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
- 索引号: 000014348/2017-0879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7-12-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2017年1-10月规上工业用能情况简析
为实现红河州“十三五”节能考核目标,我州承接“十二五”节能的好基础,不断加大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严控能耗总量,全州节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1-10月,红河州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总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增速减缓。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908.2万吨标煤(等价热值,下同),同比增长1.4%,增速比1-9月提高0.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前提下,红河州2017年1-10月万元增加值能耗大幅度下降10.7%。由于我州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高达80%以上,对万元GDP能耗的下降将形成很强的拉动,因此,本文针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1-10的能源消费情况简析如下:
一、规上工业能源消耗特点
(一)能源消耗不足,万元增加值能耗较快下降。一方面2017年1-10月,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全州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烟厂)能源消费量同比仅增长1.4%。另一方面,由于以晴集团、鑫顺祥等一批低能耗、高产出的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对工业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促使我州规模以上工业1-10月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13.6 %。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我州1-10月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
(二)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的终端消费量增长缓慢。经初步统计2017年1-10月煤、电两大主要消费品种的终端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速不高,具体情况如下:原煤终端消费量为469.4万吨,同比增长7.1%;电力消费总量为1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取代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成为第三大耗能行业。1-10月,我州有色冶炼、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个行业是能源消费的主力军,三个行业能源消费量为717.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80%,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冶炼业能源消费量为322.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7%;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为294.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费量为99.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4%。由于钢材市场低迷,我州黑色金属冶炼行业1-10月能耗量为82.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行业能耗总量退居第四位。
二、规上工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煤占能源消费结构比重依然较大,增长较快。1-10月,我州终端能源消费中,原煤仍占全部能源终端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其增幅达7.1%;如果把原煤的加工转换投入量计算在内,那么1-10月我州规上工业原煤消费量同比增长高达14.6%。原煤消费在今年内如果一直维持快速增长, 那么2017年全州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能将比2016年上升,从而对2017年绿色发展指数的计算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原煤的主要终端消费企业有: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266.5万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34.5万吨、红河锦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1.5万吨、拉法基瑞安(红河)水泥有限公司19.7万吨。原煤的主要加工转换消费企业有: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140.4万吨、泸西县昌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7.2万吨、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50.6万吨、云南大唐国际红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9.7万吨、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48.4万吨。上述9户企业原煤消费量占全部规上工业原煤消费量的77.7%,是今年后两个月降低原煤消费量的重点可挖潜企业。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对规上能耗增长拉动不足。全州规上六大高耗能行业1-10月能耗为848.9万吨标煤,同比仅增长0.9%,这是导致1-10月我州规上工业能耗增长缓慢的直接因素。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炼焦行业1-10月能耗84.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6.7%,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1.5个百分点。加之其他行业能耗增幅不高,导致1-10月规上工业能耗仅增长1.4%。
(三)重点县市能耗增幅普遍偏低,有的县市甚至出现大幅下降。2017年1-10月,7个重点县市规上工业能耗增幅如下:泸西下降28.8%、蒙自下降14.4%、石屏增长1.5%,个旧增长1.5%、建水增长6.1%、弥勒增长7.6%、开远增长10.1%。重点县市用能不足,导致全州规上能耗增长乏力。
三、进一步做好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双控”,但就今年1-10看,全州规上工业能耗增幅仅为1.4%,一方面说明今年能耗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州规上工业的节能举措正在为全社会节能目标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推动工业节能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为此建议:
(一)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各板块工业能源消费的监测预警,继续强化各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狠抓贯彻落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营造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二)加强能耗监测,指导企业合理用能。云南省今年下达红河州的全社会能耗增量控制指标是87万吨标煤,但我州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明显不足,据省统计局能源处反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州全社会能耗增量仅为27.8万吨标煤,主要原因是规上工业1-9月能耗增量仅有25.5万吨标煤(规上工业1-10月能耗增量也仅有36.1万吨标煤)。由于规上工业能耗增量小,致使前三季度我州全社会能耗总量仅增长2.9%,但我州前三季度GDP增长达10.9%,因此我州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7.22%,而云南省今年下达红河州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是3.2%。因此,在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的能耗监测,敦促和指导企业尽量合理释放产能,一方面更好地支撑四季度全州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用好用足今年的去社会能耗增量控制指标。
(三)找准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从源头管控能源消费总量和调整结构,科学谋划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加速产品升级,加大工艺改造,降低能耗水平,抑制能耗回升。同时,进一步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在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同时,应扩大其他产业规模,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不断推动红河州产业结构向更高端推进。
