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910-21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3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75号提案的答复
红文旅函〔2024〕55号
州政协宗教界、州政协少数民族界: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深耕红河州节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议》的第17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建议采纳推进情况
(一)挖掘节庆文化内涵,讲好中华民族节庆故事,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一是做好少数民族文化书籍的出版。做好《红河州世居少数民族志书系列》出版精品工程项目,目前已完成《红河州彝族志》的编纂和出版。正在进行《红河州哈尼族志》《红河州瑶族志》《红河州苗族志》《红河州布朗族志》《红河州拉祜族志》的编撰,内容涉及地理历史、经济科技、天文历法、医药卫生、宗教民俗、革命斗争、文化遗产、人物等,每卷内容分为21章。二是做好红河州民族节庆民俗文化传播。屏边花山节、弥勒阿细跳月节、哈尼长街宴、哈尼矻扎扎节、彝族火把节等,通过短视频呈现民族演艺、传统民俗活动等,在大众中宣传好红河州节庆文化内涵,讲好中华民族故事。三是邀请网络达人助力红河州节庆文化宣传。与@蓝天学长、@鸟木、@小明、@南曲文化、@茶农不会玩说唱、@逍遥女魔头、@披荆斩棘的骑士、@杨帆在旅途、@刘同学爱侣行等达人助力,在体验民族节庆同时多角度解读红河州的民族文化。
(二)探索节庆新模式,丰富和发展中华节庆文化方面。一是发挥节庆引流的强大优势,丰富节庆旅游经济。2024年红河州节庆引流作用明显,2024年4月12—14日(泼水节),元阳县共接待游客11.7388 万人次,同比增长48.78%,旅游总收入12404.18万元,同比增长39.7%,呈现“火爆”态势;红河县“开秧门”暨“仰阿娜”文化旅游节共接待游客319.93万人次,旅游总花费30.14亿元,相关报道阅读量达4000万,活动被CCTV2、CCTV4、CCTV13报道,登上云南日报头版,受到央视新闻、世界新闻网和云南网等媒体关注;7月弥勒阿细跳月节暨东风韵葡萄文化艺术节联动,多形式的景区景点活动、民族展演,全网曝光3.84亿,成为暑期热门旅游目的地。二是撬动节庆活动与旅游消费。比如,在今年的泼水节中元阳县就通过活动集中展示了7个世居民族的民族服饰、歌舞、美食等,展现了元阳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2023年绿春的哈尼长街宴民族游演、特色产品展示街、美食街等,元阳县、红河县同期也在景区打造长街宴体验活动,吸引人流与消费。
(三)以节庆彰显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红河形象。一是借助央视栏目,宣传红河州的民族文化形象。2024年《中国诗词大会》在元阳拍摄,通过诗词的形式,将哈尼长街宴“百桌相连千人同宴,吃的是同心饭,喝的是同心酒”的民族团结精神进行了宣传,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融入其中,在节庆活动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二是打造红河马缨花文旅IP ,宣传推广优秀民族文化。2024年4月份,州文旅局在“首届云南民歌大家唱”让世界听见红河专场发起了“马缨花舞蹈挑战赛”,引起广泛关注。7月31日在石屏县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红河马缨花巅峰赛”挑战规则、活动卡通形象,以及为广大网友、游客准备的畅游红河景区、千年紫陶礼包、景区体验年卡等重磅福利惊喜,同时,线上向全网抖音网友、国内外游客发起挑战,线下联动景区景点进行“红河马缨花”舞蹈打卡有奖福利设置。8月12日,在五大中心广场开展了红河马缨花舞蹈巅峰赛线下展演活动,全民共舞、以舞会友,20余个融合了不同民族元素的马缨花竞相绽放。8月20日,红河州受邀代表云南省参加首届中国新疆民间艺术季开幕式巡游及展演活动,通过马缨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不断通过文化交流、歌舞互通等方式深入人心。截至目前,红河马缨花全网曝光量达3亿,这支热情的红河歌舞跳到了马来西亚、柬埔寨、缅甸、马尔代夫等多个国家。
(四)依托节庆文化及其产业全面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伟业方面。一是策划好节庆活动,展现红河州民族团结进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大发展的良好形象。例如,通过哈尼长街宴、阿细跳月节等具有广泛参与性和民族特色的节庆活动,不仅展示了红河州多民族的歌舞、饮食、服饰等文化,还促进了各民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共同认同和归属感;再比如,在孔子文化节的举办过程中,我们不仅注重礼乐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还积极探索其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化意义,让更多人了解并践行“仁、义、礼、智、信”等中华传统美德。此外,我们还大力推广哈尼长街宴、元阳丰收节中蕴含的互帮互助、敬畏自然、保护家园等思想,通过节庆活动让中华文化更加熠熠生辉、永放光芒。二是举办全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会、讲解员培训班等,要求在博物馆、纪念馆等文化场所的解说词、展陈内容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标志性建筑、公共文化设施、旅游景点等公共场所凸显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三是在2024年哈尼族“矻扎扎节”、彝族“火把节”中,倡议多形式组织开展民族节庆活动,深入挖掘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内涵,推动各民族节日共庆、优秀文化互学,以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吸引人、感染人,让优秀民族文化的魅力在节日中绽放,让各民族的团结在欢乐中凝聚,为传统民族节日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共同营造和谐共融的社会氛围。四是创作具有红河州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精品。近年来,全州文艺院团创作了《诺玛阿美》《哈尼古歌》等大型剧目;《马缨花》入围全国群众文化“群星奖”决赛;《火塘》入围“荷花奖”终评;《我家住在梯田边》获第十二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金奖;《丰收乐作》《云上梯田》等7个作品获云南省第六届群众文化“彩云奖”。目前正在创作以红河州民族元素为主的歌曲《哈尼公主》以及MV拍摄,通过结合现代时尚音乐的融合,掀起新一波文化输出。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根据《红河州创建新一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围绕“枝繁干壮”工程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内涵更充分地融入到红河州特色民族节庆文化活动中,实现中原文化和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一是统筹各县市资源,加强对全州节庆活动策划的指导,选择重点县市活动提前预热宣传,旅行社按照红河州节庆活动时间节点,策划节庆体验线路产品,吸引外国友人到红河州体验节庆活动,从外国人的视觉来展示红河的丰富资源和人文风情。下半年重点做好绿春长街宴、建水孔子文化节的策划、组织和宣传,将各民族团结、共庆共享节日融入其中。二是提升红河州民族节庆的格局,以全民参与、共享节庆狂欢为主旨,活动策划上多增强互动性、仪式感,让参与者在节庆活动中充分体现民族自豪感、获得感,让游客能更加深刻的体验红河州的民族节庆魅力。同时将节庆经济更好的植入到活动中,将红河特色产品展销、红河13味美食长街宴、民族服饰旅拍等多种业态植入,丰富节庆旅游经济。三是增加节庆元素在对外推介上的展示,利用南博会、旅交会、边交会等重要展会,以不同的节庆活动元素在对外推介中进行展示,同时借助好新媒体,用好短视频不断将红河的节庆活动传播到国内外。四是配合红河州委宣传部联动红河州13县市县委讲师团积极培养专业讲解员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守正创新,秉持开放包容、创新发展的理念,持续挖掘红河少数民族节庆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共通性、探索节庆新模式、彰显民族大团结形象、服务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感谢你们对我州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推动红河州节庆文化的繁荣发展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