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数据资讯

  • 索引号: 000014348/2018-0553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5-0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一季度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今年来,红河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两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年初州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扎实抓好经济建设各项举措的落实,大力推进全州经济健康持续平稳发展,一季度全州经济运行实现开门红。

  今年一季度,全州共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27.56亿元,总量居昆明、曲靖之后,位列全省第三位。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10.7%,增速居全省第四位,较全国的6.8%、全省的9.3%分别高出3.9个、1.4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7亿元,增长5.2%,增速较全国的3.2%、全省的5.1%分别高出2个、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57.18亿元,增长14.2%,增速较全国的6.3%、全省的11.2%分别高出7.9个、3个百分点,其中,全部工业增加值126.15亿元,增长14.2%,增速较全国的6.5%、全省的11.7%分别高出7.7个、2.5个百分点;建筑业完成增加值31.08亿元,同比增长14.5%,增速较全国的5.4%、全省的10%分别高出9.1个、4.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140.68亿元,增长7.8%,增速较全国的7.5%高0.3个百分点,较全省的8.2%低0.4个百分点。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26.44亿元,占全州生产总值比重的38.6%,增长12.4%。

  一、一季度全州经济运行特点

  (一)农业生产平稳发展

  随着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深入实施,高原特色农业建设稳步推进,全州农业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一季度全州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44亿元,同比增长5.3%,较上年同期提高0.9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30.23亿元,同比增长5.2%,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其中,种植、林、畜牧、渔业及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21.9%、6.7%、65.1%、4.6%、1.8%。

    主要农产品生产情况:蔬菜产量达79.03万吨,同比增长4.6 %;肉类总产量31.55万吨,同比增长4.8%。

  (二)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全州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非烟工业加快发展,新增量拉动效果明显。1月-3月,非烟工业增加值增长25.9%,拉动全州规上工业增加值15.93%;去年纳规66户规上工业企业增量贡献较大,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个百分点。受规上工业增加值较快增长带动,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长7.9%,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烟草制品业恢复性增长,一季度增长1.4%,较去年提高0.5个百分点。电力行业增幅回升,红河供电局和州内3家火电企业增速较高,几家风力发电企业增长较快。重点企业和县市支撑作用明显,以晴集团、惠科集团、红钢、小龙潭矿务局等重点企业生产较去年同期有较大增长,蒙自、开远、弥勒、建水等重点县市已经达到或超过预定目标,有力支撑全州工业较快增长。

  企业效益有效改善。1月-2月,全州34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0亿元,同比增长20.4%;实现利润总额9.12亿元,同比增长26.2%;企业的亏损面为29.6%,较上年收窄2个百分点。

  (三)固定资产投资持续稳定增长

  全州一季度规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6%,较上年同期提升0.7个百分点。重点行业投资较快增长,其中,水利投资增长129.8%,交通投资增长79%,非电工业投资增长32.2%,教育投资增长29.3%。产业投资及民间投资增速及比重“双增长”,其中,产业投资达到161.53亿元,占全州总投资的37.2%,同比增长12.1%;民间投资达到158.1亿元,占总投资的36.4%,同比增长26.4%。综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25.7%,电力投资同比下降70.8%。受投资平稳增长拉动,全州一季度本地建筑业完成产值66.42亿元,同比增长22.8%,比上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四)消费品市场总体平稳

  一季度,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85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绝对值位居全省第三位,增速与保山、丽江、临沧一起并列全省第二位,实现开门红。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3.1亿元,同比增长15.7%,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42.7%。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2.62亿元,同比增长12%;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23亿元,同比增长13.2%。

  按消费类型分,实现餐饮收入15.96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商品零售收入84.89亿元,同比增长12.0%。

  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一季度全州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167.7%,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07.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完成2.86亿美元,同比增长192.2%,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5.1个百分点;进口完成5.4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5%,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86.1个百分点。

  (五)财政金融平稳运行

  一季度全州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76.91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48亿元(税收收入18.7亿元,非税收入9.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3%,其中,财政八项支出88.7亿元,同比增长13.2%。

  金融存贷余额同比增长8.7%,其中存款余额2042.08亿元,同比增长10.5%;各项贷款余额预计1277.47亿元,同比增长6%。

  (六)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一季度,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13元,增长8.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平均增速0.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93元,增长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0.4个百分点,与全省平均增速持平。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

  一季度全州经济运行虽然实现“开门红”,但同时存在不少问题及隐患,突出表现为:

