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nyncj/2024-0003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24〕46号
- 发布日期: 2024-10-3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8号建议的答复
刘泉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给予红河县茶旅融合产业政策和资金支持》第208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河州茶叶产业基本情况
2023年,行业部门统计全州茶园面积45.99万亩,产量3.28万吨,产值7.02亿元,有机认证茶园面积4.805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05万亩。茶叶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7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茶叶初制所188家,专业合作社153个。红河县已发展茶叶11.2万亩,产量4580吨,产值9416万元,有机认证茶园面积1.167万亩,绿色食品茶园面积1.05万亩,全县有茶叶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茶叶初制所7家,专业合作社5个。
二、红河县获得中央、省、州有关支持政策及资金补助情况
(一)获得《云南省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申报指南的通知》的支持。一是2021年云南阿波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获得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184万元。二是2024年红河县滇红茶业有限公司、两大茶业有限公司申报茶产业绿色发展政策支持资金,申请补助绿色茶园10000亩、有机茶园2480亩、绿色食品5个、有机产品2个,申请支持资金162.6万元,州农业农村局于2024年4月25日上报省农业农村厅审核。
(二)获得《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品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及《红河县“二品一标”发展项目实施方案》的支持。一是2021年3月,我州制定出台《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对2021年至2023年内符合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奖补条件的企业,按年度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对2023年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国家和省级龙头企业认证的企业给予奖励。通过积极申报,2023年红河县茶叶产业获得奖励资金45万元。二是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或绿色食品生产资料认证的,每个认证产品一次性补助3万元。红河滇红茶业有限公司共认证20个产品,获得县级补助资金60万元。
(三)获得《红河县扶持茶叶产业新植及提质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及《红河县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的支持。一是通过科技措施改造低产茶园,在垤玛乡、三村乡、洛恩乡、架车乡、阿扎河乡、车古乡、浪堤镇7个乡镇完成中低产茶园改造1.3万亩,提高茶叶产量,改善茶叶品质,增加茶农收入。二是在洛恩乡、架车乡、垤玛乡低产茶园实施以“生态防治、生物防控、物理防治和安全化学农药防治”集成优化的绿色防控技术0.6万亩。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茶文化提升工程。深入挖掘民族茶文化资源,举办彰显民族风情的斗茶、评茶、茶节日等茶事活动,传承弘扬特色民族文化,提升茶文化软实力。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红河州茶叶协会举办“红河州首届哈尼茶文化论坛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以茶为落脚点,延展哈尼茶文化宣传面,促进文化旅游事业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普洱茶历史文化展在石屏县博物馆开展,展示独特深厚、源远流长的普洱茶文化世界。
(二)推进茶旅融合发展。依托名山古树资源和民族风情特色,打造茶旅游精品路线。红河县“齐聚梯田边 欢庆开秧门”线路,进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名单。在“来红河打卡50件小事系列”宣传活动中,推广“梅甫梁子”等红河县茶叶,在昆明举办的茶博会、南博会、农业博览会等展示展销会展示红河县腊咪茶叶品牌,有效宣传红河茶叶,提高产品知名度,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销售渠道展示红河县腊咪茶叶品牌。积极推荐基础条件较好的中国传统村落红河县洛恩乡朋洛村、云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红河县架车乡妥女村、红河县三村乡田房村等村寨,按照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及最美乡愁旅游地评定要求申报云南省金牌旅游村、最美乡愁旅游地等旅游品牌,积极争取省级奖补支持。
(三)打造茶企联盟,聚力发展。以茶叶提质增效为主线,推动茶叶高质高效发展,召开了全州茶叶提质增效技术暨研讨会,红河县多家知名茶企业参与,得到了州内茶企的好评,效果显著。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对标对表抓实茶叶产业发展。对标省、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把茶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之一,着力推进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无性系良种茶园建设、低产茶园改造、加快认证绿色有机茶园、提升初制所等重点工作,从做优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等方面推动茶产业发展,进一步提质增效。
(二)加大茶叶产业奖补力度。继续宣传《抓有机创名牌育龙头三年行动计划》,加大绿色、有机茶园认证,支持红河县积极申报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积极组织红河县茶叶企业参加茶博会、农交会等展会及推介,加大红河茶叶品牌建设、品牌宣传与品牌推广力度,助推茶产业绿色有机发展、壮大主体、创建品牌,提升效益。
(三)加强茶叶绿色有机发展理念。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对红河茶企、茶叶种植大户、茶农对绿色有机化发展的教育培训及帮扶力度,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等重点工作为抓手,为绿色有机茶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环境。引导企业从加强茶叶企业内部管理入手,不断提高企业自我管理水平,提升茶叶及有关制品产品质量,促进红河茶叶产业健康良性发展。
(四)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挖掘红河茶文化的多元价值,弘扬茶文化,打造茶文化品牌,促进茶文化与旅游业融合,加强茶业、文化、旅游业等相关产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与协同,并与康养、研学、文创等产业进行融合,提升茶产业附加值、完善茶产业链,建构积极开展茶事、茶艺等活动,通过品茶、艺术表演和培训,传播茶文化,普及茶知识,拉动茶消费,带动茶农的积极性,做出特色亮点,努力把“小绿叶”做出大文章。
感谢你们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