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gxhzslhs/2025-0000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5-09-1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州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48号提案的续办续复

周少辉、高永和、白忠平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红河州野生菌产业的建议》第148号提案,已于2024年10月转交我单位研究处理,办理结果为B类。按照州委、州政府、州政协关于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有关要求,今年我单位对该提案进行了继续办理,现将续办情况答复如下:

一、你们提出“关于加强宣传,规范采摘。相关部门应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采摘野生菌的方法,首先使广大菌农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野生菌主产区建水、石屏、红河、屏边等地建立资源保护区或保育促繁基地,注重野生菌的繁育保护。同时,提升野生菌检验检测能力,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

三位委员所提这一建议,对于我州野生食用菌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近年来,我们结合州域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全州野生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基地布局和发展。鼓励农户将林地经营权交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承包,实施封山保育、人工促繁等措施,促进“林权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靠分红”,实现野生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保育扩繁,近年来,在建水李浩寨三尖山实施了野生食用菌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在石屏县龙朋镇老黑山、石屏县龙朋镇老石冲、建水县甸尾乡高楼寨村委会、黑箐村委会大黑山等地相继建设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5个,保育(促繁)面积达7400余亩,品种10余个,年平均增产3%—15%。在野生菌主产区培训农户2000余人次。2025年组织相关企业申报“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扶持项目”——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项目2个,总投资416万元,申请省级财政补助资金60万元。目前,该申报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林草、农业农村、主产区乡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推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保育(促繁)基地建设,推动野生食用菌繁殖林区得到更好的保护,保障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性。鼓励支持野生食用菌企业(合作社)设立检测(实验)室,配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野生食用菌的检测能力。

二、你们提出“邀请菌类专家定期开展野生菌实地教学培训。讲授包山养菌和保育促繁专业及如何识别野生菌等内容,指导菌农通过科学人工技术干预,促进野生菌在最佳时令出菌和高效繁殖,提高产量和品质。加强野生菌驯化研究,储备具有栽培推广潜力的优良菌种资源”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积极采取产教融合、建立专家组等方式,做好食用菌产业的指导服务工作。2023年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组和专家组,涵盖食用菌种植企业负责人、高校专家等专业人才。先后组织参加省、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业务培训5批次。邀请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红河学院有关专家深入基地指导服务,红河学院派出专家组常驻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25年,建水甸尾乡建成“普莉姐野生菌科普基地”,教培室2间,为中小学生、农户等提供野生食用菌科普教育。屏边县积极推行“村级公司(合作社)+管护公司+基地”标准化种植模式,发展榆黄菇、北风菌、虎掌菌、赤松茸等林下食用菌产业基地4个,初期种植面积100余亩。红河县大力支持农户利用林下、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庭院等场地年种植食用菌300亩以上。金平县勐拉乡在橡胶林下种植黑皮鸡枞40个大棚,金平县诺玛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社员种植林下黑木耳等近100亩。石屏县龙武镇峨爽村林下种植羊肚菌200余亩。石屏县发展林菌复合经营14.2万亩,实现年产量1885吨,发展包山育菌户1200户,培育野生菌初加工企业5户,实现林产品采集加工产值11025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各方教培资源,对食用菌从业者进行范围更广的培训,培育专业化食用菌种植技术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

三、你们提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强化政策扶持,整合相关资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发展,培育一批产品品质佳、当地有名气的野生产品加工企业,提升红河州野生菌在全省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的建议

三位委员所提这一建议,也是我们当前工作努力的方向。一是培育市场主体。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我们培育和引进了红河家睿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元阳县逢耳农业科技开发农场、红河乐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种植规模较大、示范带动明显的食用菌市场主体20余个。累计领办创办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50个,带动农户近1000户。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和“两类”基地建设。近年来,州级财政在十分困难条件下,安排食用菌产业发展财政资金70万元,带动投资1600万元。2025年组织相关企业申报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政策扶持资金项目11个,共计投资2541万元,申报省级财政奖补资金530万元。目前,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2个项目已完成专家评审;食用菌产业标准体系建设类(有机产品)6个34项,170万元资金已补助到位。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全州食用菌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品牌建设。树牢食用菌品牌意识,丰富品牌内涵,推动食用菌产品转化为美食产品、旅游商品,大力推进地理标志品牌建设。我州“青头菌”“干巴菌”“鸡枞”“牛肝菌”等品种连续三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注册了“普莉姐”“南滇山珍”等商标。指导申报“个旧老厂野生菌”“石屏龙朋干巴菌”等地理标志商标,通过“地理标志+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提升品牌辨识度和市场溢价能力。近年来,我们累计争取云南省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项目扶持资金250万元,对全州50项获得有机产品认证的食用菌品种进行了奖补。

四、你们提出“结合生态旅游,打造完整产业链。利用红河州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将野生菌这一绿色天然食品与民俗体验、生态旅行、科普教育相结合,发掘、传承、弘扬具有红河特色的‘菌文化,制作特色鲜明的野生菌产业系列宣传片,开设公众号,在各大多媒体平台投放增加流量,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开展各类野生菌文化节、博览会、交易会等,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建立起种植、采摘、加工、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生产、加工、物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产业示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

该建议为我们以后打造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提供了思路。近年来,我们组织相关野生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先后分别参加了南博会、第四届中国新疆特色产品博览会(广州市)、第五届长三角文博会、2023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云南省“餐博会”“三物融合、三产协同”引领云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全省野生菌食用菌保育促繁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班暨食用菌产品展示展销会等,不断强化红河州食用菌品牌的营运推介,挖掘品牌文化底蕴,讲好食用菌品牌故事。石屏县龙朋镇连续10年举办野生菌文化节,深挖菌旅融合潜力,促进了农文旅消费升级,将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石屏县龙韵养生谷,开设野生菌采摘体验地,打造农旅融合特色品牌,促进食用菌产业经济良性发展。个旧市亿鸣供应链有限公司建成集采摘体验、产品开发销售、科普为一体的黑皮鸡枞产业基地,取得较好社会反响。

当前,我州野生食用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尚处起步阶段。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食用菌种植业、加工业、农文旅融合发展,促进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动开展“野生菌”文化节和组织参加省内外各种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等活动,齐心协力建设全州食用菌产业文化,不断提高全州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食用菌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氛围。

再次感谢三位委员对我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及州供销联社的关心与支持,并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5年9月10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