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32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8-06
- 时效性: 有效
上半年红河州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今年以来,面对烟草生产销售疲软、财政收支及金融存贷增速收窄、部分服务行业经营不景气等不利因素,全州上下,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全省两会精神,紧紧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和“三张牌”的决策部署,着力推进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突出问题导向,各种举措有效应对,天天抓实、月月抓紧,促使全州经济运行呈现平稳增长态势。
初步测算,1-6月,全州实现生产总值682.83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9.74%,总量居昆明、曲靖之后,位列全省第三位。按可比价计算,较上年同期(下同)增长9.7%,增速排在怒江州的10.8%、保山市的10.6%之后,居全省第三,列昆明、曲靖、玉溪3市首位,较全国的6.8%、全省的9.2%分别高出2.9个、0.5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4.89亿元,增长5.7%,增速较全国的3.2%高2.5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21.73亿元,增长14.3%,增速较全国的6.1%、全省的11.4%分别高出8.2个、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6.21亿元,增长5.2%,增速较全国的7.6%、全省的7.9%分别低2.4个、2.7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为:9.5%:47.1%:43.4%。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1%、72.3%、22.6%,分别拉动0.49个、7.01个、2.2个百分点。
分行业看: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257.16亿元,增长14.3%,增速排全省第3位,比全省高2.1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4.68亿元,增长14.4%。
上半年,全州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74.6亿元,占全州GDP的比重为40.2%,较上年同期的39.3%提升0.9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2.1%,增速较GDP高出2.4个百分点。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呈现特点
(一)农业生产稳步推进。一是畜牧养殖生产提质增效。红河州全力推进畜牧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1-6月份,出栏肉猪549.68万头、牛34.08万头、羊54.06万头、家禽4061.34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9%、5.3%、5.1%,2.4%;肉类总产量60.66万吨,同比增长3.6%,期末生猪存栏头数585.46万头,增长2.5%。二是粮食生产有保障。夏收粮食播种面积169.08万亩,产量29.69万吨,同比增长3.0%;蔬菜播种面积97.98万亩,产量147.5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0.1%、4.0%;水果产量70.90万吨,增长2.0%;茶叶产量0.50万吨,增长2.0%。上半年,全州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22.87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农林牧渔增加值66.14亿元,同比增长5.7%。
(二)工业经济较快增长,企业效益明显改善。上半年工业经济占全州GDP的比重为37.6%,非烟工业实现增加值145.9亿元,同比增长2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98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增加值20.4亿元,同比增长5.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7个百分点;电力生产实现增加值34.2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1个百分点;新“纳规”35户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34亿元,拉动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73个百分点。几项拉动形成合力,促使工业经济上半年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0.2%,拉动全州经济增长5.84个百分点,是上半年全州经济实现平稳增长的主要支撑要素。
从企业经济效益看,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39.28亿元,同比增长33.1%,其中,实现利润19.02亿元,同比增长28.2%。
(三)固定资产投资有效增长。上半年,全州投资增速出现一定波动,4月底增速回落到13%,6月底又回升到24%。从重点行业投资完成情况看,非电工业增长7.3%,交通道路增长96.5%,水利增长28%,教育同比增长27.3%;县市增长情况:蒙自市增长23.3%;个旧市增长21.6%;开远市增长31.6%;屏边县增长23.9%;建水县增长20.4%;石屏县增长24.3%;弥勒市增长23.4%;泸西县增长25.1%;元阳县增长23.8%;红河县增长24.5%;金平县增长20.5%;绿春县增长25.2%;河口县增长23.7%。
产业投资占比为38.4%,同比增长30.9%;民间投资占比为35.2%,同比增长22.5%。特别是投资中建筑安装工程与本地建筑业保持较快增长,对全州GDP增长贡献率达到12.1%,拉动经济增长1.17个百分点。
(四)市场消费平稳增长。上半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3.74亿元,同比增长12.1%,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分别较全国、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7个、0.5个百分点,与大理、玉溪等州市并列全省第五位,绝对值列全省第三位。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四行业分别实现零售额15.98亿元、154.39亿元、5.2亿元、28.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0.1%、12.1%、13%、12.6%。一是限额以上企业仍占全州消费品市场主导地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85.09亿元,占全州比重41.8%,同比增长14.3%,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9个百分点;二是乡村市场消费需求好于城镇。城镇市场消费实现零售额占全州的比重为82.8%,同比增长12.0%;乡村市场消费全州占比不大,增速12.4%,快于城镇的0.4个百分点。三是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汽车类消费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同比分别增长13.2%、17.7%、19.8%。
(五)旅游业较快增长。今年来,红河州旅游业持续升温,截至6月底,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726万人次,同比增长16%,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35亿元,同比增长67%。
(六)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1-6月,全州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9.4亿美元,同比增长118.9%,总量及增速均列全省第三位。其中,出口完成6.8亿美元,同比增长113%;进口完成12.6亿美元,同比增长122.1%。
