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hhzjytyj/2024-0002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24〕59号
  • 发布日期: 2024-10-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2号建议的答复

张明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将专业社会工作引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22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建立长效机制。一是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全面落实《云南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下发了《红河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清单》,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二是组建了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库和红河州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全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三是推动全社会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科学认识更加深入、关心支持更加有力,科学引导家长树立对子女的合理期望;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和相关部门协同联动的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更加完善。

(二)建强专业队伍。一是加强专兼职心理教师配备,截至目前,全州中小学(含中职学校)专兼职教师配备率达到100%,其他未配备专职教师的学校100%配备兼职心理教师;二是加强社工人才培养。会同州委社工部、州妇联、团州委、州建成了红河州妇女儿童“一站式”关爱服务中心,为红河州妇女儿童提供心理咨询、维权服务、家庭教育、关爱帮扶、困难救助等工作。三是依托红河州心理学会、红河州健康教育促进会、红河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等社会组织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全力提高师生和人民群众的健康素养,增强健康意识,促进形成关注健康、追求健康的良好氛围,汇聚众多心理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为有心理问题的人群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障;州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将致力于为未成年人提供心理健康专业服务,帮助未成年人解决心理问题,促进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三)建立预警机制。自2019年以来,我局就针对四年级以上学段开展了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全州累计200余万学生接受测评,建立健全“测评-干预-预警-辅导-转介”闭环管理机制,严格按照省教育厅规定心理排查量表,落实三级预警库学生“一生一策”名单化管理,建立个案分析报告制度,指导家长及时转介治疗。重点加强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单亲家庭、重组家庭和中途转学等学生群体的跟踪服务。

(四)强化心育引导。一是加强课程建设。按照《红河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重点任务清单》,落实每两周至少安排1节心理健康教育课,积极开展好人际交往技巧、生命教育、生涯规划等主题教育,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积极协调红河学院社工专业学生利用暑假开展志愿服务,为在校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行为规范培养、人际沟通辅导、职业生涯规划、法制教育等服务。

(五)加强家校协同。一是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活动、全员家访等,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协助家长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困扰和心理情绪问题。二是用好社区家长学校。依托全州1365所村、社区家长学校,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的心理干预与情感支持,注重青少年家庭教育功能的有效发挥,为青少年成长提供支持,从个人、家庭、社区等多层面加强对困境青少年的教育引导。

(六)加强部门协同。红河州妇联积极开展“一站式”关爱服务,先后到金平县八一中学、金平中学、红河县二中、三村乡中学分别开展了10期以“知性蔷薇”“愈见彩虹”“情绪进化论”“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青春期自护教育小组活动,活动以学校为青春期教育阵地开展青少年自护教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形成早婚早育危害的正确认知,提升预防性侵保护意识和能力,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培育工作,正确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充分发挥社工专业队伍力量,通过小组活动构建沟通交流平台,提前识别和筛查和介入青春期困惑、青春期心理危机等情况;联动社区妇联干部资源,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宣传、开展未成年人青春期自护教育,关爱青少年成长。未成年人自护教育活动创新了社工主导、妇联参与、学校配合的联动模式,更好地宣传推广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与未成年人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小组活动中引导未成年人提高了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能力。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校家社协同育人。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和省、州文件精神,充分发挥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优秀社工作用,为家庭教育提供社会支持,联动学校、妇联等共同做好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抓好社会心理健康宣传教育,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防控工作,共同营造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大格局。

(二)用好社会教育资源。加强社区、学校联动,通过社工站等广泛调动社会资源,整合专业力量,加强社工进校园服务,探索新颖的课程方式,发挥法治、安全、医疗、心理等“家长夜校”“乡村夜校”作用,向广大家长、村民普及有关科学知识,从了解自己的孩子、接受孩子现状、努力提升自己、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引导家长与孩子更好地相处,学会从孩子态度发现自己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与孩子共同成长。

(三)强化专业队伍建设。一是全面推进全州中小学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发挥专家教授、教研员、专职心理教师、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科任教师等六支队伍作用,围绕“爱润红心”目标,贯彻“治病于未发”理念,举办具有专业特色、侧重实战实操的技能培训及工作督导,持续提升广大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的能力。二是持续探索“社工+”工作思路,打造具有红河特色的专业社工服务品牌,完善青少年学校社工服务体系,针对学生开展压力舒缓、沟通技巧培训、心理危机介入等支持性服务,与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师合作,畅通转介流程,促进社工专业支持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联动,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更广泛路径。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4年8月28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