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909-21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18号提案的答复

红文旅函〔2024〕51号

州政协农业和农村委、九三学社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把哈尼梯田遗产区传统村落打造成“千万工程”红河样板的建议》第11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根据《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将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 31号等10件重点提案立案督办的通知》要求,我局主要分办农文旅产业融合、加强非遗活态传承等方面事项,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哈尼梯田遗产区文旅融合发展情况 

  近年来,州文旅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州党委、政府关于加快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按照“三区一新”目标定位,持续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努力把红河打造成为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坚持以文化为魂、梯田为核、旅游为体、康养为用,充分利用生态、民族、区位、气候等优势,按照“村庄变景点、田园变公园、民房变民宿”的发展思路,打造了一批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康养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哈尼梯田遗产区农文旅融合发展。2023年,元阳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428.93万人次,同比增长2%,其中,海外游客0.15万人次,过夜游客111.65万人次,一日游游客317.1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3.62亿元,同比增长18%;2024年1—6月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4.97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0.44万人次,过夜游客57.78万人次,一日游游客186.7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56亿元。 

  (一)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夯实旅游发展基础。一是持续推进总投资5.02亿元的8个在建项目建设。目前,全福庄中寨旅游特色村建设项目、哈尼梯田重点村落恢复及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哈尼梯田研学基地建设项目、哈尼梯田重点申遗村(垭口)传统民居改造修缮项目及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提升改造项目预计年内竣工并投入使用;哈尼小镇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元阳县哈尼小镇旅游服务业态提升项目、创建文化旅游主题街区胜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快速推进,分别完成投资900万元、300万元以及5700万元。二是紧扣政策,确保前期项目落地实施。积极争取文物专项项目5个,分别为哈尼梯田文化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总投资118万元,项目如期推进中;红河哈尼梯田老虎嘴片区“骏马”梯田滑坡治理项目,总投资2900万元,设计方案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待审批;猛弄司署保护修缮、元阳县新街镇坝达村滑坡治理和元阳县攀枝花乡垭口梯田滑坡治理项目,国家文物局已立项,正在开展设计方案编制工作。 

  (二)以品牌创建为“引擎”,打造生态绿美景区。以创建元阳哈尼梯田5A级景区为契机,深挖生态资源优势,积极争创绿美A级景区,哈尼梯田景区典型经验被评定为云南省绿美A级景区典型标杆;嘎娘乡纸厂村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三)以文化挖掘为举措,打造文化节庆品牌。以哈尼梯田申遗成功十周年为契机,举办了泼水节、开秧门、元阳哈尼梯田国际自行车越野赛、元阳县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区申遗成功十周年大会、元阳哈尼梯田机车音乐节、梯田徒步游、矻扎扎和彝族火把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元阳稻花鱼丰收节”、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全民健身运动会、遗产区万人乐作舞大联欢、元阳哈尼梯田非遗传承展演大赛、元阳哈尼梯田音乐节等特色活动。文化呈现更加鲜活多彩,旅游体验形式更加丰富多元。 

  (四)以农耕文化为载体,发展传统村落游。盘活阿者科村独特的梯田、村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编制《阿者科计划》,创新探索内源式村集体企业主导的开发模式,实现在保护中发展、传承中创新。推出自然野趣、传统工艺、哈尼文化等主题性体验项目,开展乡村大舞台、茶舍、鲜果采摘园等活动,着力打造以体验农耕文化为核心的沉浸式乡村旅游,不断丰富旅游新业态,阿者科村自2019年运营以来,共接待游客16.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39.26万元,进行旅游分红9次,累计分红177.26万元,户均分红2.74万元。被评为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 

  (五)以资源优势为突破,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引导、支持涉旅企业和经营户推出哈尼族传统祭祀、哈尼家访、梯田美育、梯田旅拍、傣陶体验、野菜采摘等本地特色突出、娱乐性强、社会效应好的研学体验项目。结合当地特色刺绣文化,融合各民族刺绣元素,开发独具特色的抱枕、公文包、挂画等刺绣文创产品300余种,进一步丰富了文创产品和游客的购物体验。 

  (六)以“串珠成链”为目标,打造特色农文旅品牌。按照串点、连线、成面的思路,打造以坝达、多依树、老虎嘴景区为主的千年梯田旅游线路,以南沙城周边的那里村傣陶多肉、乌龙村水上烧烤、沙仁沟早熟荔枝采摘为主的傣韵风情旅游线路,打造以哈尼农事体验活动为主的农耕文化旅游线路和以民族节庆文化和习俗为主的人间烟火旅游线路。元阳县“多样的哈尼梯田文化之旅”成功入选“2023年农遗良品十佳旅游线路”,新街镇爱春村委会被认定为第一批云南省金牌旅游村。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入选“2023年农遗良品十佳传承团体”。 

