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zfzhggwyh/2024-0000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文号: 红发改函〔2024〕47号
- 发布日期: 2024-10-2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红河州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第79号建议的答复
张顺华代表:
您在红河州人大十三届四次会议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培育做强全州民营企业的建议》的第79号建议,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全州民营经济总体情况
2024年上半年,全州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848.18亿元、同比增速6.6%,高于全州GDP增速1.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达到59.2%;拉动全州经济增长4.0个百分点,对全州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0.9%。分三次产业看,民营经济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24.53亿元,同比增长3.3%;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55.4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66.99亿元,同比增长6.5%;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68.20亿元,同比增长7.0%。民营经济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4.7:30.1:55.2。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一产业占比与去年同期持平,第二产业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提升0.8个百分点。
上半年,全州完成民间投资260.46亿元,同比增长31.1%,较去年同期提高46.1个百分点,高于全州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1.2%)19.9个百分点,占全州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0.2%,较去年同期提升9.12个百分点。其中,农、林、牧、渔业民间投资同比增长83.9%,占民间投资比重为27.57%;房地产开发民间投资同比下降48.8%,占民间投资比重为10.36%,制造业民间投资(不含省返)同比增长41.3%,占民间投资比重为25.56%。
截至2024年6月末,全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达501122户,同比增长17.08%,其中,民营企业71624户,同比增长19.58%。2024年1-6月,全州新设立民营经济经营主体43551户,同比减少21.20%,其中,民营企业新设立4718户,同比减少16.95%;全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退出19684户,其中,民营企业退出3724户。全州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的退出新设比为45:100,其中,民营企业退出新设比为79:100。
二、做优资源经济培育做强民营龙头企业方面工作情况
州委州政府全力推动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安排落地见效,把资源经济作为重点工作安排部署,“突出特色优势,抓实资源经济”。坚持全州资源一盘棋,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做优农业、做强工业、做大文旅、做实能源、做深消费”,努力把全州高原特色农业、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绿色能源等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主要做法如下:
(一)资源经济及民营企业基本情况。按照省级统计口径,红河州绿色能源、矿产资源、电子信息制造业、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烟草、生物医药、林草8项重点资源(水利资源、人力资源无法统计)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23年达到46%。我州8个重点资源增加值占GDP的比重2024年、2025年、2026年的目标分别为47%、48%、49%左右。落实《红河州贯彻落实云南省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任务分工方案》(红办通〔2022〕99号),2024年上半年,全州共办理“个转企”570户,累计5900户;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6家,全州入库资质等级建筑企业达360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户,全州达532户;全州实有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663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不含批零住餐)企业169户;全州有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55户、省级专精特新中企业 68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 户;全州实有高新技术企业98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689户。
(二)发展壮大资源经济,明确目标任务。锚定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沿边开发开放示范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制定《红河州发展壮大资源经济三年目标及2024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提出绿色能源、矿产资源、电子信息制造业、高原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烟草、生物医药、水利、林草、人力10项重点资源,明确牵头部门、工作任务等。围绕打造矿产资源新优势、增强绿色能源有效供给、加快延伸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激发高原特色农业新潜力、升级文化旅游品牌形象、推动烟草产业创新发展、提升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实施水资源价值链提升工程、构建林草资源新格局、打造人力资源新优势抓实资源转化,助推经济增长。
(三)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做强现代工业。我州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和发现的矿产50多种,铜、铅、锌、铟等有色金属储量丰富,锡矿储量、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全国老工业基地、云南近现代工业发祥地之一。州政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全力推进工业振兴。州级重点资源主管部门建立10项重点资源的资源分布图、会同要素保障部门制定重要资源管理名录、建设重要资源动态管理项目库,推进资源开发与深加工产业一体协调发展。全产业链重塑烟草、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新优势,大力发展锡基等新材料,打造铜箔生产基地。加快开远50万吨合成氨、云锡化工、华鼎固废资源综合利用,云南宏合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93万吨低碳铝建设项目一期、云南创联合金年产150万吨新型铝镁合金材料等重点项目推进。
(四)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做优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我州光照充足、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耕地面积609千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85千公顷,水果、花卉、蔬菜等优势产业种植面积居全省前列,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云南“中华生物谷”重要基地和“滇南生物基因库”。州政府用足用好这些资源,在“土特产”上下功夫,持续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中国南方优质蓝莓带”“云花创新中心”“南菜北运、西菜东调基地”“面向全省乃至全国的优质畜禽供给基地”。
