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
- 索引号: 000014348/2018-0554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5-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2017年畜牧业发展浅析
畜牧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州农业发展的支柱。发展好畜牧业生产是保障畜产品的有效供给,丰富居民膳食结构的重要途径,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2017年我州全力推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使全州畜牧业生产保持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
一、畜牧生产的情况及特点
(一)畜牧业总体生产情况。2017年,全州各级各部门不懈努力,畜牧业保持了健康发展,畜牧业实现总产值179.6亿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的46.9%,比上年增长6.5%,增加值103.8亿元,占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的45.4%,比上年增长6.3%。
(二)畜禽生产情况。2017年,肉猪出栏1039.3万头,比2016年增长8.1%,肉猪产量76.0万吨,增长2.6%;肉牛出栏65.3万头,增长15.8%,肉牛产量6.7万吨,增长3.1%;肉羊出栏100.0万只,增长20.1%,羊肉产量1.5万吨,增长7.7%;家禽出栏7418.0万只,增长18.9%,其中,鸡6353.7万只,禽肉产量10.3万吨,增长19.8%;牛奶产量5.7万吨,减少1.6%。
(三)畜禽饲养规模有所扩大。2017年末,生猪存栏638.4万头,比2016年同期增长4.6%,羊存栏139.7万只,增长8.5%,家禽存栏3429.3万只,增长7.3%;大牲畜存栏159.7万头,增长3.4%,其中,牛149.5万头,马2.0万头,驴1.3万头,骡7.0万头。
二、畜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州畜牧业发展总体保持了稳步增长的态势,但畜牧业经济发展中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地困难。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需要成片土地,而现行耕地保护政策,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限制了大块土地用于畜牧规模场地的建设;二是资金紧缺。现代畜牧业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的资金很多,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均加大了畜牧业生产的投入,但现阶段畜牧发展仍然是以养殖户投入为主,很难满足规模发展的需要,难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三是畜牧养殖成本上升,行业门槛加高。《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环境保护法》相继颁布实施,以及养殖粪污治理设施建设,使畜牧养殖企业需要增加投入,同时,运行监管增强,禁养区和限养区的划定,畜牧业进入门槛不断加高;四是缺乏相应的人力资源。现代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全系统标准化生产,需要技术全面的综合性“全科”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乡村一级基本没有;五是畜牧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生猪价格受市场供求规律影响,平均价格上限达到28元/公斤,最低在13元/公斤,同时受外部“禽流感”影响,家禽产品价格上半年持续回落,下半年才有所回升。
三、几点建议
我州畜牧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近一半,全州上下要努力保障畜牧产业的稳定发展,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我州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各级政府必须全力以赴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科学布局,合理规划。全州各级政府要严格按土地的承载能力规划好畜牧养殖区域,做好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畜禽粪污处理,注重畜牧产业项目的引进、资金的投入和畜牧专业人才的培养,把畜牧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协调发展、良性循环、科学高效的现代农业新型模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目前,红河州正在与广东温氏集团进行合作,其“公司+基地+养殖大户+农户”的新型养殖模式对于牲畜生产来说,已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全州各级政府应当重视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积极引进各种龙头企业,并加强与龙头企业的联系,对养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风险进行排查,出台详细的实施细则,让龙头企业进得来,留得住,促进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合作,提升农户抗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农户的双赢。
(三)加强疫情疾病监督控制。由于气候变化异常,畜禽的疫病种类较多,具有传染快,死亡率高的特点,加强畜禽饲养户的防范疫情的意识,落实预防措施,同时扶持和帮助养殖户改善饲养条件,及时预防疫情疾病的发生,做好畜禽生产发展最重要的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