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swj/2024-00007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商务局
- 文号: 红商务函〔2024〕16号
- 发布日期: 2024-10-3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商务局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0334号建议的答复
盘海金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边境县非抵边乡镇政策资金倾斜力度的建议》第0334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我州推动边民互市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
为进一步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监管链条,确保“真边民、真交易、真结算”,自2020年9月商务部批准河口县开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以来,红河州紧紧围绕国家边境贸易创新发展和兴边富民工作部署,率先在全省开展“互联网+边民互市”改革,通过边民互市一级市场吸引境外供货商开设商铺,鼓励边民或边民合作组织在一级市场平台开展线上交易结算;通过二级市场吸引国内贸易企业、加工企业在平台上登记注册,对办结完海关手续的互市商品进行线上交易,交易完成后开具税票,征税后进入国内流通和落地加工环节。2021年“互联网+边民互市”监管模式获批海关总署创新举措备案,2022年被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通报表扬。2023年11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互市电商跨境出口模式”获“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十佳案例”。参加互市的边民通过“边互通”手机APP,即可实现一级市场采购、二级市场销售、海关申报、税务申缴、线上结算等全流程线上交易。截至2024年6月,红河州一级市场已备案边民16804人,在银行开户签约10289户,在税务登记个体工商户7452户;二级市场注册落地加工企业13家。1—6月参与交易边民15.8万余人次,预计为边民增收473万元以上。由边民互市互助组帮助指导边民参与互市贸易,在党组织领导下边民单次交易利润可达60至100元不等,实现边民“真参与”“真受益”。
二、关于边境县非抵边乡镇同等享受边民互市政策建议
边民互市贸易作为边境地区特有贸易形式,是促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红河州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中越边境地区实际,探索提升边民互市组织化,推进互市贸易扩量提质增效,辐射带动村集体创收和边民增收。河口县原先主要是河口镇、南溪镇、桥头苗族壮族乡、瑶山乡4个抵边乡镇边民开展边民互市贸易,经与海关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莲花滩乡、老范寨乡2个非抵边乡镇边民亦可以参与到边民互市贸易中。目前由河口县商务、市场监管、银行和县属国有企业等组成工作专班,进村设点为边民提供互市管理系统备案、开设个体工商户、税务登记、银行卡“一站式”服务,实现边民在家门口“最多跑一次”。下一步,商务部门将严格落实《边民互市贸易管理办法》《边民互市进口商品不予免税清单》《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负面清单》,加快与海关沟通对接非抵边乡镇边民使用“边互通”APP操作规程,并做好相关业务培训。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扩大边民参与规模。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边民互市贸易中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党建+”吸纳边民特别是贫困边民、无自主申报能力的边民加入边民合作组织,让更多边民享受到互市贸易政策红利,形成强大集群效应,增强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拓宽边民就业渠道,鼓励边民参与互市货物装卸运输、落地加工等,进一步增加边民收入,真正将互市贸易政策留利于边、留利于民,让更多边民就地安居乐业,实现稳边固防。二是加强政策宣传及业务培训。多渠道宣传边民互市贸易相关政策,重点做好《云南省边民互市贸易操作指引(试行)》宣传解读工作,组织开展边民互市业务培训,提升边民规范参与互市贸易的能力水平。三是大力招引落地加工企业。加快推进河口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产业园建设,以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落地加工保障,加大对边民互市落地加工企业招商引资力度。推动各县市、园区联动河口围绕热带水果、坚果、水海产品等招引企业开展边民互市落地加工项目。积极探索由国有企业进入二级市场,开展高价值商品收购或加工,形成示范引领,增强企业信心。四是完善口岸功能。加快河口公路口岸进境食用水生动物指定监管场地建设,为进一步丰富边民互市进口商品种类,增加高价值商品进口奠定基础。推动河口桥头(新店)通道开通边民互市业务,对接驻地海关建设完善通道边民互市场所、海关监管设施建设,争取省级支持推动通道边民互市业务开通运行。五是用好边民互市“扩大自周边国家”进口政策,加大对越南以外的东盟国家建立边民互市贸易一级市场、开展跨境结算等问题的研究力度,进一步丰富我州边民互市进口商品种类。
感谢你对我州边民互市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