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资讯
- 索引号: 000014348/2020-0132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统计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3-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2019年消费品市场运行分析
2019年,红河州进一步深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动全州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运行情况
2019年,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9.28亿元,增长11.5%,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绝对值居全省第三位。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184.48亿元,增长15.5%,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9.3%,市场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月度之间波动明显。2019年,全州分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为11.9%、11.5%、12.4%、10.3%、11.6%、12%、10.7%、12%、10.7%、9.4%、9.9%、15.3%,月度增速最低的是10月份的9.4%,增速最高的是12月份的15.3%,最高月份增速与最低月份增速之间相差了5.9个百分点,月度之间波动明显。
(二)城乡消费结构持续优化。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的实施及落地,农村居民收入稳步提升且增速快于城镇,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乡村消费市场发展继续快于城镇市场,结构进一步优化。2019年,红河州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76.55亿元,同比增长11.3%,对全州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78.6%,拉动红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个百分点;全州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92.73亿元,同比增长12.6%,占红河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18年19.6%提高到19.8%,提高0.2个百分点,城乡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餐饮收入增速快于商品零售。2019年,红河州实现商品零售收入373.15亿元,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对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为80.8%,拉动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个百分点,商品零售占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81.6%,继续主导全州消费品市场发展。2019年全州实现餐饮收入86.13亿元,同比增长12.1%,增速比上年回落0.4个百分点,快于商品零售0.7个百分点。
(四)基本生活类及部分升级类商品增势较好。从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商品类值看:2019年,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零售额分别增长19.8%、74.6%、28.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增长20.5%,日用品类增长48%,吃穿用类商品的稳步增长,推动全州消费品市场稳步发展。2019年,书报杂志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分别增长15%、21.4%、14.2%、18.8%、28.9,增速均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五)汽车类消费发展较好。2019年,红河州限上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1.58亿元,增长17.7%,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占红河州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33.4%,拉动红河州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8个百分点,对全州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达37.5%,成为拉动红河州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增长的主要力量。
(六)石油及制品类增长放缓。2019年,红河州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实现商品零售额66.42亿元,增长8.9%,比上年回落4.7个百分点,低于全州限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6.6个百分点,占全州限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36%,对全州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的贡献率21.9%,拉动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增长3.4个百分点。
二、市场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限上单位对零售额增长的支撑力减弱。2019年,全州限额以上零售总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为39.3%,比上年回落17.1个百分点,随着占比的减少,支撑全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主体由限上单位转为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经济,限额以上单位对整体消费品市场的发展带动力减弱。
(二)以猪肉为主的肉蛋价格全面上涨。2019年下半年,因非洲猪瘟引起的全国性猪肉价格的上涨拉动了与之相关的肉蛋价格的上扬。云南省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猪肉价格上涨25.8%,影响CPI上涨约0.72个百分点,从2019年猪肉价格的变化轨迹来看,最高与最低月份的价格涨幅差距达到97.9个百分点,受猪肉价格上涨的影响,牛肉价格上涨9.9%,羊肉价格上涨13.3%,禽肉价格上涨10.1%,蛋类价格上涨7.3%。肉蛋价格的上涨,群众对基本生活消费支出的增多必然会导致对其他消费支出的减少,对全州消费品市场的稳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三)汽车消费支撑作用将逐步回落。随着居民汽车保有量的提高,汽车消费需求将逐步降低,加之汽车销售受同行业竞争、区域优惠政策差异等多重因素影响,总体回落的趋势已经显现,2019年全省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实现商品零售额仅增长1.6%,全国2019年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零售额下降0.8%,汽车消费的支撑作用减弱。虽然红河州2019年限上汽车类实现了17.7%的增长,但综合分析发现,维持汽车类消费高位增长的动力已不足,汽车消费对红河州消费市场发展的支撑作用将逐步回落。
(四)新型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发展不足。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品牌多样、便捷高效的优势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网络购物市场交易增长迅猛对传统商业构成极大的挑战,近年来,红河州新型业态和新型商业模式发展较快,为全州消费品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在发展的过程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网络销售发展规模偏小,所占份额低,居民购买力通过网上零售分流严重、购买力外流对红河州消费品市场的冲击和影响仍在持续。
三、2020年走势预判及市场发展建议
2020年开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国全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疫情的展,红河州批零住餐四行业的发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预测短期内特别是2020年一季度全州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将同比大幅下降,但是在国家保供给措施的落实下,消费品市场供需平稳,而且伴随着全民“战疫”的开展,与“战疫”相关的物资需求急剧增长,销售大幅提升,同时网销、网购方式订单的大幅增长,助推传统零售业态加速转型升级,对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相信随着疫情的结束,批零住餐各行业均将得到恢复与发展,2020年全州消费品市场将走出一条先抑后扬的路子。
(一)加大物资供应保障力度,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要优先发展生产,加大各项物资的供应保障力度,确保市场供应充足。在保供给的同时,注重强化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价格欺诈、非法广告等各种不法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使消费市场有一个健康合理、良性竞争的环境;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高消费者消费维权意识,加大消费纠纷处理力度,为消费者营造想消费、敢消费的消费氛围,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二)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激发城乡居民购买力。收入是消费的基础,促进消费的首要途径和根本举措应是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以增收提升居民消费信心,激发居民消费潜力,让居民更有能力增加品质消费内容,进一步推动消费转型升级,扩大全州消费品市场容量,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出台政策措施,助推传统企业转型升级。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众多消费者重要消费方式和购物习惯,这一新的消费模式与消费习惯加速了对传统企业的客源市场消费分流,致使绝大多数传统零售企业销售额减少、增速下滑。要出台政策措施,通过对传统商业的优势整合和新业态的鼓励推动,形成差异化的商业布局,突破传统商业密集、业态重复度高的局面。要加快推进“互联网+”建设步伐,加大信息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助推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加快推进传统商贸领域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
(四)要依托自有品牌、优势产业,做好企业一体化培植发展。要全力保障自有品牌发展,以品牌为依托,支持和推动以专业化服务为导向的小业态零售发展,如烘焙店、零食店、水果店等,并通过有效的管理形成规模化的经营,品牌化的效应,突出模块化发展的优势;小业态连锁店能够以其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和便捷性更好地迎合消费者消费需理念和消费需求的变化。
(五)疫情过后要加快旅游业的恢复与发展。旅游业具有消费关联性、产业带动性、资源增值性和经济拉动性等方面特点,对于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优化都具有积极意义。疫情过后要加快推进旅游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旅游精品项目,吸引更多的旅客到红河旅游,拓宽红河旅游市场,充分发挥旅游消费在扩大内需促消费保增长方面的拉动作用,通过旅游业的辐射,带动全州住宿、餐饮、批发、零售行业的发展,为促进全州消费品市场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