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912-01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 三次会议第184号提案的答复
红文旅函〔2024〕63号
孙筠筠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红河水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8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水电和航运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随着水电开发力度加大,全州先后在红河、南盘江、藤条江等主要河流上修建了云鹏、南沙、戈兰滩、那兰等水电站并蓄水发电,形成了南沙、马堵山、那兰、戈兰滩、土卡河、雷打滩、云鹏、花坝子八个大中型电站库区,增加了红河航运的里程。截至“十三五”末,辖区内通航里程达820.16公里,其中省管航道469.08公里,红河水运南沙库区(四级航道)28公里、马堵山库区(五级航道)58公里。同时,加快推进绿美河湖建设,其中,红河县虎街河水库、洛甫水库、窑房水库确定为红河州2023年美丽河湖。
二是加强航运文化作品创作宣传。在红河州第三届群众文化“白鹇奖”评选工作中,红河县创作的作品《红河有个红河尼湾》进入决赛。
但由于马堵山、南沙电站库区大坝建成后,水位提升,集水面积增加,且大坝未规划建设船舶翻坝设施,导致船舶只能在库区区域航行,无法将沿线各县市串联。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联合交通、发改、水利等部门,结合水运发展实际情况积极向上级报告,争取大力推进红河流域水路交通发展。同时,强化招商引资,积极引进有意愿、有实力的市场主体开发利用好红河水运文化资源,打造建设以红河水运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文旅产品,推进红河水运文化和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感谢你对我州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