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910-89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78号提案的答复
红文旅函〔2024〕58号
马丽君等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在红河州打造一批艺术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的建议》的第17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艺术是美丽乡村的内核,更是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红河州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艺术乡村,对推进文化赋能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在州委宣传部的牵头下,州文化和旅游局与其他相关部门认真履行职责、积极配合、合力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正如你们所提到的,当前我州的乡村文化振兴特别是打造艺术乡村赋能乡村产业振兴方面,还存在项目资金支持不够、文旅资源整合不足、用地指标争取困难等急需解决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你们提出四条真知灼见的建议,我们认为非常切合工作实际,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相关工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围绕这些建议,我局切实履行部门职能职责,与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协作,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不断取得新的工作成效。
一、关于整合资源支持强发展
我局会同有关部门在全州择优选取一批文化底蕴深厚、开发条件较好的乡村,作为文化旅游示范村重点扶持打造。通过整合各口项目资金,加大重点村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民族文化挖掘整理和资源整合利用,为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村提供坚实的发展条件和招商基础。目前,全州现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村4个(元阳县新街镇、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弥勒市西三镇可邑村、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金牌旅游村7个(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委会、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泸西县永宁乡永宁村委会、蒙自市观澜街道永宁村委会、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社区、蒙自市芷村镇白石岩村委会),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11个(建水县西庄镇团山村委会团山村、元阳县新街镇爱春村委会阿者科村、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可邑村、泸西县永宁乡永宁村委会城子村、开远市羊街乡黑泥地社区七二村、蒙自芷村白石岩村委会查尼皮村、蒙自观澜街道永宁村委会永宁村、建水县临安镇韩家村委会碗窑村、弥勒市弥阳街道章保社区小河边小组、河口县河口镇八条半小组城郊村、屏边县湾塘乡牛碑村委会人字桥村小组)。
二、关于培植特色产业激活力
我局积极会同宣传、农业农村、民宗、住建等部门,认真指导各地乡村旅游重点村稳步健康发展,注重充分挖掘乡村文化艺术在乡风文明、有效治理上的独特价值,守住文化根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努力构建“文化艺术+产业”的产业经济驱动力和发展潜能。一是推动“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成果转化,实现“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旅游”“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产业”协同发展,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如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建水县临安镇,在所辖乡村地区发展紫陶生产及销售点近2600个,产业链带动就业人员达近10万人,紫陶产业年产值超30亿元。其中碗窑村的旅游经营户达上千户,村内接待游客量每年达到5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总收入达上千万元以上,村民的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二是扶持引导各地乡村非遗传承人、本土农民艺术家驻村创作,以培训方式指导农民参与刺绣、剪纸、墙画设计,整合各方资源激活乡村发展活力,让村民成为艺术乡村建设的主体,让村民享受到艺术振兴乡村带来的红利。如蒙自、建水、石屏、开远、弥勒、元阳、红河、屏边、河口等地的许多自然村(村小组),积极发动非遗传承人和文化能人参与,通过人居环境整治与地方文化艺术融合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乡村文明程度明显提升,普遍成为了乡村旅游的打卡点,甚至是重点旅游村,吸引了广大游客,促进了当地农特产品和非遗文创产品的销售,增加了村民收入。
三、关于盘活土地资源促发展
针对艺术乡村项目建设用地保障,优化简化审批手续等问题,经我局与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沟通协商,州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将加强对县市指导工作,做好用地保障相关工作:一是继续落实“项目跟着规划走”的原则,坚持规划引领,合理布局产业用地,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二是继续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和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有关要求,将配置计划指标与处置存量土地挂钩,纳入国家、省级人民政府重大项目清单,国家军事设施重大项目清单的用地清单的单独选址项目,由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统一配置计划指标,未纳入重大项目清单的其他项目和城镇批次用地,以存量土地处置规模为基础核算计划控制额度,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使用计划指标;三是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审查审批流程,全面压缩审查审批时限,对重点项目用地实行“容缺+承诺”受理机制,开通“绿色通道”,提速用地审查审批,确保用地保障工作及时推进。在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战略中,我局将继续与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保持密切联系,对各县市申报的艺术乡村建设项目给予关注和支持。
四、关于整合各方资源见实效
一是结合各地乡村文化艺术特点,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品牌。目前通过全州各级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弥勒市通过串联起小河边、“东风韵”小镇、小太平村、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打造的“云南·乡村浪漫之旅”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元阳县串联起箐口民俗村、哈尼小镇、大鱼塘村、坝达景点、胜村集市、普高老寨、多依树梯田、阿者科村、垭口村、老虎嘴景点、攀枝花村,打造的云南·“云上梯田 最美田园 ”之旅被文旅部推荐为“美美与共 华彩一堂”乡村旅游线路。红河县串联起马帮古城景区、他撒村、撒玛坝万亩梯田景区、龙玛村、桂东村,打造的“齐聚梯田边 欢庆开秧门”线路入选文化和旅游部82条“岁时节令 自在乡村”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开远市串联起开远市区、知花小镇、开远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卧龙米业农耕文化实践营地,打造的香风隔岸闻、滇南“新花都”精品游入选农业农村部举办2024中国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行60条春季精品线路。二是积极支持艺术家驻村开展活动。今年已安排中央资金5万元补助西三镇法依哨村公共文化馆(文化专家名人工作室)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我局每年持续开展戏曲进乡村下基层演出活动、乡村“四季村晚”活动等,全州每年开展惠民演出900场次以上,乡村村晚活动15场以上,其中2023年在建水县普雄乡普雄新村成功举办了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活动示范展示点活动,今年8月还在建水县西庄镇白家营村举办了2024年全国“四季村晚”(夏季)活动示范展示点活动。今年5月份我局成功举办了全州第三届群众文化“白鹇奖”文艺汇演活动,其中新创作了一大批乡村振兴主题的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和作品,除了推荐参加全省的群众文化“彩云奖”评选外,还将在今后的乡村惠民演出和村晚活动中广泛推广,成为广大乡村干部群众的精神食粮。
感谢你们对我州乡村文化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