  一是工业持续增长基础仍不牢固。云锡集团控股公司等部分重点企业经济增速仍在下降,上年纳规企业同期基数将大幅增加。二是投资持续稳定增长后续支撑不足。投资基数越来越大,要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困难加大;在库项目支撑力度不够,截至3月底,全州在建项目1868个,本年新开工项目324个,平均每月新开工项目只有108个,与上年平均每月新开工项目339个相比,滑落68个百分点,对投资增长后续支撑力度减弱;电力(同比下滑70.8%)、综合房地产(同比下滑25.7%)等重点行业投资大幅下滑,对全州投资增长带来制约;国家投资数据质量监控措施加强带来项目入库难度加大。三是三产受部分重点行业(企业)影响,导致发展不均衡,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财政八项支出对我州三产发展影响较大(2017年财政八项支出对应行业增加值占三产比重达36%以上,对三产增长贡献率接近30%),但今年财政八项支出增速下滑给保持三产较快增长带来制约;烟草批发销售回暖冀望不大,河口能投6月份高额基数的消化分解,直接影响今年内整个批发业不可能再出现上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三产其他行业虽然能够按预期推进,但比重小、拉动弱,整个三产持续增长受到限制。四是财政收支压力加大。主要表现为因“两烟”收入下滑而使税收收入增长乏力,非税收入占比过高,财政增收后劲不足,收支增幅逐步放缓。五是金融信贷政策面临新挑战。PPP项目融资、产业基金以及政府购买服务融资行为受财政部发文严格规范运作后,对各级适应政策调整、破解项目融资难题带来了新的挑战。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我州后三个季度经济运行能否在一季度“开门红”的基础上实现“稳走”,结合认真贯彻落实全州23项“稳增长”举措,建议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着力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引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抓手,在推进农业提质增效的同时,突出示范引领,加快北部国家级百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建设,做大做强云南(红河)花卉产业园,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强县及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建设,持续实施建水、弥勒、蒙自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广东温氏集团“300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聚力培育农产品精深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力争两年内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1:1,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将一产中所蕴藏的巨大经济量向二、三产行业转化释放,对全州GDP总量扩容及增长形成新的支撑亮点。

  二是着力打好工业经济攻坚战。以“两型三化”为方向,以培育绿色低碳等具有红河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壮大园区经济,振兴民营经济,提升县域经济,坚持“存量保存”和“增量拓展”并重,持续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强化工业经济运行服务保障,支持存量企业复产、达产、扩产;优化规上工业企业名录库,加大“新、特、精、专”企业扶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纳规升规工业企业50户以上;加快红云红河烟厂技改搬迁、云锡新生产线入园等工业转型升级项目建设,支持铂俊集团20万辆皮卡车和以晴、惠科电子产业园及新科汤姆逊电器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动“三区”电子产品、机械制造、锂电铜箔以及个旧云锡工艺、开远轻工业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工业总产值80亿元以上。

  三是着力促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按照“稳步发展传统三产,积极推进新兴三产”的思路,深入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智慧旅游,扎实推进“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不断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影响力,积极推动元阳哈尼梯田、建水西庄、红河水乡等14个省级以上特色小镇建设,实施哈尼梯田保护开放、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等重点旅游文化项目,做好建水、弥勒两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和蒙自、元阳、石屏三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以此推动批零住餐等传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大对上述行业的纳规、升规培训力度,完善并落实奖励政策,成熟一家纳规一家,力求做到应纳尽纳,以此推进第三产业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充;深入落实红河州现代服务业经济倍增计划,扎实开展“互联网+”、“物联网+”行动,全力推动现代金融、文化创意、电子商务等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着力抓好蒙自大物流园区、河口口岸国际商贸物流等项目建设,助推全州现代服务业逐步发展壮大。

  四是强化项目建设保障。全州各级各部门要想尽一切办法及时开工建设一批项目,特别是5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投资项目,这是确保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基础。建议州政府在二季度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新上项目开工仪式。州、县市发改及涉及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代码相关的部门,要加强责任意识及时提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统一代码,以此加速项目入库进度,这是实现全年投资任务的关键。围绕投资项目抓好统计监测。各级统计部门要加强与发改、工信、交通、住建等项目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抓好对投资项目的监测研判。要围绕投资目标挂图监测,对标对表,对数对库,准确反映,充分发挥统计职能作用。各级投资主管部门要围绕投资目标挂图作战,精准施策,补齐短板,并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各种举证材料,以便开工项目及时入库。

  五是认真抓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2018年开展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我州涉及调查37000多个法人单位(其中企业法人单位29000多个)、46500多个产业活动单位、16.3万户注册个体工商户(不含流动摊贩),事关摸清全州经济总量、查实2019年统一核算改革分行业增加值及GDP总量测定的支撑依据,涉及面广,任务艰巨,是一项繁杂、系统的政府性工程,整个普查2017年末启动,将横跨2017年-2019年3个年头,需要社会各界方方面面的关注、支持及参与,才能顺利实施。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