(七)财政收支增速收窄。上半年,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83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完成38.13亿元,同比增长27.8%,非税收入完成20.7亿元,同比下降18.7%。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4.3亿元,同比增长5.1%,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9个百分点,其中,财政“八项支出”增长7.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
(八)金融机构存贷增速趋于下行。今年来,全州金融机构存贷余额同比增速呈现下行趋势:3月末增长10.1%,4月末增长8.7%,5月末增长5.1%,6月末增长3.8%。截至6月底,全州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007.22亿元,同比增长4.12%,贷款余额1270.77亿元,同比增长3.19%。
(九)城乡居民稳步增收。上半年,全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25元,较全省平均水平少1709元,同比增长8.7%,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高出0.8个、0.3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09元,较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119元,同比增长9.6%,增速较全国、全省分别高出0.8个、0.4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第三产业增长动能不足。主要表现为:主导行业拉动减弱。上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三产占比40.4%,其支撑基础指标财政“八项支出”同比仅增长7.9%,较上年同期回落13.4个百分点,致使该行业对三产少拉动2.16个百分点;批发业三产占比17.3%,烟草销售占全州批发业比重34%,6月当月下降49.2%,导致上半年烟草销售累计下降2%,河口能投上年6月月入27亿元销售额高基数消化压力较大,致使整个批发业仅增长8.3%,同比对三产少拉动1.2个百分点;金融业占三产比重10.3%,今年来,金融存、贷余额增速呈“双降”下行趋势,至6月底仅增长3.8%,影响金融业同比对三产少拉动0.8个百分点。3个主导行业上半年合计同比对三产少拉动4.16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明显减弱。县市三产普遍滑落。(详见下表)
从上表不难看出,市县三产增速同比均不同程度滑落也是造成红河州上半年三产增长较快滑落诱因之一。个旧等4个县市三产增速低于全州平均水平,建水县今年上半年三产增长为-7.2%,其他县市三产增速大多不高,最高的为弥勒市的8.3%,导致13县市三产合计增速仅为4.6%,低于全州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下半年三产下行因素仍然存在。上年末规范津补贴改革发放份额对全年财政八项支出增长加大压力;河口能投当月巨额销售额平滑及卷烟销售疲软对全年批发业增长形成阻力;电信行业随着4G网络全覆盖后业务拓展已至临界点,其业务总量增速必然呈滑落趋势。
(二)工业持续较快增长难度较大。主要表现为:烟草制品业增速波动对全州规上工业增长带来直接影响;上年形成的高基数,致使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行业对工业增速的拉动有所减弱;今年下半年新建投产的大项目不多、新增量支撑不足,要消化去年纳规企业形成的基数(86.23亿元)有差距;受政策等因素约束,电力、煤炭行业生产难现上半年满负荷运转的良好状态,对存量工业的持续增长带来影响。
(三)投资快速增长存在压力。主要表现为:新开工项目支撑不足,在建项目建设总体推进滞后。部分重点行业投资增长乏力,综合房地产、电力投资呈现负增长。国家和省对投资项目入库纳统审查更加严格,项目入库难度加大。
三、下半年经济工作建议
(一)多措并举扭转三产下滑局面。针对上半年三产增速出现大幅滑落的状况,必须对三产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特别是对重点县市、重点行业和企业要进行深入分析研判,找准病灶短板,采取精准措施,对标全年目标,强化部门责任,层层细化任务,加强跟踪督查,尽快扭转不利局面。重点要抓死财政八项支出、批发业和金融业等主导行业或领域,坚持分类施策,千方百计稳预期、保增速。要注重研究解决房地产业、商品房销售等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提振行业信心,合理引导预期,增加销售面积。稳步发展以零售业为主导的消费品市场,全力保持住宿、餐饮消费稳步增长。要稳住邮政、电信业务高速增长的势头,努力提高公路运输业的增长水平。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要注重优化限上单位名录库的企业和行业结构,对重点单位的经营现状逐一分析,消除不利因素,提高营业收入的增长水平。要更加重视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其他营利性服务业的纳规升限工作,加快推进105项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达限单位尽快纳规入统。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扩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加快推进重点旅游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吸引更多游客到我红河州消费,通过旅游业的辐射带动,促进批零住餐等行业持续发展。
(二)千方百计保持工业较快增长。要保持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关键是要确保全年规上工业增长14%以上,核心是要力促规上非烟工业增长20%以上,非烟工业的增长主要靠电子信息、有色压延、化工等重点行业来支撑。对此,下半年工业经济工作的重点仍然要放在“保存量”和“扩增量”两个方面上。“保存量”方面:重点是进一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发展质量,挖掘增长潜力。要盯住产值排名前50位的重点企业,采取“一厂一策”,做好协调服务,强化要素保障,落实稳增长“23条”的相关措施,力争使存量工业实现7%左右增长。要重点研究部分矿区环保和安全生产整改后采矿、洗选业的复产达产问题,将其作为弥补下半年电力工业下降的替代或补充。扩增量方面:围绕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年内新建工业项目的建设进度,尽快投产达产形成新产能。继续抓好工业企业的纳规升规工作,力争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60户。
(三)全力以赴确保投资任务完成。坚定完成全年投资增长20%以上的目标不动摇,千方百计增投资。一是要立足我国“新一轮大开放”历史机遇的大背景和建设团结进步美丽红河的新要求,结合全州“十三五”规划中期评估,着手策划、规划重大发展项目,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做深做实项目前期,为招大商、扩投资夯实基础。二是狠抓项目落地开工,强化项目对投资增长的支撑。抓紧年内计划开工而未开工项目的前期工作,尽快组织今年第二批重点项目进行集中开工。三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聚焦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强化调度督查和跟踪服务,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实施,尽快形成工程实物量。四是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关于投资项目入库纳统的新标准和新要求,做实收全凭证报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加快项目入库进度。
为确保全年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在下半年的工作中,全州上下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深入开展“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大讨论为契机,大力弘扬“跨越发展、争创一流;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精神,真正把“担当作为,干事创业”融入到工作实践中,为加快建设新时代团结进步美丽红河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