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司法
- 索引号: zgaj/2025-0003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公安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4-25
- 时效性: 有效
为民务实新“枫警” “五小工程”惠民生
农历三月,大地回春,繁花似锦。在红河州河口县桥头乡,壮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三月三”。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彩蛋祭祀先祖,青年男女通过山歌传情,一切显得热闹而又浪漫。桥头是一个边境多民族乡,让群众生活和谐、安宁、幸福是桥头边境派出所民辅警始终如一的追求。近年来,红河边境管理支队桥头边境派出所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红色阵地”党建品牌建设为牵引,深化“云上‘枫警’”警务团队建设,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警务新模式,激活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护航群众平安幸福新生活。
“破小案”积累“大平安”
3月12日,桥头边境派出所接到辖区群众报案称,其停放在家门口的摩托车被盗,请求民警帮助寻回。接警后,办案队民警立即对案发区域进行细致勘查,成功抓获1名嫌疑人,追回被盗摩托车1辆,为群众挽回损失2000余元。
桥头边境派出所积极转变工作观念,始终把影响群众安全感的多发性小案件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坚决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群众的安全。
“办小事”汇聚“大成效”
“每天我们放学的时候都能看到警察叔叔在学校门口维持秩序,放学路上也能看到警车,我觉得很安心,警察叔叔辛苦啦。这是我们画的画,希望你们喜欢。”这是桥头边境派出所1月10日开展“警营开放日”活动时,桥头中心小学的学生对民警说的话,描述的正是民警们日常开展“护学岗”工作时的场景。
桥头边境派出所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展“五防”宣传、深化“护学岗”等工作作为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内容,不断推动平安村寨、平安边境建设,提升群众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
“解小忧”赢得“大民心”
今年2月,民警在开展走访时了解到熊某与马某因土地种植问题发生了矛盾,双方谁也不愿让步。桥头边境派出所民警主动对接村委会前往二人家中进行联合调解,促使二人握手言和。
桥头边境派出所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推动成立“桥头乡法律援助中心”“矛盾纠纷联合调处中心”,健全“派出所+司法+法庭+综治+N”多元化矛盾纠纷联排、联调、联处机制,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协同发力。今年以来全面深入排查摸排各类矛盾纠纷,成功调解45起,不断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
“帮小忙”传递“大温暖”
“梁警官,我家门口有个娃娃一直在哭,说找不到妈妈了,麻烦你们来帮忙找一下娃娃家属。”接到村民求助后,民警迅速赶到现场,安抚男孩的同时,民警利用村小组微信群得知男孩家住老卡寨村,家人待男孩熟睡后外出办事,家中大门未上锁,其间男孩醒后独自外出找寻家人。民警将男孩送回家中后,男孩父母说:“真的太感谢警察同志了,要不是你们,娃娃指不定要出什么意外了!”
“好!好!好!派出所民警陪我去我就去!”3月27日,桥头边境派出所民警在开展日常入户走访工作时,桥头村村民张某向民警反映,其父亲今年已有87岁高龄,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症,但是拒绝服药治疗,坚决不接受家属将其送院治疗,并声称只有在派出所民警的陪同下才愿意入院接受治疗。了解情况后,桥头边境派出所的民警上门与老人进行沟通,并全程陪同,协助家属将老人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桥头边境派出所深刻理解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核心价值理念,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努力建立“警爱民、民拥警、警为民、民助警”的新型警民关系。
“惠小利”促进“大满意”
桥头边境派出所积极推行系列便民举措,优化边民证办理流程,通过村民小组微信群就证件办理政策、外籍人员停居留服务管理等问题提供咨询61次,解决群众困难问题5个,帮助34名群众解决户口问题。赶集日,服务窗口全天候开门为群众办理业务,对辖区不方便到所办理业务的特殊群众,主动上门服务,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深,从一点一滴的小实惠、小便利做起,用真心服务群众、用真情温暖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