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swj/2024-0002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红商务函〔2024〕20号
  • 发布日期: 2024-10-3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66号提案的答复

民建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打造滇南有色金属原料交易中心的建议》第16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统筹指导,加快项目建设

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于2015年3月9日经《云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个旧市八抱树项目区低丘缓坡土地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第一期(第三批)农用地转用及土地征收的批复》(云国土资复〔2015〕106号)批复。于2021年10月以出让方式取得个旧市鸡街泗水183993.29平方米(土地编号:个2021-C19号)的工业用地。于2021年12月27日取得该宗出让土地的不动产权证(云个旧市2022不动产权第0000744号)。因个旧市将园区由原来的循环经济产业园调整成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项目用地范围及面积也发生了调整,2022年4月退还取得土地61022.88平方米,并重新取得退还后剩余122970.41平方米土地的不动产权证(云个旧市2022不动产权第0003772号);2022年6月项目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532501202200010号)及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个旧市202200012号);2023年3月3日取得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许可证编号:532501202303030101)。

同时,我局充分利用每月“四下基层”的时机,积极到施工现场督导调研,认真了解项目推进情况。目前项目已投入试运营,我局将协同工信等相关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协助企业引入更多合作伙伴。关于项目园区外主干道、永久用电及多缴纳土地出让金等问题,我局将协调个旧市尽快妥善处理,确保项目稳定运营。

二、建立健全信息发布平台,加强信息披露和公开透明

为加快推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昆明海关共建关地协作新机制打造口岸经济“五个转型升级”示范区合作备忘录》中“立足红河州特色优势商品和进口商品,重点打造有色金属、蔬菜水果两个区域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引导行业相关企业入场交易,吸引行业相关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红河深度汇聚”的要求,根据各县市摸排情况,全州目前约有199个农贸市场,开展业务的经营主体18127户,其中,各县市主城区内农贸市场约78个,规模较大且能保障城区居民购买需求。全州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批发市场有6个,主要分布在弥勒、泸西、蒙自、建水4个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明显的县市,分别为蒙自观音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蒙自市富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弥勒市滇东南农产品交易中心、泸西县太阳坡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水县五龙综合市场、建水县欣欣农业综合市场,主要经营蔬菜、水果、肉类、粮油、中药材、花卉、茶叶等农产品批发。可见目前红河州交易市场主要以一产农副产品为主,尚未建立完善的有色金属现货交易中心,限制了有色金属原料的交易量和市场流动性。尽管有一些项目如云锡集团有色金属供应链服务平台项目正在推进,但整体交易中心建设仍需加强。后续将根据县市情况有针对性开展实地调研,对交易集散中心建设进行分析研判。

下一步,我局将实时跟进项目进度,着力为项目年内投产提供保障服务。同时,目前个旧市与海国商达成初步合作意向,计划建设有色金属交易平台,进一步扩大有色金属行业在国内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三、设立风险监测机制,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加强政策性引导。以2024年省级外贸稳进提质政策为指引,尽快研究制定《2024年红河州推进有色金属矿产品进出口稳进提质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拓展业务扩容增量,稳步促进州内企业贸易数据回流。

(二)提高通关便利度。精准把握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链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找准州内企业对矿产品原料的需求导向,辖区内冶炼企业需依托便利口岸及帮助企业协调海关,助推企业拓宽越南、缅甸、老挝等国际市场矿产原料多元化进出口渠道。

(三)强化技术支持。联动协调海关部门,从技术、人员等方面配合支持在个旧市增设矿物检验有关基础实验室,推动提高个旧市有色金属矿产品生产企业的运输效率,全力降低进出口商贸企业交通运输和生产成本。

四、提供优质服务,改善营商环境

(一)高位推行链长制抓招商。自2022年以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研究制定了《红河州推行链长制落实“六个大抓”实施方案》《红河州推进产业链建设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从顶层设计入手明确了产业链建设发展目标、主攻方向、重点布局、主要措施。成立了州委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委员会下设保障办、链长办、项目办“三办”,谋划设立了3个千亿级和9个百亿级产业链。分别由“四套班子”厅级领导和牵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每一条产业链链长、副链长和专班办主任,从州、县(市)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高位推动产业链招商工作,与红河州招商引资工作委员会形成了“两轮驱动”“并驾齐驱”大招商工作格局。

(二)深化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制定出台了《红河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红河州2024年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方案》等,建立了州级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服务机制、要素问题解决会商督导机制和州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制度等,从不同层面压缩、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限,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深入了解企业发展诉求,定期排查收集企业诉求问题,强化“派单”和项目督导及时疏通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问题,及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定期不定期对12条产业链、县市(园区)进行调度,先后印发了《红河州产业链督导工作方案(试行)》,统筹州委督查室、政府督查室、效能办等督查机构,研究分析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提出相关要求,明确责任、时限、跟踪督办等。

