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907-76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8-2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148号提案的答复

红供函〔2024〕3号

周少辉、高永和、白忠平委员: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建议》第148号提案,已转交我社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红河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提出宝贵的意见建议。你们所提出的意见建议,对于推动全州野生食用菌产业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你们提出“关于加强宣传,规范采摘。相关部门应积极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采摘野生菌的方法,首先使广大菌农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野生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野生菌主产区建水、石屏、红河、屏边等地建立资源保护区或保育促繁基地,注重野生菌的繁育保护。同时,提升野生菌检验检测能力,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建议,对于我州野生菌可持续发展极其重要。近年来,全州供销合作社系统结合州域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全州野生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基地布局和发展。强化野生真菌种质资源保护,逐步建立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宣传引导群众保护野生食用菌的意识,使野生菌繁殖林区得到更好保护。积极宣传推广承包经营、封山育林、封山育菌、保种促繁等措施,积极推动政府参与管理、土地承包流转的落实、限制外来人员采挖、限制采挖人员密度、规定采挖时间、统一采挖工具、草皮回填等方式,建立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2023年州级财政投入5万元资金在建水李浩寨三尖山实施野生食用菌保护与开发利用项目建设。建成石屏县龙朋镇老黑山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石屏县龙朋镇老石冲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2024年编制完成《云南省建水县野生菌保育(促繁)基地项目实施方案》《云南省石屏县龙朋镇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目前项目正在推进当中。项目建成后,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灵活绑定农户、村集体、合作社、企业,鼓励农户将林地经营权交由集体统一管理、统一承包,实施封山保育、人工促繁等措施,变传统“放养式”拾菌为“包山养菌”,打破“谁采谁有、谁先谁得”采收方式,形成管护采责任一体,促进“林权变股权,林农当股东,收益靠分红”,承包人、林权所有人、村集体三方获利。有效防止无序、过度采摘,实现野生菌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和保育扩繁,全面增强菌农识菌护菌用菌意识。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林草、农业农村、主产区乡镇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快推动建水、石屏、蒙自、红河、个旧等县市野生食用菌主产区建设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推动野生菌繁殖林区得到更好保护,保障野生菌产业的可持续性。鼓励支持野生食用菌企业(合作社)设立野生食用菌检测(实验)室,配备(培养)专业技术人员,提高野生食用菌的检测能力。 

  二、你们提出“邀请菌类专家定期开展野生菌实地教学培训。讲授包山养菌和保育促繁专业及如何识别野生菌等内容,指导菌农通过科学人工技术干预,促进野生菌在最佳时令出菌和高效繁殖,提高产量和品质。加强野生菌驯化研究,储备具有栽培推广潜力的优良菌种资源”的建议,我们已意识到并开始着手开展工作,但工作力度还有待加强。2023年我们在野生食用菌主产区开展举办了3期野生食用菌相关知识培训,覆盖1000余人次。组织全州食用菌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员、菌农等相关人员参加省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食用菌产业发展与技术专题培训班等业务培训40余人次。在蒙自市、石屏县、红河县、金平等县市推广种植羊肚菌、白参菌、黑皮鸡枞、香菌等品种。建立食用菌产业发展组织领导机构,成立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组和食用菌产业发展专家组,并明确7名食用菌产业发展专家。加强企业科研院校合作,邀请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等专家深入种植基地一线指导服务,红河学院派出专家组常驻合作社开展技术指导服务。2024年计划在野生菌主产区举办1期食用菌技术培训,目前正在开展前期调研及准备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各方教培资源,对食用菌从业者进行范围更广的培训,培育专业化食用菌种植技术队伍。充分发挥专家组的作用,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9月初将组织野生食用菌主产区的企业(合作社)负责人、技术员、菌农等参加省级相关野生食用菌的技术培训。 

  三、你们提出“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打造特色品牌。强化政策扶持,整合相关资源,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模式,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带动发展,培育一批产品品质佳、当地有名气的野生产品加工企业,提升红河州野生菌在全省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的建议,也是我们当前工作努力的方向。近年来,我们一是培育市场主体。结合州域内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分类推进全州野生食用菌、栽培食用菌基地布局。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培育打造一批产业主导作用较明显、市场带动能力较强、经济实力较雄厚的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截至目前,全州供销系统累计培育相关食用菌市场主体20个。二是强化项目建设。树牢“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理念,扎实推进项目带动发展,按照“四个一批”,即谋划一批、储备一批、在建一批和竣工一批要求,开展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库建设,储备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通过招商引资、联合合作等方式,加快推动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和“两类”基地建设。2023年安排州级财政资金20万元,扶持4个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完成总投资315万元。争取省级加快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资金35万元,奖补野生食用菌“三品一标”项目7个。2024年建立红河州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库,石屏县龙武镇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项目等共计入库13个,总投资概算1673.82万元。2024年组织申报省级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资金扶持项目5个,其中两类基地建设项目2个,共计投资1348.93万元。努力协调推动把建水县野生食用菌保育(促繁)基地建设等项目纳入2024年云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政策扶持资金项目库。申报野生食用菌“三品一标”有机产品认证项目3个,10个品种,共计申报项目资金50万元。通过项目带动,推进全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三是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树强食用菌品牌意识,着力构建“红菌”区域品牌,提升我州食用菌产业竞争力。挖掘、整理、宣传食用菌传统文化,讲好食用菌品牌故事,丰富食用菌品牌内涵,推动食用菌产品转化为美食产品、旅游商品。目前,共计打造野生食用菌品牌17个,其中,注册商标6个,发明专利2个,有机产品9个,有效带动全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和提高知名度。 

  四、你们提出“结合生态旅游,打造完整产业链。利用红河州良好的环境资源优势,将野生菌这一绿色天然食品与民俗体验、生态旅行、科普教育相结合,发掘、传承、弘扬具有红河特色的‘菌文化’,制作特色鲜明的野生菌产业系列宣传片,开设公众号,在各大多媒体平台投放增加流量,营造产业发展良好氛围。开展各类野生菌文化节、博览会、交易会等,以餐桌经济带动区域经济,建立起种植、采摘、加工、餐饮、旅游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打造生产、加工、物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产业示范,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为我们以后打造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链提供了思路,也为我们下一步发展食用菌产业工作提供了工作方向。近年来,我们组织相关野生食用菌企业(合作社)参加了2023云南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云南省“餐博会”、“三物融合、三产协同”引领云南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全省野生菌食用菌保育促繁及食用菌栽培技术班暨食用菌产品展示展销会等。不断强化红河州食用菌品牌的营运推介,挖掘品牌文化底蕴,讲好食用菌品牌故事。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涉及林草、文旅、农业农村及主产区乡镇党委政府等部门,由于当前体制机制还不顺畅,工作协调难度较大,工作较为滞后。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协同推进食用菌种植业、加工业、农旅业融合发展,促进食用菌产品精、深加工,持续提高食用菌产品附加值。积极推动开展“野生菌”文化节,齐心协力建设全州食用菌产业文化。不断提高全州野生食用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食用菌资源保护及产业发展氛围。 

  再次感谢三位委员对我州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工作及红河州供销联社的关心与支持,并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2024年8月22日 

  (联系人:龙才福)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