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三举措为村级组织松绑减负
今年以来,红河州深入践行“十种鲜明导向”,坚持让“牌子”走下墙头、“服务”走进心头,厘清村级组织与党政群机构权责边界,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建强机制提效能。红河州坚持把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作为州委社会工作部部属年度重点工作来抓。州、县两级社会工作、组织、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统筹指导,组织相关党政群机构落实9项任务措施,合力解决各类问题,形成全州“一盘棋”工作格局。同时,强化督查考评,推动村级组织减负工作纳入日常调研督查、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实行一月一调度,常态化监测监管减负情况。下发《关于严格清理整治基层组织“滥挂牌”等问题的通知》,对县(市)为村级组织减负工作提出具体要求,推动13县(市)迅速开展基层组织“滥挂牌”等问题清理整治。截至5月,全州村(社区)共摘除不规范挂牌10602块。
厘清事项明责任。州委社会工作部牵头梳理村级组织承担的工作事项,明确52项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53项村级组织协助服务事项,村级组织职责更清晰、责任更明确、服务更高效。清理整治村级组织“滥挂牌”,明确综合服务设施外挂4块标牌、2块标识,未经审核备案一律不挂牌。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严格落实34项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完善基层治理领域数据资源共享,鼓励各级各部门采取网上核验、主动调查、信息共享、告知承诺等工作方式,减少村级组织出具证明事项,减负成果惠及群众。
下沉一线促落实。红河州严格执行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指导目录,各级党政群机构拟在村级组织设置机构、安排工作、开展活动等实行准入管理。定期收集分析“代办事项、表格填报、机制牌子、证明事项、迎检信息”等具体情况,纠正增加基层负担行为。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台账报表、工作事项、督促检查等问题,州委社会工作部、州专项工作机制办、纪委监委等部门联合开展核查通报,督促整改,切实为村级组织松绑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