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jytyj/2024-0006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24〕62号
  • 发布日期: 2024-10-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 第48号提案的答复

住屏边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州政协社法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在红河州中小学校建立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提升学生劳动技能的建议》第4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全州学校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制定印发了《中共红河州委办公室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工作行动方案》,提升劳动育人实效。

一、开齐上好劳动教育课程

目前,全州1044所中小学按照劳动技术每周1课时的课程要求,因地制宜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开课率达到100%,课程涵盖劳动精神、种养殖等必修课,各地各校以课堂教育为主,传授编制、插花、小维修、餐厨技能整理内务、志愿服务等日常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满足劳动教育课程需要,各校还创设校本教材,丰富教学内容,为学生树立劳动精神、传承劳动美德、创造劳动价值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二、发挥劳动教育研学作用

自2017年以来,红河州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依托特色农业、手工制作、文旅精品、红色教育等州内外优势资源,大力开发研学基地,真正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向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田园小镇、景区景点,品位劳动快乐、欣赏田园风光、感悟劳动价值,树立强烈的家国情怀。元阳、红河、屏边等县市依托森林、梯田、古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劳动实践,创新呈现民俗文化和耕读场景,打造自然生态研学营。元阳哈尼梯田景区推出了梯田捉鱼、泥雕体验、织染布艺体验、欢乐磨秋、种植、野菜采摘、梯田亲子游、农事体验等20多项活态文化体验产品及活动,2023年4家涉旅企业开展研学营业务,开展研学39次,参与游客达1086人次。屏边滴水苗城景区推出“苗族民俗文化”研学营活动。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景区推出系列特色党课,并通过场景还原的方式让游客们身临其境,在接地气的课程活动中感悟红色精神,汲取智慧与力量。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景区推出“我们的西南联大”研学线路,在课程设计上将“游”与“学”相融合,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安排内容丰富的参观、学习探究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2023年暑假共计开展活动143场次,累计达8300余人次。开远二中“现代高效农业与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相融合”和泸西县金马镇初级中学“立足实际 劳动树人 积极探索‘课堂+’劳动教育模式”获得省级劳动教育典型案例,建水一小“种西瓜”、开远市东城小学“寻味中秋,以劳育人”、弥勒市庆来学校“扎染”等5节劳动教育课程获得省级中小学劳动教育精品课。“蒙自市草坝镇大落就小学”等5所中小学被云南省教育厅认定为劳动教育示范学校。

三、深入挖掘劳动教育资源

一是为做好劳动实践研学教育课程的规范,2021年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管理办法(试行)》,陆续审核命名了108个研学基地的红河州研学实践教育研学基地,其中14家为劳动实践课程教育研学基地,开发劳动实践教育课程40余项。指导各研学基地根据地域特色进行相应课程线路设计,推动研学资源开放共享和协调发展。各研学基地充分挖掘自身特色资源,并结合乡村振兴、绿美乡镇、绿美农村等开发一系列中小学研学旅行示范课程,初步构建了5个教育指向的主题研学线路课程分类。在聚焦德育和乡村民俗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中小学生劳动实践教育课程,比如让学生到元阳县阿者科传统文化村落,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哈尼族传统农耕文化,让学生到个旧市牛奶小镇了解现代牛奶养殖和牛奶的保存、加工、出产,让学生到开远“卧龙谷米业有限公司”了解新技术杂交水稻的种植和水稻产业化的发展等。二是从2019年起,推动研学旅行在中小学逐步开展,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州级每年计划组织1.5万名以上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从2019年至今,共开展集中研学实践活动121期,参与学生70490人,其中,小学生34191人,初中生26765人,高中生9534人,研学实践活动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成效和社会效应,全面推进了素质教育,教师、学生、家长满意度测评分别为100%、100%、98%。2023年,承办云南省中小学生“行走红河”研学实践活动,共有昆明市、玉溪市等5个州市100名初中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参加,研学站点涵盖蒙自、元阳、建水3个县市,包含阿者科等特色乡村;2024年,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边境行”研学实践活动,全州共有1297名中小学生及52名教师参与,辐射全州13个县市260所中小学。三是利用全州各县市地貌、产业、民族、民俗等多样化特点,依托特色农村资源等因地制宜制定研学旅行路线,让研学学生可以深入农村体验种植、养殖、手工等传统农活。规范化全州劳动实践教育研学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还可以得到相关知识面的提升。

四、拓展劳动教育实践功能

各县市教育部门和13县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利用周末节假日,指导家长带领孩子深入各县市108个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短途研学旅行和劳动教育,如个旧乍甸的学生就可以到牛奶小镇开展养殖类的研学实践活动,开远羊街的学生可以到卧龙谷米业加工和种植基地了解现代化大米种植和加工,弥勒市区的学生到东风韵小镇体验葡萄规模化种植和葡萄酒酿造过程等。根据各县市特点,把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指导开设以假期和周末为主、路程较短,体验深刻的劳动教育实践课程,通过整合城镇周边成熟的农业果蔬栽培基地进行开发和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课程,让学生在实践劳作中体会到生产劳动的喜悦和收获。

五、下一步工作

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凝聚全国、省、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识,让好建议、好提案成为推动劳动教育立项的重要依据,积极争取国家、省资金支持,加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施质量和水平,保证劳动教育实效。二是建立完善政府主导、社会支持、学校重视、家庭参与的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丰富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挖掘劳动教育优势资源,发挥部门协同育人职责,让学生在研学中树立爱家乡、爱祖国的信念情怀,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鼓励乡村学校和有条件的县域学校,通过协商协调、低价租赁、合作共建等方式,整合部分土地资源,建设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推动学校劳动教育走深走实,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8月28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