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kjj/2024-0000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11-0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57号建议的答复
马晓江、马山成、马兴伟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优化科技扶持政策的建议》第57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办理工作开展情况
州科技局对人大建议办理工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专门召开会议布置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州科技局印发了《关于认真办理2024年州人大代表建议和州政协提案的通知》,要求相关业务科室针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建议逐条梳理、及时沟通,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要亲自参与研究建议相关办理事项,专人负责回复。州科技局根据代表提出的建议,结合州科技局职能职责,由局领导带队到振兴集团总部,与马晓江代表、马柱宽委员及集团技术中心人员见面座谈,详细了解建议述求,介绍全州科技创新工作举措和工作成效。座谈后会同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州财政局等部门和单位,对代表建议进行了认真研究,综合各部门意见形成了答复文件。
二、关于对建议内容的答复
(一)提高研发经费投入后补助力度。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用“真金白银”推动更多企业立足主业,深耕创新
云南省科技厅于2015年制定出台《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补助实施办法(试行)》政策,执行至今已有9年。随着政府财务资金管理规范等要求,该项政策也相应作出了修订,目前执行的是2021年印发的《云南省研发经费投入奖补办法》,形成了“奖补资金分配坚持普惠和集中奖补相结合,单户企业年度奖补金额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最低不少于5万元”的普惠奖励原则。红河州科技局为了充分释放政策激励效应,提高奖补政策普惠率,鼓励全州规模以上企业提升创新活力,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于2022年3月,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试行)》及《红河州研发投入后补助办法(试行)》配套政策,对研发经费投入低于500万元高于100万元的企业进行奖补,每家企业奖补资金1万至4万元,低于100万元以下的不予奖补。多年来,我州规模以上企业共获得省、州研发投入奖补资金1.2亿元。目前,在测算奖补资金时,我们是按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1%进行基础测算,在奖补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均对企业投入增量部分进行了增量奖补,对于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且增幅较大的企业,实际获得的奖补资金高于1%的投入比例。在今后的政策制定中,在州级财政预算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我们会适当考虑提升奖补比例。
(二)加强创新主体培育,打造科技企业集群,提升自主创新意识,激发企业创新积极性和企业家科技创新热情
“十四五”期间,红河州科技局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作。全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由2020年的38家,增加到2023年的96家,增幅252.6%,提前两年完成红河州“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92家的目标任务。我们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措施做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工作。
一是州县(市)联动服务,建强培育队伍。全州科技管理部门在州科技局带领下持续开展将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和研发经费投入工作形成常态化服务机制,州局班子分组认领任务,对口联系分管县(市)科技局、农科局,“十四五”期间,共带队入企300多户帮助指导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和研发投入经费归集工作。充分发挥省、州高新技术企业专家培育服务团队和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作用,省、州、县三级联动开展与培育企业“一对一、面对面”服务3次,服务企业284家,培训800人次以上,形成“一企一策”267份。精准助力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强化政府职责职能,做好政策落实落地。“十四五”期间,红河州科技局严格抓实《云南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29条措施》《红河州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试行)》及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为红河州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配合科技厅积极组织高企培育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云南企业科技特派员需求67个;在13县市开展云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中小微企业创新需求试点工作,组织科技型企业申报云南省重大科技专项32项,重点研发计划13项;及时兑付云南省科技厅对各年度认定高新技术企业的奖补资金1085万元,拨付州级高新技术企业“三倍增”行动计划奖补资金450万元。用心辅导企业享受研发投入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和先进制造业增值税加计抵减税收优惠政策,据税务部门统计,近年来全州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各项税收优惠减免税费近20000万元。以对企业研发创新活动全链条式的政策服务保障,将真金白银放到企业,鼓励企业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三是发挥各类机构作用,开展科技企业培育服务。红河州科技局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政策的广泛宣讲与实作培训相结合,作为企业培育服务的主要抓手。“十四五”以来,积极对接云南省科学技术院、云南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院、云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促进会,邀请各类政策专家多次到红河州为企业开展政策、业务培训。积极对接本地银行、保险公司,为高企、科小企业开展科技金融专项政策咨询服务,促成知识产权质押贷、善科贷等科技贷款事项,为全州科技企业融资7756.00万元。组织红河州企业、县市科技管理部门人员,参加科技厅线上政策解读培训4次,参加州科技局线下科技政策培训、企业“一对一、面对面”服务活动3次,参训单位385家,受训人员1000余人。加强社会第三方服务机构服务企业力量,引入优质第三方机构加大对后备企业的培育服务,多次配合县市进行入企调研服务。从企业发掘培育时就介入服务过程,搭建政企沟通桥梁,帮助企业精准反馈高企、科小申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企业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中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是推进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企业良性成长。积极推进红河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技术创新集聚区,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对州内有实力的4家新型研发机构培育建设,为红河州重点产业技术研究和创新孵化提供保障。用好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平台,鼓励动员红河州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和团队到省级平台练兵、展示自己,吸引投融资。近3年,我州127家企业参加云南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优胜奖16项,组织奖3项。弥勒市高新技术企业弥勒羚羊能源有限公司,“年提质200万吨低品质褐煤清洁高效利用项目”冲进第七届“创客中国”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50强总决赛,荣获企业组优胜奖。
(三)深入实施“人才强州”战略,不断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全力打造创新人才聚集高地
近年来,州科技局深入推进人才强州战略,实施“红河奔腾”人才计划和一系列引智留才计划,先后制定出台“红河奔腾”高层次人才、创新人才、产业人才及科技人才引进研发补助等配套政策,以政策保障我州企事业单位招才引智、留人用人。2023年共评选“高层次人才”30名,创新人才18名;2023年全州共有8名人才入选2023年度云南省“两类”人才计划,其中: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3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5名。2024年省“两类”人才计划、“红河奔腾”人才计划尚未开始评选。已累计建立41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在建设期的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15个),合作项目涵盖绿色农业、医疗卫生、食品加工、陶瓷材料等多个领域。累计建立39个红河州院士专家工作站(院士工作站1个,专家工作站38个),合作项目涵盖贵金属、新材料、食品加工、绿色农业、水利水电、生物医药和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建立技术经纪人队伍,全州共有58人取得云南省初级技术经纪人证书。累计获批科技部“三区”人才282人,认定云南省科技特派员480人。选派9个云南省科技特派团开展“一团一业”科技服务,提供产业技术指导服务、品种技术引进推广、农业产业功能拓展等服务工作。
探索创新激励新机制,成立云南红河熊庆来科学技术奖基金会,鼓励社会力量出资200万元设立科技进步奖,并评选出年度科学技术进步与创新一、二、三等奖和杰出贡献奖共计20项。3年来,组织全州各创新主体积极申报参评云南省科学技术奖,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奖39项。实施“红河奔腾”人才计划,实施7个引培人才专项,推进“人才绿卡”制度,成立“一站式”人才发展服务中心。
感谢你们对我州科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审视各方所提建议意见,在制定出台全州科技创新政策中酌情纳入各位代表所提建议,发挥更好的政策激励和保障作用,积极引导全州创新主体走创新发展道路。
红河州科技局
2024年8月15日
(联系人: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