(四)努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当前,原煤消费占比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通过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天然气、电力、生物燃料等清洁能源比重,努力降低原煤消费比重,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党政同考的重要考核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为实现红河州“十三五”节能考核目标,我州承接“十二五”节能的好基础,不断加大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过剩产能,严控能耗总量,全州节能工作取得一定成效。2017年1-10月,红河州全社会能源消费量总体呈现低位运行态势,增速减缓。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1-10月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为908.2万吨标煤(等价热值,下同),同比增长1.4%,增速比1-9月提高0.6个百分点。在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增速放缓的前提下,红河州2017年1-10月万元增加值能耗大幅度下降10.7%。由于我州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占全社会能耗比重高达80%以上,对万元GDP能耗的下降将形成很强的拉动,因此,本文针对全州规模以上工业1-10的能源消费情况简析如下:
一、规上工业能源消耗特点
(一)能源消耗不足,万元增加值能耗较快下降。一方面2017年1-10月,由于六大高耗能行业的经济复苏缓慢,导致全州3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含烟厂)能源消费量同比仅增长1.4%。另一方面,由于以晴集团、鑫顺祥等一批低能耗、高产出的企业进一步释放产能,对工业经济形成强有力的支撑,促使我州规模以上工业1-10月增加值同比增长高达13.6 %。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我州1-10月规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0.7%。
(二)主要能源消费品种的终端消费量增长缓慢。经初步统计2017年1-10月煤、电两大主要消费品种的终端消费量均有不同程度增长,但增速不高,具体情况如下:原煤终端消费量为469.4万吨,同比增长7.1%;电力消费总量为151.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
(三)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取代黑色金属冶炼行业成为第三大耗能行业。1-10月,我州有色冶炼、化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个行业是能源消费的主力军,三个行业能源消费量为717.6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2.1%,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总量的80%,拉动规上工业能耗增长1.6个百分点。其中,有色冶炼业能源消费量为322.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7%;化工行业能源消费量为294.8万吨标煤,同比增长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能源消费量为99.9万吨标煤,同比增长0.4%。由于钢材市场低迷,我州黑色金属冶炼行业1-10月能耗量为82.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3.5%,黑色金属冶炼行业能耗总量退居第四位。
二、规上工业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原煤占能源消费结构比重依然较大,增长较快。1-10月,我州终端能源消费中,原煤仍占全部能源终端消费量的一半以上,并且其增幅达7.1%;如果把原煤的加工转换投入量计算在内,那么1-10月我州规上工业原煤消费量同比增长高达14.6%。原煤消费在今年内如果一直维持快速增长, 那么2017年全州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可能将比2016年上升,从而对2017年绿色发展指数的计算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原煤的主要终端消费企业有: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266.5万吨、云南云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红磷分公司34.5万吨、红河锦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1.5万吨、拉法基瑞安(红河)水泥有限公司19.7万吨。原煤的主要加工转换消费企业有:国电开远发电有限公司140.4万吨、泸西县昌顺煤业有限责任公司67.2万吨、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50.6万吨、云南大唐国际红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49.7万吨、云南解化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解化化工分公司48.4万吨。上述9户企业原煤消费量占全部规上工业原煤消费量的77.7%,是今年后两个月降低原煤消费量的重点可挖潜企业。
(二)六大高耗能行业对规上能耗增长拉动不足。全州规上六大高耗能行业1-10月能耗为848.9万吨标煤,同比仅增长0.9%,这是导致1-10月我州规上工业能耗增长缓慢的直接因素。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黑色金属冶炼和炼焦行业1-10月能耗84.1万吨标煤,同比下降16.7%,拉动规上工业能耗下降1.5个百分点。加之其他行业能耗增幅不高,导致1-10月规上工业能耗仅增长1.4%。
(三)重点县市能耗增幅普遍偏低,有的县市甚至出现大幅下降。2017年1-10月,7个重点县市规上工业能耗增幅如下:泸西下降28.8%、蒙自下降14.4%、石屏增长1.5%,个旧增长1.5%、建水增长6.1%、弥勒增长7.6%、开远增长10.1%。重点县市用能不足,导致全州规上能耗增长乏力。
三、进一步做好节能工作的几点建议与措施
“十三五”时期,国家将进一步强化对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双控”,但就今年1-10看,全州规上工业能耗增幅仅为1.4%,一方面说明今年能耗控制的难度相对较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州规上工业的节能举措正在为全社会节能目标的完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但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进一步推动工业节能工作仍面临不少问题。为此建议:
(一)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对各板块工业能源消费的监测预警,继续强化各级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要继续强化节能目标责任考核,狠抓贯彻落实,对重点行业和重点耗能企业进行重点监控。营造节能降耗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工作。
(二)加强能耗监测,指导企业合理用能。云南省今年下达红河州的全社会能耗增量控制指标是87万吨标煤,但我州前三季度能源消费明显不足,据省统计局能源处反馈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州全社会能耗增量仅为27.8万吨标煤,主要原因是规上工业1-9月能耗增量仅有25.5万吨标煤(规上工业1-10月能耗增量也仅有36.1万吨标煤)。由于规上工业能耗增量小,致使前三季度我州全社会能耗总量仅增长2.9%,但我州前三季度GDP增长达10.9%,因此我州前三季度万元GDP能耗大幅下降7.22%,而云南省今年下达红河州的万元GDP能耗下降目标是3.2%。因此,在今年最后两个月的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的能耗监测,敦促和指导企业尽量合理释放产能,一方面更好地支撑四季度全州的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用好用足今年的去社会能耗增量控制指标。
(三)找准突破口,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做好节能降耗工作,从源头管控能源消费总量和调整结构,科学谋划相关产业的发展政策,积极创造条件,加速产品升级,加大工艺改造,降低能耗水平,抑制能耗回升。同时,进一步推进落后产能的淘汰工作,在严格限制高耗能产业发展同时,应扩大其他产业规模,逐步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比重,不断推动红河州产业结构向更高端推进。
(四)努力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不断优化能源供给结构。当前,原煤消费占比仍有一定的下降空间,通过大力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天然气、电力、生物燃料等清洁能源比重,努力降低原煤消费比重,促进能源消费结构多元化,为“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两个党政同考的重要考核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