  (七)以线上线下为“媒介”,加强对外形象宣传。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充分借助各级各类载体,通过线上线下互动,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推介,世界文化遗产元阳哈尼梯田旅游品牌逐步叫响擦亮。2024年3月10日元阳长街宴精彩亮相CCTV-1《2024中国诗词大会》,2月4日元阳哈尼棕扇舞亮相CCTV-3《新春非遗之夜》,新华社、云南日报、人民网、云南文旅、红河文旅、今日头条等国家省州主流媒体纷纷聚焦报道元阳哈尼梯田,元阳文旅知名度、美誉度得到显著提升。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工作情况 

  (一)突出活态传承,弘扬非遗价值。一是保护基础工作稳步推进。截至2024年6月,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7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7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8人,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138人,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省级非遗工坊1个。二是挖掘文化内涵。成功培育一批梯田歌手、种田能手,共培养非遗传承人161人;三是打造文艺精品。立足哈尼古歌、长街宴等非遗文化传承,组建元阳县民族歌舞团,建成哈尼家宴演绎中心,打造“开秧门”“长街宴”“丰收节”为标志的节庆活动,累计开展哈尼古歌常态化演出900余场次。《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庆祝中马建交50周年,应马来西亚古晋南市、诗巫市邀请,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云南省外办共同组织红河州歌舞团于2024年8月5日至10日赴沙捞越州古晋南市、石隆门县、诗巫市演出交流。此次演出,州歌团带来了舞蹈《花开彩云南》、哈尼族舞蹈《秧姑娘》、彝族舞蹈《绣》、壮族独舞《洞天》、佤族景颇族舞蹈《高原姐妹花》、傣族群蹈《水媚》、彝族海菜腔对唱《金鸟银鸟飞起来》、哈尼族歌曲《长街宴》、《阿究赫》、云南名歌《小河淌水》、民族器乐联奏《节日里的欢歌》等节目。 

  (二)加强活化利用,释放经济效益。一是激发文化产业潜能。投入112.6万元创作文化影视产品,成功拍摄网络大电影《梯田姐妹》、创作《梯田行》《快乐小哈尼》《哈尼恋歌》等歌曲;二是推进文化交流互鉴。拍摄元阳哈尼梯田纪录片《人与自然共绘的大地油画》在央视财经频道热播,网络大电影《梯田姐妹》入围2024年度第二届香港国际网络电影节入围影片。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农业文化遗产大会等活动,深化对外交流、校地合作,聘请全国知名专家学者64名建立专家库,哈尼梯田保护成果、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等得到广泛宣介。 

  (三)开展惠民活动,共享保护成果。元阳县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入选“2023年农遗良品十佳传承团体”;元阳县猛弄刺绣合作社非遗工坊入选云南省非遗工坊;阿黑西尼摩、木刻分水制、豆豉制作技艺(哈尼豆豉制作技艺)被认定为省级非遗项目;5名传承人被评为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4年元阳长街宴、哈尼棕扇舞精彩亮相CCTV-1《2024中国诗词大会》、CCTV-3《新春非遗之夜》。 

  (四)加大保护力度,深挖文化精髓。一是落实非遗传承人补助政策。按照国家级传承人20000元/人/年、省级传承人8000元/人/年、州级传承人2000元/人/年的补助标准开展非遗传承人补助,2023年共计补助17.4万元。二是开展抢救性保护记录工作。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以录音、摄像、照片等方式记录,让《祭寨神林》得到保护和传承。目前已收集视频资料素材542.5G、图片3000余张。三是开展非遗传承人交流培训。以元旦、春节、文化节庆活动为载体,累计开展传承人传承交流及展演活动10余次。2023年10月开展了元阳县非遗传承人座谈会暨“哈尼哈吧”传承人展演活动。通过交流培训不断提升传承人的传承业务能力和社会影响力。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把红河州建设成为云南省“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打造成为云南旅游新方向目标,认真贯彻落实《红河文化和旅游强州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 年)》(红办通〔2023〕86 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红政发〔2023〕29号)、《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要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强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工作方案》(红政办发〔2024〕19号),立足新发展,树立“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统筹做好资源整合,有效推哈尼梯田遗产区文旅产业提质增效。着力抓好项目筹划包装,要素保障工作,力争一批新项目、好项目、大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做优“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深挖农耕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打造品牌响、形象好、服务优、体验佳的旅游品牌,不断擦亮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这张靓丽名片。 

  感谢你们对我州文旅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14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