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20-153859-25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9-1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第200号建议的答复
红文旅函〔2024〕82号
住绿春县州政协委员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三届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都玛简收>保护和传承的建议》第20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领导高度重视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的办理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学习研究,并及时成立了建议提案办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赵伟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机关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切实抓好责任落实,积极推进建议提案办理工作实效。州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州文物局局长王振纯多次组织文化遗产管理的相关人员,针对代表委员们提出关于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究,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提出任务要求。
近年来,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的工作要求,加强了红河州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利用,积极推动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让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活”在当下,焕发新的生机。以哈尼族传统音乐、传统舞蹈、民俗、民间文学等为代表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截至目前,红河州涉及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级、省级、州级代表性项目共5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个、省级项目14个、州级项目32个;有国家级、省级、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6人,其中国家级5人(命名7人,去世2人),省级11人,州级70人;有省级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
针对你们在建议中提出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都玛简收》保护和传承的建议,我局开展了如下工作:
一、《都玛简收》保护情况
2018年,红河州启动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预申报工作,于2019年组织开展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推荐申报工作。经多方努力,2021年5月,《都玛简收》被国务院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长期以来,省、州、县对《都玛简收》采取多项措施进行保护和传承。首先是积极开展该项目记录工作。项目保护单位深入绿春县各乡镇对项目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料进行了系统的收集、整理与存档,确保其历史脉络和文化内涵得以完整保存,现已收集项目高清图片200余张、音频26G、视频79G,充实丰富了这一项目的数据资料,为后续的保护、传承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次是抓好项目传承人队伍建设。目前,《都玛简收》无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唯一一名省级传承人已于2024年2月去世。2023年9月,针对项目传承人年龄老化、后继乏人问题,绿春县开展了第六批县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工作,普沙依努、钱泽优、龙简莎3人已认定为《都玛简收》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传承人梯队建设打牢基础。再有就是加强理论研究。通过举办学术研讨会、展览展演等形式,向公众普及项目知识及内涵,提高大众对其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2023年开展《都玛简收》学术研讨会1次,进一步研究制定了项目的保护计划。
二、资金支持与开展传承培训及展示活动情况
(一)资金支持情况。
2023年2月,中央对《都玛简收》补助保护资金44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开展项目的学术研讨与项目保护计划、资料归档与储备、书籍出版与宣传、开展传承展演实践活动、剧本创作与宣传片制作等保护工作。
(二)开展活动情况。
一是2023年,通过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矻扎扎、端午节、非遗过大年、哈尼十月年长街古宴文化和旅游节等契机开展《都玛简收》传承实践活动5次。二是积极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知识进社区活动”,2023年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知识进社区活动”6次,参与人数达到3.5万余人。三是2024年上半年,通过“非遗过大年”系列活动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广泛了开展《都玛简收》传承实践和宣传培训活动,培训受益350余人,参与展示群众300余人,观众达3000余人。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继续深挖资源,加大宣传推广。全面系统准确地记
录哈尼族叙事史诗《都玛简收》的内容、演唱技艺、表演形式和表现手法。组织工作人员对各地流传的不同版本的叙事史诗《都玛简收》传承人、史诗内容,文化表现形式三个方面进行实物的收集、整理、研究。同时,组织创作和编排以《都玛简收》为素材的民族民间歌舞乐类节目,拍摄非遗宣传短视频,多方式、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对保护传承《都玛简收》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参与度,使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实现活态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二是打好非遗组合拳,打造文化品牌。一是探索尝试以
绿春县民族文化工作队为创作主体,组织州级创作力量参与指导编创的方式,将《都玛简收》的叙事内容进行整理,根据舞台剧的特点进行适当的改编,以适应舞台表现形式,在确保演出效果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尊重并保护《都玛简收》的原始文化内涵,同时通过舞台剧的形式进行传承。二是围绕《都玛简收》的文化资源,策划凸显哈尼族特色的标志性文旅项目,采取“非遗+N”模式,打造演艺综合体,结合十月年、矻扎扎节等非遗项目和各类传统节假日组织大型综合体验式歌舞乐演出,从而培育和发展特色鲜明、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文化品牌。
三是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培育优秀人才。一是加强《都玛简收》传承梯队建设,积极做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的推荐、认定、申报和储备工作,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接稳传好非遗保护传承的接力棒。二是鼓励传承人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我局结合实际,与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等部门共同制定《红河哈尼梯田传统文化保护传承补贴办法》,目前,补贴办法已完成修改完善工作,补贴办法的出台实施,将对保护区范围内开展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的个人和集体进行扶持。三是继续做好《都玛简收》及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人员的培养,重点培养一批具备较强传承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传承人,打造一支能推广和展现本土特色的传播队伍和文艺创作团队。
感谢你们对我非遗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
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4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