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nyncj/2024-0002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24〕73号
  • 发布日期: 2024-10-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8号建议的答复

李金波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旱地水稻种植示范区支持力度》第58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自2021年引入水稻旱作技术以来,红河州人民政府和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积极推动旱作水稻品种筛选、种植技术试验完善、种植模式探索、示范样板建设等各项工作。到2023年,全州旱作水稻推广示范面积达到4.9万亩,成为红河州部分山区和坝区雷响田农户提升粮食生产水平、优化粮食种植结构的重要措施。2024年,州农业农村局抓住人大建议办理这一契机,及时研究、认真谋划,从三个方面对旱作水稻技术推广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落实。

一、持续推进水稻旱作技术示范样板建设

2024年,红河州争取省级资金1176.5万元,用于开展旱作优质稻试验示范和推广样板建设。为切实将该技术推广到生产一线,到目前为止,全州已举办各类水稻旱作技术宣传动员和技术培训会87场次,培训农户2.32万人次,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指导892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1.48万份。通过示范推广,各县市累计完成旱作优质稻种植面积5.11万亩,同比增加1500余亩。通过努力和争取,省委、省政府决定于今年9月5日在个旧市召开全省“旱地优质稻助力乡村振兴”现场会,这既是对红河州旱作优质稻技术推广应用成效的肯定,也将为红河州旱作优质稻技术推广和山区口粮安全保障注入极大动力。

二、积极开展旱作水稻技术试验和品种选优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自2021年来,针对水稻旱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限制因素,开展优质稻旱种良种筛选、种植模式、播种方式、水肥管理、病虫草鼠害防控、机播机收等关键技术攻关及试验。3年来累计试种优质稻旱种59个,已筛选发布适宜在我州不同海拔区域种植的主推品种39个。同时,根据红河州地形多样,南北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探索了形式多样的种植方式,包括旱作直播、育苗移栽、覆膜直播、覆膜移栽、机器直播、人工点播、人工条播、人工撒播等。在水肥管理上,开展了肥效对比试验、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精准施肥等工作,集成了高效施肥绿色种植的施肥技术。通过上述工作,已基本摸索出一套适合红河州推广应用的旱稻栽培模式并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三、深入探索试验水稻旱作机械化生产新技术和新模式

为解决稻谷种植成本高、效益低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农机农艺结合,大量引入机械化种植机具和技术,开展了各类机械化生产试验,目前各县市在水稻旱作播种过程中已基本用上了半自动化播种器械。2024年,为验证工作成效,红河州农机推广站在大屯镇开展了旱作水稻膜下滴灌一体种植及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旱作水稻-大豆套种模式试验,在建水县开展了旱作水稻无人机飞播种植示范。同时正进一步探索在山区、梯田区开展水稻机械化播种、无人机播种、无人机病虫害防治、机械化收获等新技术、新机具,以进一步降低红河州水稻旱作种植成本,提升种植收益。

总的来说,水稻旱作技术作为一项提升耕地利用水平、优化粮食种植结构、保障粮食安全的新技术、新模式。红河州人民政府,州、县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有关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农业农村部门将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进试验新型水稻保护除草剂、山区小型先进农机具等方面入手,解决种植方面存在的难点和堵点,探索适合红河州农业生产形势的水稻旱作技术推广模式,切实有效提升红河州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感谢你对我州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