(五)发展壮大资源经济,推进产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三千四百年”七张靓丽名片和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打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有一个最云南的地方”,“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文旅品牌。2024年1—6月,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356.87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接待总收入525.9亿元,同比增长6.69%;依托丰富的有色金属资源优势,做优锡基新材料产业链、做大铝基新材料产业链、做强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做精铟基新材料产业链、做新锌基新材料产业链、做细砷基新材料产业链、做绿铅基新材料产业链的思路,全力打造世界领先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做活口岸经济培育做强出口型民企方面工作情况
从经营主体来看,进出口实绩企业增加,民企仍是主要支撑。1—6月全州共有240家企业开展进出口,较去年同期增加23家,其中进出口总额超过亿元的企业14家,较去年同期多5家,2千万元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共36家,较去年同期少1家。1—6月民营企业进出口79.5亿元,下降21.1%,占全州外贸总量的80.4%。国有企业进出口6.4亿元,下降17.6%,占全州外贸总量的6.5%。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3692万元,增长50.4%。培育做强出口型民企主要做法:
(一)深化“政银企保”合作,推进金融帮扶。举办2024年红河州政银保合作机制“金融服务外贸企业”专题推介会,80余家外贸进出口企业共100余人参会,进一步增强企业开展外贸进出口信心。利用出口信用保险在“防风险、促融资、拓市场”等方面政策性作用,扩大外贸企业参保覆盖面,目前红河州总共投保中信保客户91家,今年以来共承保金额8600万美元。
(二)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推动综合保税区政策和模式创新,6月红河稳满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批重527.2吨的进口货物在蒙自海关监管下,通过“一票多车”模式申报,采用“整报分送、单车进出区”方式进入红河综合保税区。该模式下,同一辆货车可重复使用,节省车辆调度费用的同时,还压缩了近70%的货物运抵停留时间。
(三)加快对接RCEP,服务企业尽享RCEP关税优惠。发挥中越农产品“绿色通道”通关提速度作用,对完整提交相关信息的RCEP成员国产易腐货物和快件,落实6小时内放行等便利措施。进一步推广经核准出口商制度、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等政策,2024年1-6月,蒙自海关为输往RCEP缔约国的货物签发各类优惠原产地证书5705份、货值1.08亿美元,金额同比增长84.82%,减免关税3827万元。同时以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RCEP企业服务中心为平台,启动“平台+企业”服务合作模式,2024年1月水木美(河口)商务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注册成立,为企业赴越投资提供全流程、“一站式”咨询服务。
四、做强园区经济提升民营企业竞争力方面工作情况
全州园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州委“337”工作思路,加快推进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全面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出大抓产业、主攻工业和壮大园区经济的浓厚氛围。截至目前,全州9个开发区占全州国土空间0.24%的面积,聚集了237家规上工业企业,贡献了全州80.34%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建成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具体情况如下:
(一)园区(开发区)数量、类型和行业管理情况。目前,全州开发区数量为9个,州开发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发展改革委。按级别分为:国家级开发区3个、省级开发区6个;按发展类型和行业管理划分:州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6个省级产业园区的业务指导、政策支持、服务保障、监督管理工作;州商务局负责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河口边合区3个国家级开发区相关工作。
(二)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2023年,全州开发区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354.9亿元,占全州(1973亿元)的比重达68.67%;全州开发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高于全州6个百分点。其中:全州规上工业总产值200亿元以上开发区有2个,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562.56亿元,弥勒产业园区222.5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100亿元以上开发区有3个,开远产业园区187.25亿元,个旧产业园区177.41亿元,建水产业园区129.66亿元。2024年1—6月,全州9个开发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862亿元,占全州(1072.9亿元)比重80.34%;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1%;全州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为237户,比2023年新增11户。
(三)做强园区经济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一是结合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评价办法、园区经济考评方案、开发区振兴三年行动方案等考核体系,强化日常调度,重点围绕规上工业总产值绝对值和增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绝对和增速等6类11项指标,对标云南省下发红河州开发区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达20%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速达1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等的重点工作目标,定期通报,跟踪调度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二是指导各园区高质量完成招商引资一图两库三清单编制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四个一”机制:一部宣传片、一张交通图、一份招商推介手册、一本园区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按照“构建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打造产业生态”的思路,对产业链头部企业、核心企业、关键配套企业实行目标导向、清单管理、定向招商。三是围绕园区水、电、路、气、通信、“两污”等基础设施建设痛点堵点,以及第二轮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指出问题,建立“基础设施项目清单”,举一反三围绕园区基础设施短板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开工一批项目,持续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短板。四是高度重视营商环境评价工作,聚焦市场主体纾困发展,认真查摆营商环境排名差的原因,以开展暖心行动为契机,助企纾困,积极作为,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提升营商环境满意度。
感谢您对我州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培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发展改革委员会
2024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