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jytyj/2024-0005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24〕51号
  • 发布日期: 2024-10-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

州工商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破解教育内卷化倾向促进中小学师生身心健康的建议》第67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深化改革,助推基础教育发展。一是坚持育人为本,正确处理中考改革中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规律,系统推进教育评价改革。以《云南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为指导,围绕公平竞争、公正选拔、公开透明的原则,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择优录取,制定《红河州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二是促进教育评价方式改革,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云南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从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对学校进行评价。整体反映学生初中阶段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客观记录初中学生成长过程的突出表现,做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成长,成为学生毕业升学的依据或参考。三是通过有序扩大城镇学位供给,推进城乡一体化办学,推行集团化办学等方式,提升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优质学校及优秀师资的辐射引领作用。截至目前,全州已累计组建教育集团46个,其中高中教育集团2个,初中教育集团13个、小学教育集团30个、学前教育集团1个,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基础教育学校总数达177所,全州13县市实现集团化办学全覆盖。

(二)瞄准定位,“减负”“提质”两手抓。一是聚焦校内减负,提质增效助“双减”。组织编写《红河州课后服务工作指南》,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和教学有关要求,制定了小学和初中学校、城区和农村作息时间、课后服务时长参考模板,提供给各县市和学校参考。全面规范课程设置,采取学区化管理、强校带弱校、1+N课堂、教师兼职、走教等多种形式,实现开齐开足课程课时。以教科研为龙头抓作业设计,全力攻关作业设计,努力做到“控数量、提质量”,努力确保学校教育“减负不减质”。二是推进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集团化办学、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等方式,有效扩大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全州已累计组建教育集团46个,其中基础教育学校教育集团44个,参与集团化办学的基础教育学校总数达148所。三是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各学校充分利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文化馆、图书馆、劳动基地等公共服务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四是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各学校严格落实“五项”管理。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和体质管理,严格落实学生睡眠时间要求,严禁学业过重挤占睡眠时间,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创新“双减”工作方式,建立机制促长效。下发《红河州关于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分类审核登记和规范管理的通知》,明确校外培训机构主管部门,从严审批和规范管理。县级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督查通报制度,将“双减”工作纳入教育督导内容,聚焦工作重点、关键环节开展督导检查和家长走访调查工作,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单位(部门)进行通报。建立明察暗访工作机制建立教育督导部门深入学校,对“双减”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辖区责任督学深入师生之中了解“双减”政策落实。持续开展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整治,落实校外培训黑白名单管理,不断引导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截至2024年4月,222家机构均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与相关银行签订第三方监管协议,预收费纳入第三方银行监管。

(四)营造“双减”改革氛围,推动社会教育向良好生态转变。一是合力打好“宣传牌”。加强政策学习宣传引导,坚持政府引导与学校动员双管齐下,充分利用家长群、公众号、LED显示屏、家长会等途径,宣讲“双减”政策的实施意义和目的,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消除家长的疑虑。充分利用主流媒体、网络平台,加大“双减”政策宣传阐释力度,积极总结推广“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家庭、学校、社会各方转变理念,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二是抓实抓细日常监管。制定下发《关于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作用深入落实“双减”政策的通知》《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十严禁”》《校外培训机构负面清单(试行)》,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强化培训机构自律诚信意识,不断规范办学行为。指导各县市在中小学校和幼儿园开展家校社联动,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压减学科类培训机构数量,“双减”前全州共有256家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通过转型或注销,截至2023年3月,全州无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压减率为100%。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构建‍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在教师队伍赋能上下功夫,提升支撑力,在教学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提升实效力,在教学提质增效上下功夫,提升实效力。凝聚合力,呼吁全社会真正地尊重教育规律,‍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孩子们培养成为‍身心健康、有学识、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8月1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