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市减负赋能增干劲 基层焕发新活力
自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以来,开远市迅速响应、精准发力,聚焦破解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难题,统筹推进减负与赋能,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抽身,将心力倾注于服务群众和实干担当。
日前,临江社区居民朱美芬反映楼道灯不亮,社区迅速协调维修。次日一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徐茜带队入户回访,了解情况。“以前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应付各种检查、考核,没有时间走访。”徐茜坦言,有时候甚至没办法及时回应群众需求。
减负行动扭转了这一局面。一年来,基层干部的时间轨迹已从“会议室”转向“居民家”、从“填表格”转向“解难题”,这样的变化背后,是基层减负带来的新风气。“对社区工作者来说,基层减负让社区工作回归到服务群众的本源。”徐茜说。
减负并非减责任,而是为了让基层更好地担当。摆脱形式主义的束缚后,基层干部得以将更多精力投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为民服务的初心落到实处。“现在我们有更多机会深入居民家中,了解真实诉求,提供精准、贴心的服务,不仅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还大大提升了社区的凝聚力。”徐茜对此深有感触。
同步蜕变的还有企业生态。眼下正是生产旺季,开远市轻工业产业园区内,云南惠远服饰各条生产线运行有条不紊,各部门负责人心无旁骛专注于生产。“以前各类检查频繁,企业常因迎检打断正常生产节奏。”云南惠远服饰总经理赵燕感慨道,“‘企业安静期’让我们能把更多精力投入生产线,企业管理层得以多下车间把控和监督产品质量。”
开远市将每月的1日至15日定为“企业安静期”,其间除特殊情况外,市级部门不得对企业开展检查、调研、参观等活动。安静期结束后,设2天“企业服务日”,入企开展活动需提前预约备案,由园区统筹后集中开展。
推行“企业安静期”以来,开远市整合联并各类检查,坚持非必要不打扰,确需进企业的须提前报备、集中安排,避免随意、多头、反复入企。园区干部得以静心搞服务,企业能安稳抓生产,园区少了“内耗”,多了“合力”。
开远市基层减负一年间,减的是负担,增的是干劲,让“为民服务”的初心在减负行动中愈发彰显。据统计,自推行“企业服务日”以来,各级各部门到园区调研考察等次数同比下降35%,企业迎检次数同比下降40%以上,协调解决问题效率同比提升约25%。
正像开远市轻工业产业园区纪工委书记陈姜虞说的那样:“安静期绝非‘不管不问’,而是把‘扰企’的手约束起来,把‘助企’的服务精准送达。企业安心谋发展,园区才能真正活起来。”