(三)制定出台招商引资政策。州委、州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红河州“1+N”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即《关于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工作的实施意见》和《红河州关于重点产业招商项目扶持政策》《红河州关于“飞地经济”管理办法(试行)》《红河州关于州级招商引资项目联合预审制度(试行)》《红河州关于市场化招商奖励办法(试行)》配套的四个制度性文件,为全州招商引资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持续营造优质营商环境。按照“管行业必须抓招商”的原则,明确42个部门的招商责任;同时,全链条明确“招什么”“招到哪”“怎么招”“拿什么招”的解决措施,形成整体联动协作机制。出台招商项目联合预审制度,提前排除“一票否决”因素;针对红河州南北差异大现状,出台“飞地经济”管理办法,充分调动各县市招商积极性。通过全面构建“大招商”机制,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和制度措施确保招商引资提速提质提效。

(四)组织申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按照《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4年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要求,重点支持中小企业加大创新研发投入、购置设备器具和软硬件系统、改造场地设施、引进技术及服务,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实施技术升级及改造、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扩大生产规模和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基础和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优势产业延链、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强链、新兴产业建链,助推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优先推荐申报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了申报。

(五)落实有色金属企业贴息贷款。按照《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云财建〔2023〕91号)和《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云南省财政厅 云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23年度优质中小企业银行贷款贴息工作的通知》等文件,及时落实有色金属领域优质企业贴息贷款,目前共获得个旧圣比和实业有限公司、云南惠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云南乘风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云南锡业锡化工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个旧市云新有色电解有限公司、个旧金冶再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鑫联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第一批次银行贷款贴息7家289万元,同时积极通知行业企业申报第二批次贷款贴息。

(六)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产业链,加强政策支持,靶向培育,精准服务,争取更多企业纳入梯度培育范畴,目前,全州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09户,其中有色金属企业6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34户,其中有色金属企业7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5户,其中有色金属企业2户。

五、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优惠政策

(一)加强工业支持。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3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规划〔2023〕28号)和《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申报2024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的通知》(规划〔2024〕23号)文件要求,聚焦重点支持方向,在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2023年推荐华鼎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100万t/a冶炼废渣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申报2023年省级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获得扶持资金400万元。2024年推荐云南锡业股份有限公司铜冶炼污酸废水深度处理技术研究和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40kt/a铝电解固废资源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申报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资源综合利用方向。

(二)强化物流支撑。积极向上推介优质现代物流项目,争取项目政策、资金,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产业重点项目推进。州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经费拨付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支持160万元。同时,鼓励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积极申报2024年制造业重大项目方向—工业物流补短板项目专项资金及第三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省级试点,目前正在审批阶段。

(三)落实减税降费。聚焦民营有色冶金企业发展,围绕各项便民办税缴费服务措施、继续实施和新出台的税费优惠政策、税法宣传普及教育等方面集中开展宣传,积极贯彻执行各项稳企纾困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优化政策速推、问题速答、优惠速享、税款速退,打出“普惠式纾困+直达式支持+滴灌式帮扶”组合拳,进一步深化办税缴费便利化改革,切实为民营有色冶金企业减轻负担、增添活力。

六、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鼓励区域特色商贸企业做优做精。依托全州特色产业分布格局,在特色产品主产区升级改造一批产地专业市场,重点完善锡、铟、银等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产地市场功能,大力推进商产融合,完善展示体验式、交流互动式服务业态,提升全州特色产业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挖掘消费潜力,拓展市场空间,培育具备区域特色、文化底蕴、发展潜能的商贸企业。

(二)大力发展现代供应链。推进重点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发挥供应链核心企业组织协同管理优势,搭建供应链协同服务平台,提供集贸易、物流、信息等多样化服务于一体的供应链创新解决方案,打造上下游有效串接、分工协作的联动网络。支持以云锡集团为重点,打造成为世界锡产业链链主企业,建设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及有色金属供应链平台,引入省内外锡、铟、银、铜、铝等有色金属产业链中下游加工贸易企业及商贸物流企业进驻合作,促进采、选、冶及精深加工全产业链发展。

(三)聚焦目标任务抓项目落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来已跟山东兰华集团、新加坡叶水福集团、重庆新发地东盟农产品有限公司、香港通天地集团等意向落地企业开展洽谈,推动州县与山东兰华集团、云南浩宏物流集团、重庆新发地东盟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下一步将持续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一是确保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整体运营项目(落地沿边产业园)、红河州新发地水产品加工项目(落地沿边产业园)、南亚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65亿元)、青岛国华亿路科技公司项目(总投资约3亿元)、全国普洱茶陈化中心“元阳仓”建设项目 (二期)尽快签约落地。二是力争南亚国际贸易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1.65亿元)、云南河口口岸危化品进出口仓储物流综合查验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2.5亿元)、青岛国华亿路科技公司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全国普洱茶陈化中心“元阳仓”建设项目(二期)开工建设。三是确保红河有色金属交易仓储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总投资3.91亿元)年内竣工投产。

(四)精准谋划包装一批项目。一是聚焦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和红河陆港型省级重点物流枢纽,邀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抓紧编制红河州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着力做好总投资14.3亿元红河州跨境物流产业园区综合体系项目申报工作。二是加强与县市的沟通联络,为企业搭建服务保障平台,“一对一”结对帮扶企业,主动向自然资源、生态环保、财政等部门协调解决问题,做好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工作。三是持续跟踪服务好建投集团滇南(蒙自)供应链中心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推动项目尽快解决用地问题,实现项目落地开工建设。

感谢你们对我州有色金属交易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