程,开展交旧、购新、补贴“一站式”服务试点;支持电动自行车销售企业与生产企业、回收企业联合开展以旧换新,对消费者给予叠加优惠。2024年,全州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核销3861笔,补贴金额193.1万元,拉动消费1159.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企业经营人员安全意识、环保意识较差,尚未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视角加以认知,特别是对废旧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发展缺乏系统性、整体战略考量,缺少对其回收体系、拆解体系、再生利用体系等产业环节的整体规划与设计。
二是商务部门对环保领域无具体执法权,且对专业的环保设施具体操作、使用并不熟悉,有时对企业的检查仅起到提醒作用。
三是资源节约宣传不够全面深入。商务领域范围广、企业较多,面向企业宣教难以面面俱到,宣教方式也局限于传统的走访宣传和督导检查。
三、下一步打算及工作建议
2025年,我局将继续按照省、州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升履职意识和能力。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领域法律法规和常识宣传,组织商务系统干部学习《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云南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生态环境行为十条规范》, 持续利用新媒体平台,在全州商务系统广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营造“环境保护 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持续推进商务领域生态保护重点工作。结合生态环境部门要求,坚持开展商贸和成品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检查,加强日常巡查检查,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强对加油站等重点场所的监管,对发现的生态环境违法线索及时交办,建立台账限时整改,做到问题可追溯、能闭环,持续推动成品油领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
(三)不断创新丰富资源节约宣传工作。结合商务系统职能,采取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资源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加强资源节约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换新+回收”等新模式发展,支持耐用消费品生产、销售企业建立逆向物流体系或与专业回收企业合作,确保废旧消费品有人换、有人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