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nyncj/2024-0000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24〕35号
  • 发布日期: 2024-10-1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50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科学技术界: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红河州种子市场整治的建议》第15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精心制定监管方案,把好管理关

州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工作,及时研究制定下发《春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专项检查方案》《农作物种子制种基地专项检查方案》《农作物“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方案》以及《种业监管执法年活动方案》,全面涵盖制种基地监管、春秋季农作物种子市场检查、种子生产企业检查以及植物新品种权保护等内容,按照“属地管理、检打联动、部门协同、标本兼治”的原则,采取各县市自查和州级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部门协同与系统联动相结合、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办法,做到细化目标任务,确保责任落实到位,为农作物种子市场监管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严格种子生产经营监管,把好源头关

围绕种子生产企业资质、企业制种基地制繁种进行严格监管,紧紧抓住种子生产关键的苗期、花期、收获期三个时期加强监管和巡查,重点打击制种基地抢购、套购行为,严厉打击套牌包装、侵权生产、以次充好等违法行为。2023年,全州有30家种子生产企业制种,制种面积3.2781万亩,品种71个,总产739.9812万公斤。经检查,30家企业证照齐全、制度落实严格、制种基地生产档案规范,其中,少部分制种田隔离不符合要求,州农业农村局督促生产主体及时整改,采取清除非制种田块玉米植株或报废制种田等措施,使隔离条件达到要求,实现从源头防止假冒伪劣种子流出。截至目前,红河州未有植物新品种侵权案件发生。

三、规范种子市场经营行为,把好销售关

(一)积极开展市场检查。以春、秋季种子市场检查为主加强对种子经营门店的监管。围绕经营主体合法性、标签和使用说明合规性、销售行为合法性进行检查,把好种子质量关,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2023年,春季市场检查,全州出动执法人员1143人次,检查种子交易市场217个,检查种子经营者1115个次,立案23件,办结15件,涉案货值金额6.552万元,罚没款5.8098万元,没收种子1003.12公斤。秋季市场检查,全州出动执法人员423人次,共检查秋季农作物种子经营门店615个,占全州1123个的54.3%,立案1件。

2024年,春季市场检查,全州出动执法人员1451人次,检查种子交易市场237个,检查种子经营者1406个次,立案数7件,办结6件,涉案货值金额4.8万元,没收种子1245.2公斤。检查过程中发现种子标签标识不合规品种,已要求经销商下架退回处理;对于门店、种子备案不及时、经营台账不完整、二维码不规范等问题,当场责令整改。

(二)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工作。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2023年州农业农村局联合州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检查工作组,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协同监管平台)”随机抽取辖区内种子经营门市9家,依法依规进行实地检查,并及时录入协同监管平台,对外公开检查结果。

(三)做好种子质量检测工作。认真开展质量监督抽检工作,杜绝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2023年,全州共对辖区内3家种子生产企业、204家种子代销商进行扦样,涉及省内外142家生产经营企业的种子,共扦取706份样品,所扦样品代表的种子批次全部为企业仓库内待销或市场上销售的大田用种种子,常规三项检测合格率达98.44%。抽取320份叶片/果穗样品进行抗虫、抗除草剂转基因成分快速检测,包括224份玉米样品、43份水稻样品、53份大豆样品;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未发现非法转基因品种制种、试验情况。2024年上半年,已扦取715份样品,代表数量110.198万公斤,常规三项检测合格率达97.76%,对16个质量不合格的种子已移交相关县市执法机构进行处罚。

(四)重视经营人员岗前和在岗培训。自2010年以来,州种子站坚持将全州拟从事种子经营的人员,集中开展两天以上的种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岗前培训,只有通过闭卷考试考核获得合格证后才能从事种子经营活动(全省唯一)。经过14年的考核培训及换证工作,全州累计发放红河州农作物种子经营人员考核合格证3383份,现有效合格证2155份。同时,对获得资格证并从事种子经营活动的种子经营人员则按属地管理的原则,每年由当地种子管理部门进行一次以上在岗培训。通过对经营人员岗前和在岗培训,普及了种业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提升了种子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和诚信经营、遵纪守法的理念,规范了其经营行为,为今后红河州农业用种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广泛开展宣传,把好引导关

(一)积极开展放心农资下乡等活动。近年来,州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种子等农资法律法规宣传,认真开展“放心农资下乡宣传”等活动,及时通过红河电视台、微信公众号等宣传媒体进行报道,营造生产、销售和使用放心农资的良好氛围。2023年,州农业农村局联合个旧市农业农村局在个旧市大屯举行“2023年红河州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手册和画报5000余份,发放优质玉米种子240公斤,绿色生物防/杀虫剂350余瓶(片)、宣传手提袋200个、印宣传知识围腰150个等。2024年,州农业农村局分别在建水县曲江镇启动全州2024年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活动,在个旧市保和乡开展“6·6安全生产月活动,协助省农业农村厅在红河县开展“科技三下乡”活动,累计设置农作物种子知识等宣传展板64块,发放种子法等宣传资料17000余份,现场解答咨询服务6280人次,州县(市)种子站技术人员结合“真假种子样品”,现场讲解辨识假冒伪劣种子的方法,并向农民群众赠送优质杂交玉米种子1420公斤及绿色生物防/杀虫剂、农药等680余瓶(片)、部分有机肥、复合肥等配套农资。

(二)发放种子选购明白纸。2024年,在春耕备耕关键时期,为强化农民群众防范意识,提醒农民朋友科学选购种子,州农业农村局组织各县市农业农村部门在集贸市场、种子经营门店、人员密集地等场所发放、张贴种子选购明白纸、播放音视频进行安全用种宣传。共发放明白纸14700份,涉及种子经营门店816家,涉及宣传人数15363人。

下一步,我局将以“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科技三下乡”“农业生产安全月”等宣传活动为载体,依托新品种示范展示等项目,多渠道全方位开展种子知识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群众辨识假冒伪劣种子能力;健全种子经营人员岗前和在岗培训制度,加大种子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培训力度,积极引导经营主体诚信守法经营;持续加大种子市场监督检查力度,加强与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严厉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规范有序、开放诚信的种子市场环境,全力保障我州农业生产用种质量安全。

感谢你们对我州种子市场整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8月21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